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社区,全称西区隆平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址在隆平社区二组街11号;东南向距西区办事5.6千米。东邻沙朗社区、南连沙溪镇、西界东升镇观栏村、北接105国道。2008年总户数550户,常住人口2350人,流动人口3000余人。2011年,社区总面积3.3平方千米,合4949.75亩,其中农业用地1700亩;户籍居民796户、2417人(男1185人、女1232人);常住人口3631人;流动人口1214人。社区劳动力1613人,其中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610人、701人、302人。
新中国成立前,土匪大天二在该村设“隆平卡”得村名。土改时因“隆”和“龙”谐音,改为龙平村。1959年4月,称沙朗公社龙平大队。1960-1969年12月,并入中山农场,名为第四耕作区,又称龙平耕作区。1970年1月沙朗公社恢复后,隶属该公社,设立为隆平大队,驻隆平村,辖一冲、政德、稻香、二冲、四冲、六冲等6个生产队。1984年2月改为隆平乡。1986年12月至1999年8月,称沙朗镇隆平管理区(村民委员会)。1999年8月随沙朗镇并入西区办事处,改称隆平村民委员会。2005年1月,改制为隆平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本社区共有居民小组6个: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隆平社区90年代以前均以农业耕作、粮食生产为主,耕地面积4647亩。90年代,推进农业发展,多种经营,专业种养,开办企业以及引进工企落户,促进经济。随城镇建设扩大,工业、商业用地逐年增多,经政府多次征地后,2008年有耕地828亩。
2005年1月社区“村改居”前,共有经济联合社6个、经济合作社6个,“村改居”时继续保留,至2011年仍有经济联合社6个、经济合作社6个。2011年,社区的农业生产专业户61户,其中从事水产养殖50户、1200亩,蔬菜生产50户、200亩,水果生产5户、100亩。农业总收入53万元;社区内有工业企业104家,其中外资企业18家、民营企业86家。另有私营个体企业158家。社区生产总值193408万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0141万元、81434万元、41833万元。社区经济联社年总收入44.96万元,经济合作社总收入182.82万元。社区集体收入135.74万元、支出208.12万元。社区人均年收入1.48万元。
2011年,户籍人口共有11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2349人,苗族人口最少1人;户籍人口共有下列各姓:梁、马、刘、陈、黄、黄、林、郭、肖、孔、谭、黎、蔡、麦、叶、朱、汪。其中人口最多者有梁、罗、黄等3姓,梁姓主要居住在第三居民小组,罗姓主要居住在第六居民小组,黄姓主要居住在第一居民小组。户籍户居民,住砖瓦平房212户、人均76平方米,住建有一层以上混凝土楼房的194户;安装有固定电话的家庭约为总户数的93%,有线电视家庭约为总户数的96.50%;拥有一部机动摩托车的家庭约为总户数的94%;拥有一辆机动车(不算摩托车)的家庭约为总户数的37%。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福财担任村农会主任;1958-1960年,吴显源任职生产大队长;1961-1969年,先后有林朝华、雷瑞春、黄德森等人任职隆平大队党支部书记,梁明开、黄金胜先后任职大队长;恢复沙朗公社的1970-1978年,黎森祥、李广基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黄金胜、梁明开担任大队长。1979年,大队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3人,李广基任党支部书记;大队管委会委员3人,梁明开任管委主任(大队长);1987年梁明开任村党支部书记,梁天九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梁天九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10月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后,冯炎有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卢润松任社区居委会主任;2011年黄杏钊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是年,社区党支部党员59人、支部委员4人,居委会委员4人。
2011年,社区主干道路隆平路接105国道,可通向西区办事处办公中心;硬底化道路总长1.2千米(三组、五组各0.4、0.8千米);社区共有绿地面积1.2千平方米。
2011年,该社区内有私立学校“聚星学校”、卫生服务站,建有康体园、篮球场各1个,配有健身器材和社区文化书屋(面积230平方米,内有麻将椅4张,8个书柜)。2009-2011年整治“一河两岸”和建设拓宽水泥路面等,改观村容村貌。
社区居委会下辖自然村(www.xing528.com)
一冲村 在沙朗墟市西偏南2.3千米处,隆平居委会驻地。聚落在沙腰涌和石特涌西北岸呈线状分布。清同治年间始有黄圃、阜墟农民迁此垦耕,植甘蔗,设糖寮。光绪年间(1875-1908)隆镇谿角村人接收地产,改种水稻。曾称连生、人人、连发围。因地处石特沙中第一条涌(已平为田),故名一涌围,后人把“涌”写作“冲”,村沿用围名。1961年曾称中山农场隆平耕作区三队,龙平三队(三村)。1985年复称一冲,耕地778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塘鱼和香大焦。部分农户长期承包沙溪边远田。有村公路通广珠公路。石特涌经沙腰涌通往石岐,可航行2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三小组。
政德村 在沙朗墟市西偏南3千米处,属隆平居委会。聚落在沙腰涌北岸呈线块分布。清末筑成围,是隆镇谿角乡人的吊耕田,名政德围,又名南盛围。1949年后,先后有稻香围,大成围(今沙溪镇境内)的农民迁居于此,沿用围名。1961年为中山农场畜牧区。1969年分出称四队。1970年称龙平四队。1983年复称政德,耕地626亩,主产稻谷和甘蔗,次为塘鱼和荔枝;沙朗镇办机砖厂设于此。有村公路通广珠公路;沙腰涌往石岐,可航行5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四小组。
稻香村 在沙朗墟市西南3千米处,属隆平居委会。聚落在沙腰涌南岸呈线状分布,民国初年是二区谿角乡人的吊耕田,名稻香围,寓意年年稻谷香。1940年坦背人迁居于此,沿用围名。1950年属珠江专署农场(中山农场前身)。1961年为中山农场畜牧区、龙平五队。1983年复称稻香,耕地674亩,主产稻谷和甘蔗,次为塘鱼;有不少人从事红砖生产。村公路接广珠公路。沙腰涌往石岐,可航行5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五小组。
二冲村 在沙朗墟市西偏南1.9千米处,属隆平居委会。人口462人,聚落在石特涌两岸呈线状分布,清同治年间(1862-1874),始有阜墟人迁此垦耕,植甘蔗,设糖寮。清光绪年间(1875-1908)隆镇谿角村人接收地产,改种水稻。因地处石特沙中第二条涌,后人把“涌”惯写作“冲”,故名“二冲”。1961年后曾称中山农场隆平耕作区二队、龙平二队、隆平二村。1985年复称二冲,耕地939亩,主产稻谷和甘蔗,次为塘鱼。村办的小学和卫生站设于此。有村公路通广珠公路。石特涌往石岐,可航行2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二小组。
四冲村 在沙朗墟市西1.3千米处,属隆平居委会。聚落在石特涌西北岸,呈线状分布,清光绪年间,有黄圃人迁此垦耕,当时是隆镇谿角村人的散份稻田,因地处石特沙中的第四条涌,后人把“涌”惯写作“冲”,故名四冲。1961年后曾称中山农场隆平耕作区一队,龙平一队、隆平一村。1985年复称四冲,耕地767亩,主产稻谷和甘蔗,次为塘鱼。部分农户长期承包沙溪边远田。有村公路通广珠公路。石特涌往石岐,可航行2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一小组。
六冲村 在原沙朗墟市西偏北1千米处,广珠公路南侧,属隆平居委会。聚落在石特涌两岸呈线、块状混合分布,清咸丰年间(1851-1861),有人从隆镇云汉到此筑围垦耕,取隆镇兴盛之意称隆盛围。1931年曾设隆盛卡。1958年划归沙朗乡,全部村民迁居四冲围。1960年再迁现址,因地处石特沙中的第六条涌,后人把“涌”惯写作“冲”,故名六冲。1961年后曾称中山农场隆平耕作区六队,龙平六队。1983年复称六冲,耕地811亩,主产稻谷和甘蔗,次为塘鱼、蔬菜和花卉;村办的购销站设于此。有村公路通广珠公路。石特涌往石岐,可航行20吨位船只。2005年10月村改居后称隆平社区第六小组。
附载:鲫鱼沙村
鲫鱼沙村位于石岐城区西向15千米的磨刀门水道下游江面,小岛。东与大涌镇隔海相望,北隔西海与新会毗邻,南接斗门等地。清道光初年称第三石,后淤积成沙。1920年有渔民居住。1930年叠石村富绅雇工在此围垦种植水稻、荔枝、橘、橙等。1951年,中山县公安局接收后辟中山县鲫鱼沙劳改农场。1963年劳改农场并入中山农场,并名为第二分场(曾称叠石分场)。场员来自罗定、云浮等地。1970年并入沙朗公社,称鲫鱼沙大队。1983年复称鲫鱼沙村。面积约0.85平方千米,村民43户154人,耕地977亩(含外围100亩),主产水稻和甘蔗,次产荔枝、塘鱼,海滩放养鹅鸭。名产鲫鱼沙“三月红”荔枝,远销新加坡、港澳等地。村内有小学和卫生站各1间。1984年2月改为乡。1986年改称村委会。1990年称管理区和村委会。1999年8月,随沙朗镇并入西区办事处,称鲫鱼沙村民委员会。2000年1月29日划归中山市横栏镇管辖,3月30日移交。鲫鱼沙地名,一说筑围100年来,经受历年台风、洪水袭击,但从未崩过围、漫过顶,传说有水涨地浮之灵,有如鲫鱼戏水;二说该地形修长,头尾尖、中间阔,若鲫鱼偏游,或说该岛淤浅成沙后,呈梭子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状如浮游江面的鲫鱼,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