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苑》卷三:建本与务本

《说苑》卷三:建本与务本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本、务本就是要专力于最基础的事情,做好最基础的事,解决其他问题,就有了一个凭据、依托。本卷中,刘向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务本的重要性。⑦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⑦今本《易》无此语。《说苑》是谏君之书,强调“君子务本”的落脚点最终还是指向了君王。曾晳怒,援大杖击之。

《说苑》卷三:建本与务本

【题解】

“本”的本意是指草木的根,引申为事物的基础或主体。建本、务本就是要专力于最基础的事情,做好最基础的事,解决其他问题,就有了一个凭据、依托。本卷中,刘向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务本的重要性。他引用《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儒家看来,首先是孝与悌,“孝弟(悌)为仁之本”,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一个君子最基本的素养。由此,就可以朝着“仁”的方向发展,普通的人,可行仁义;如果贵为国君,则可施仁政。刘向认为,忠孝、勤学、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儒学是治国之本,民为邦本,立储为安国之本,勉励国君从修身立本做起,最终达到国家治理的目的。

【原文1】

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陭,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孔子

【注释】

①孔子曰:《论语·学而》作“有子曰”。②陭:不正。③原隰既平,泉流既清:低湿的洼地已经整平,泉水也变得清澈。语出《诗经·小雅·黍苗》。④《春秋》之义:《春秋》相传是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贯穿了儒家思想社会价值、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看法、取舍和褒贬,是为春秋之义。⑤春:一年的开始,引申为事物的开端。⑥秋:收获的季节,引申为事物的结果。⑦今本《易》无此语。

【品读】

基础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古圣先贤也强调,一个君子,要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一生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坚实的依托。那么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它包括了很多人生之初的修养与磨砺,诸如孝悌、慎独、慎始、学习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为一些假象所蒙蔽,因为他们看到,一些不重视打基础、不务本的人,他们的人生未必就比别人差多少;但是,长远来看,最终他们会因为基础不牢而导致人生的失败。

《诗经·小雅·黍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宣王时,为有效加强对南方各族的管辖,召穆公奉宣王之命带领役众营治谢邑,经长途跋涉和艰辛营治,谢邑完工。召伯经营谢邑绝非仅修城池而已,还为谢邑营造了必要的生存环境,修治田地,清理河道,进行了艰苦、细致、扎实的基础建设,这个时候,谢邑作为周王朝挟控南方诸国的重镇已建成,于周王朝稳定有重大的意义。故而远行役众难掩心中自豪之情,唱出了“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这样自豪的赞歌。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务本”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说苑》是谏君之书,强调“君子务本”的落脚点最终还是指向了君王。国君重视基础,这不仅符合春秋大义,也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

对于个人来讲,立身之初,就要致力于根本,把握做人的原则,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砥砺,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扩展阅读】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选自《贞观政要·务农》)

【原文2】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

【注释】

①子路:本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年鲁国人,以政事见称,为人正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②枯鱼衔索,几何不蠹:衔,含;索,绳子;蠹,蛀虫,《荀子·劝学》云“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这一句是形容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品读】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孝顺父母要趁早。做儿女的要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努力尽孝。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工作呀,学习呀,没钱呀……总是没有时间陪陪父母,没有精力去关心他们的生活,甚至没有钱为他们去买一双鞋子,总之,我们有孝心,但是我们没有或者没有更多地去孝敬他们。因为,我们想有一天,我们的工作顺心了,功成名就了,有了时间,有了精力,也有钱了,再好好孝顺他们。可是,父母很难等到这个时候,他们一旦离开,纵使自己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家财万贯,也丝毫无济于事,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与失落,将永远都难以弥补。子路所言“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警示着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孝敬双亲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能“为亲负米”,以尽人子之责。

【扩展阅读】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黄道周《孝经集传》卷一)

【原文3】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晳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晳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不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品读】

曾子与他的父亲曾晳都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子在瓜地里锄草的时候,不小心锄断了瓜根,他的父亲曾晳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教训他。他被打倒在地上晕了过去,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于是他迅速地站起来,进屋里见父亲,说:“刚才是我做错事惹您生气了,您费力地教训我,该不会累病吧?”然后退到屏风后面弹琴唱歌,想让他的父亲听到歌声,知道他身体无恙。故事讲到这里,且不说曾晳作为父亲,是否可以因一个小小的过错就对儿子横加训斥大打出手,就曾子的言行来讲,可谓至孝的典范了。但是,孔子对这事却持相反的观点。他听说了这事,告诉门人,如果曾参来,不要让他进来,以示惩罚。可曾参又觉得自己没有错,就托人向孔子问原因。孔子举了一个舜侍奉他的父亲瞽叟的例子。瞽叟要使唤他的儿子舜的时候,舜随时都在身边听命;瞽叟要杀死舜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舜的踪影。然后说曾参:“当父亲用小棍子教训你的时候,要接受教训;当他拿起大棒,要赶快逃跑,因为要避开父亲的暴怒。而你却站在那里等待父亲的暴打,如果自己被打死,又会陷父亲于不义。不孝有比这更大的吗?”曾参以孝著称于孔门,但在孔子看来,孝不是一套古板的原则礼仪,而应当有灵活的理解和践行。这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

【扩展阅读】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选自《孔子家语》卷四)

【原文4】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时禁于其未发之曰预,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故曰:有昭辟雍,有贤泮宫,田里周行,济济锵锵,而相从执质,有族以文。

【注释】

①造:成就。②大学:即太学,古代为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③扞(hàn)格:抵触。④逊:谦恭。⑤辟雍:本为周天子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太学。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⑥泮(pàn)宫:贵族子弟的学宫。⑦质:通“贽”,初次见面时献给尊长的礼物。

【品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有美好的德行,孩子则会有所成就。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太学教育子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不好的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制止它,叫作预;利用适宜的时机开展教育,叫作时;对于好的事物相互观摩切磋叫作磨;学习但在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的情况下进行,叫作驯。这体现了太学教育的几个原则,在今天依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就是:预防为主,不失时机,相互切磋,循序渐进。

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才去禁止,就会相互抵触而难以收到效果;学习的最佳时机错过了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贪多图快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杂乱无章且一事无成;埋头苦学而不相互切磋,就会学识浅陋且见闻狭窄。

由此,人们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说,明亮宽敞的学宫里,有众多的贤能之士;乡间宽阔的道路上,有众多的学子;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带着拜见老师的礼物,文质彬彬相聚到一起。

在这里,刘向不仅强调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极为重要的影响,还强调,要按教育规律办事,要尊师重教,这样才能形成彬彬之盛的国家治理局面。

【扩展阅读】(www.xing528.com)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选自《礼记·学记》,江永《礼书纲目》卷六十七)

【原文5】

公扈子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生而尊者骄,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

【注释】

①公扈子:人名,生平不详。②有国者:拥有国家的人,指国君。

【品读】

立国当以《春秋》为鉴。《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不虚美,不隐恶,叙事简赅而寄寓褒贬。作为史书,所记载的事件及人物言行将由后人评说,人们从中可以吸收经验教训。

作为治理国家的人,尤其是一国之君,更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因为生而尊贵的人往往自高自大,生而富有的人往往傲慢无礼。生而富贵又没有经验教训却能自我保全的人是很少的。《春秋》,可以作为治国之鉴借。因为这部书中,记载弑君之事三十六起,亡国之事五十二起,诸侯逃走而不能保全国家的相当多,都是看到别的国家灭亡自己却不记取教训,从而接踵灭亡。因此可以说,《春秋》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如吸取教训、励精图治则会避免灭亡;若不能从中得到有益的鉴借,或对这些闪耀着光芒的历史经验视而不见,则难逃灭亡的厄运。

【扩展阅读】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原文6】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品读】

晋平公七十岁而有志于学,但又担心已入迟暮之年。他的盲臣师旷巧设譬喻,启发、劝导平公:“我听说少年而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辉;壮年而好学,就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而好学,就如同点燃蜡烛的光辉。黑夜之中点燃的蜡烛,辉光虽弱,但比起摸黑行路,哪个更好呢?”看来,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一思想依然发出耀眼的光芒。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理念是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强民族创造力可资借鉴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扩展阅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选自《论语·述而》)

【原文7】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注释】

①梁丘据:与晏子同为齐景公的大臣。②置:搁置,停下。

【品读】

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的人往往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往往能够达到目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想不成功也是很难的。

【扩展阅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选自《荀子·劝学》)

【原文8】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与:跟随,亲附。②人而无良,相怨一方:出自《诗经·小雅·角弓》,后两句为“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是说不善良的兄弟间,为争爵禄地位各不相让,涉及一己小利便忘了大德。这里引用这句诗的目的是说明,如果君王不体恤人民,责人不责己的小人又只知相互怨怒,他们在一起就会发泄对国家的不满情绪,最终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恶果。

【品读】

统治者以民为天。民心的向背对于统治者政权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告诫,强调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孟子也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坦言人民于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意义要在国君之上,这个古老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扩展阅读】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未之有也。(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