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西区农业经济逐步发展和调整。50年代前期以互助组、接着以合作社形式推进建设。1956年,长洲高级农业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全社 910户、3867人,全劳动力606人(男466人、女140人),全年生产稻谷2627142斤,其中交农业税(稻谷缴交部分)434517斤、预留明年种子12780斤、出卖余粮308205斤、预留饲料32138斤、分给社员口粮(合计)1761856斤,总收入466372元,每个劳动日价值1.5元。沙朗乡高级社6个,参社户795户,人数3709人(男1889人,女1820人),劳动力1691人,全劳动力1232人,耕地总面积12356亩,总产3245.6万斤。
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后,因管理体制变动,农业经济进入曲折发展时期,其中1959-1962年发生自然灾害以及措施失当,农业减产,成为“经济困难时期”;1963-1965年落实农村政策,调整管理制度,农业经济恢复元气,步入提振发展路口;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受到干扰,但农业经济波动中仍获发展。其中1970年沙朗公社恢复后,组织农业生产“以粮为纲”,牧副渔生产,完成中山县下达任务,属于粮、油、蔗、渔的农业经济产区。1978年,沙朗公社农业总产值38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9.80%;农业种植、林业、牧业、工副业、渔业各项产值分别为204万元、1万元、28万元、115万元、17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95元。
1979年改革开放始,沙朗公社、长洲片的农业经济先以二三年时间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养殖布局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开始出现种养专业户,农林牧渔各业迅速发展。1986年,沙朗区以完成征购任务和安排好口粮种子为保障,改种经济作物1800亩,将粮食、作物用地面积原有的62:38比例调整为对半开。
1988年,长洲村、后山村的农业用地分别为3885.40亩、1369.92亩;两村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用地比例分别为51.47:48.53、59.60:40.40。1989年,沙朗公社农业总产值67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明显下降;农业种植、林业、牧业、工副业、渔业各项产值分别为379.50万元、3.29万元、59.27万元、139万元、42.86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6%、229%、112%、21%、152%;农村人均收入1567元。1990年,西区耕地5127亩,生产稻谷、蔬菜和甘蔗等,农业总收入797万元,农业生产收入483万元,其中稻谷生产收入325万元、水果收入42万元、鱼塘收入80万元、饲养生猪收入36万元;人平均收入1320元,比上年增37元。
1991-1998年,沙朗镇继续大幅调整水稻、甘蔗、水果、塘鱼“四分天下”的农业生产状态,优化品种结构,推行“三高”农业和推向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集约化发展,1997年形成以养殖罗氏沼虾为主,水稻、蔬菜为辅的“三高”农业生产布局,初步实现农业产业化,199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144万元。
1999年8月沙朗镇并入后,西区继续发展“三高”农业,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推进罗氏沼虾养殖和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特色农业。是年,西区粮食产量3016吨,水产品产量3610吨,“三鸟”上市量21.3万只,农业总产值5564万元。此后,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区机耕率达100%;鼓励支持 36户大耕户在本区或跨镇区承包种植面积4017亩;稳步推进以罗氏沼虾养殖为主的水产业发展。2001年,全区总耕地面积7010亩,其中水产面积占65%,形成以优质水产养殖为主,以蔬菜、花卉、水稻种植为辅的城郊型农业特色。2005年,“以工哺农”扶持农业,以新洋水产公司建成的养殖基地为发起,探索“公司+流通专业户+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03亿元。
2008年,全区耕地面积7009.5亩,粮食产量479吨,水产品产量5480吨,“三鸟”上市量8.77万只,生猪上市量1990头,蔬菜产量7238吨;全区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2011年,西区有耕地面积5430亩,粮食产量480吨,蔬菜产量7373吨,水产品产量5090吨;农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1.37万元,增10.1%;村集体经济收入5.61亿元,增长40%。(www.xing528.com)
表3-1-2 1962-1972年沙朗片农业基本情况表
表3-1-3 1999-2011年西区农业总产值构成表
(续上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