首页 理论教育 平定西北,故土新归,详解清朝的真相

平定西北,故土新归,详解清朝的真相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天夜里,清军派出了一支由阿玉锡率领的24人小分队摸底准军主力。至此,以阿睦尔撒纳之死为标志,持续三年的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役和持续70余年的清准之战终告结束。西域一直被认为对中原极具战略意义,是中原王朝遏制、包抄北方游牧民族势力的重要依靠力量。这种理念在19世纪80年代新疆建省之时,被左宗棠等人表述为“故土新归”。从全球史角度来看,清朝平定准部、回部,巩固了在内陆亚洲地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

平定西北,故土新归,详解清朝的真相

在这个问题上,乾隆帝个人表现出很强的决策力。当乾隆向大臣们提出用兵西北的时候,无论文臣武将都表示担忧,尤其是觉得粮草的问题不好解决。但皇帝认为,机会转瞬即逝,不能等待,决定转运粮饷和出兵进剿并举,于是派出清朝的主力部队进行远征,分两路,一边往前线派兵,一边运粮草。后来的历史证明,乾隆确实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这次机会。清军到达新疆的伊犁以后,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伊犁。当时准部的首领达瓦齐率领几千人的部队,不及接战即四散溃逃,跑到了伊犁附近的格登山上,清军很快围困了格登山。一天夜里,清军派出了一支由阿玉锡率领的24人小分队摸底准军主力。阿玉锡本身是准噶尔部人,作战非常勇猛,后因受到迫害投降了清军。他带着这支二十多人的小分队,晚上偷偷摸上了格登山。在确定达瓦齐就在其中后,阿玉锡等人趁夜放火,一通冲杀。而黑夜之中,准部达瓦齐等还以为是清军主力部队攻上来了,于是就一路狂奔,溃散而去。混乱之中,准部降者六千五百人,达瓦齐带仅剩的百骑逃窜,为乌什阿奇木伯克霍吉斯擒获,俘送京师。乾隆帝亲自到午门受降。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乾隆帝册封达瓦齐为王,并与宗室结亲,入籍八旗,使达瓦齐得以终老京师。

然而,达瓦齐势力被消灭后,准噶尔部并未消停。已经投降清朝的阿睦尔撒纳再次反叛,纠集准噶尔部众进攻清朝留守驻军,清朝大臣鄂容安、班第死难。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不得不再次派军入疆作战。阿睦尔撒纳虽然与清朝决裂,但由于饥荒严重、瘟疫流行,很难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抗清军,所做的大多为零星的、分散的抢掠,在清军主力面前不过是乌合之众。因此,清朝的第二次用兵仍然没有遇到对方太有力的抵抗,大军很快抵达伊犁。阿睦尔撒纳败逃至哈萨克,又跑到俄国境内。乾隆帝闻讯后派兵穷追不舍,清军先击败哈萨克军队,后又强硬照会俄国,务必交出阿睦尔撒纳,否则不惜一战。时阿睦尔撒纳已经病死在俄国,次年正月,俄国方面将其尸首运至恰克图,送给清朝方面查验。至此,以阿睦尔撒纳之死为标志,持续三年的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役和持续70余年的清准之战终告结束。

平定准噶尔之后,清军鞍马未解,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挥戈南下,兵锋直指回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清军击败了天山南路叛乱的大小和卓。之后清朝在天山南北设置了伊犁将军、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驻防大臣,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军府体制。

清朝击败准噶尔和回部,将新疆收回版图,拓地数千里,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西域一直被认为对中原极具战略意义,是中原王朝遏制、包抄北方游牧民族势力的重要依靠力量。汉唐以来,历代中原王朝多次用兵西域,将实力扩展到帕米尔高原一带。然而,由于路途太过遥远,供给保障艰难,难以长期地大规模驻军,所设置的都护府大多仅能维系几十年。元朝虽然武力强大,但分封制下的汗国与中央的关系也很快疏远了。清朝则彻底解决了西域地区距离遥远造成的治理困难问题。依靠内地强大的、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和后勤补给,乾隆完成了西北用兵。(www.xing528.com)

另外,清军在攻占伊犁后,曾入哈萨克境内追击阿睦尔撒纳,但很快撤出。哈萨克阿布赉汗见清军兵锋正盛,也曾表示“情愿以哈萨克全部归顺,永为大皇帝臣仆”。但乾隆认为,哈萨克与内属的喀尔喀、厄鲁特背景不同,无须也不应纳入中国版图,而宜以外藩属国相待。可见,清朝非常具有自我约束力地将军事力量维持在中国范围之内,而没有像以往的游牧民族政权那样无限制地向西进攻。西域新疆当属版图之内,而毗邻的哈萨克等只算版图之外朝贡国,在这里,乾隆皇帝清晰地表达出内外有别之版图观念和明确的中国观,自觉遵循了汉唐以来西域已入版图的政治理念。这种理念在19世纪80年代新疆建省之时,被左宗棠等人表述为“故土新归”。

战争结束后,清朝建立起一套以伊犁将军为核心的军府治理体系,并实行各省支援新疆的协济制度,以解决财政问题,又大力推行屯田和移民实边政策,以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由此中央在新疆的“远距离治理”得以顺利展开,彻底解决了历史的遗留问题。百余年后,清朝乘左宗棠重新收复新疆之际,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国家治理体系。以此为标志,中国由传统的“大一统”,开始向近代国家转变。

从全球史角度来看,清朝平定准部、回部,巩固了在内陆亚洲地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当时,英法等欧洲列强正在全世界扩张,美洲即将迎来独立,俄国正在大力东扩,他们依赖近代化的武器,向世界各地特别是欧亚内陆的游牧政权发起势不可当的攻势,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随着以明确国家边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为标志的近代国家的形成,传统游牧政权被挤压进非此即彼的各个国家的疆域之中,逐渐走向“历史的终结”。从这个角度讲,乾隆平定准部、回部,不仅巩固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格局,也为中国近代国家疆域的形成赢得先机。否则,一旦俄国势力乘机南下,或者中亚势力东扩,中国将陷入极为被动的状态。即使如此,100年后,俄国觊觎新疆,中国还是丢掉了伊犁以外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虽然噶尔丹及其后人一直在与清朝作战,然而准噶尔汗国的发展与强大,在很长时间内阻止了俄国向新疆地区的扩张,若非如此,清朝必然在康熙时期就要在遥远的西北直面俄国的压力。由于路途太过遥远,清朝打一个准部都需要六七十年的时间,若直接与俄国源源不断的东扩势力作战,其胜算如何,则不得而知。从这个角度讲,噶尔丹及准部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也为中国疆域在清代的初步形成做出了客观上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