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初期,沂蒙地区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成人文盲率达到九成以上,偏远地带方圆百里没有学校。为有计划推进文化基础知识普及工作、有效提高沂蒙地区民众文化教育水平,《战时施政纲领》《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实施免费的普及教育,提出成人与儿童并行,有计划地消灭文盲,实现文化基础知识的全面普及。
(一)学校教育是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主要途径
沂蒙地区相继创办了一批抗日小学和一些中学、师范学校。抗日小学是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1940年春,山东分局要求沂蒙各地积极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将小学教育工作作为抗战中心任务之一。山东分局规定凡年满8岁至16岁之间儿童少年均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定了小学学制为六年,实行四二制或二二二制,并要求每个行政村设一处小学。随着沂蒙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沂蒙地区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实现村村设立小学,乡乡设立中心学校的局面。1941年2月2日,沂蒙临费联合办事处召开了全区教育会议,总结了一年的教育工作:截至1940年12月底,南沂蒙区有抗日小学117处,学生5040人(男4346人,女694人);蒙阴有抗日小学57处,学生1604人;北沂蒙区有抗日小学128处,学生4649人;临、费、沂三县边区有抗日小学90处,学员2800人。[1]沂蒙地区共有抗日小学598处,学生18873人,教师742人。[2]
1944年6月,沂蒙地区小学教育水平已经超过历史任何时期。到抗战胜利前夕,沂蒙地区小学在校生数量、教师人数、学校数量比上年同期都有了成倍的增加。为保障小学教育的顺利推进,师资培训班、训练班、短期师范班、学习班等多种培训形式的进行大大加强了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沂蒙地区中学、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等中等教育随当地抗日根据地开辟和扩大而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1942年春,沂蒙各专署区开始着手发展中等教育,大都建立起中学或者师范学校。鲁中区有山东公学,滨海区有滨海中学,鲁南区有鲁南中学。取得长足发展的中等教育,间接促进了当地党员干部和学校教员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壮大了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各类师资队伍。
(二)社会教育是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便捷渠道
为改变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适应持久抗战的战略,沂蒙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运动,其中扫盲运动掀起了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热潮。
从1940年冬开始,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经历了冬学、民校、庄户学等多种教育形式。鲁中区的沂水1940年底有冬学382处,学员12323人;沂南有夜校352处,学员8260人。[3] 南沂蒙区有民众夜校325处,学员8260人,妇女识字班81处,学员923人;蒙阴有民众夜校男校62处,女校12处,学员3132人;北沂蒙区有民众夜校278处,学员男12028人,女6041人。[4]
1941年春,沂蒙地区大部分村庄建立俱乐部、夜校、识字班、识字组以及识字牌等,各类识字竞赛和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大规模推行,成为普及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要形式。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山东妇联发出全面开展妇女扫盲运动的号召。沂蒙地区党组织非常重视对扫盲运动的推行,采取各种手段动员群众尤其是妇女参加学习。
1942年冬,沂蒙地区冬学运动普遍开展起来。冬学大部分时间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对象以成人为主。如鲁中区莒南全县办冬学达到127处,学员4665人。蒙阴县有冬学89处,其中男校77处,学员2008人;女校12处,学员328人。[5]
1944年春,沂蒙各地逐步将受季节限制的冬学过渡为灵活的民校。民校成为抗战后期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
庄户学,是沂蒙地区群众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一种典型模式。根据农民的日常需要来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喻为庄户学堂,故名庄户学。1943年夏,莒南县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小学教师张建华为适应抗战环境和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陆续办起了儿童班、成人班、妇女班、民兵班、村干部班等庄户学堂。莲子坡庄户学,把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生活和抗战斗争结合起来。莲子坡村有一个初结婚的妇女,家里人手少,活很多,她一心想学习,可就是脱不开身。村里识字班几次动员她参加她都推掉了,有人因此说她思想最顽固。庄户学成立后,分配了一个小姑娘每天上门给这位妇女教课,她一面烙着煎饼,一面在煎饼鏊子旁边用柴枝习字,后来在纺线车旁边放了块小识字牌,再以后房间里、锅台上也写满了字。麦收以后,按照当地习俗,所谓割完麦,打完场,抱着鞋底走老娘,妇女们要回到娘家纳鞋底去了。行前,她向学校要了介绍信,以便回到娘家之后还能得到那边学校的帮助,不致使自己的学习中断。她这样一直坚持个别学习,几个月后,成绩显著。这正是由于学校采取了适当的方式,使这位妇女能够不耽误活,不耽误学而取得的结果。[6]不久,莲子坡村庄户学教育经验在沂蒙地区以至山东被广泛推广起来。1944年,沂蒙地区掀起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运动的高潮。当时有描写庄户学特点的“三字歌”:
庄户学,真正好,群众办,党领导。
边识字,边拾草,庄户学,误不了。
又写算,又读报,天下事,都知道。
大组大,小组小,看忙闲,论老少。
子教母,姑帮嫂,自动学,互相教。
要自愿,随需要,人人夸,都好妙。[7]
庄户学,在文化基础知识普及中还进行了移风易俗教育,宣传男女平等、改造陈规陋俗等。1945年春,为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庄户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重点转到生产方面。庄户学学员积极参加变工队、互助组,广泛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当年4月9日,《大众日报》在显著位置介绍了莒南县庄户学教员组织群众在棉地现场学习科学种棉方法。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初,鲁南区10个县庄户学达到3348处,学员197758人;滨海滨南、滨北的两区,有334000人参加学习,有的村庄占总人口85%的人参加学习。[8]
(三)干部教育和部队教育是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必要途径
干部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项抗战事业能否顺利进行。沂蒙地区干部的文盲、半文盲率大大超过半数,严重阻碍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全民族抗战初期,沂蒙地区逐渐建起形式多样的干部学校和干部培训班。这些干部教育机构以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为基本任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广大群众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
此外,抗战部队的战士文化水平大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部队要提高战斗力、加强军事建设,普及文化基础知识成为各项任务的基础。抗战部队设立了随军学校、学习俱乐部、文化组、文化站、识字班以及宣传队等。部队战士将识字扫盲作为日常常规工作来对待。他们利用战斗间隙期间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由于缺少笔和纸,部队教员将字刻在石头上、墙壁上、树干上,书写在地上、雪上等。战士以此去描摹、反复识字读字写字。通过日积月累,大部分战士达到了看懂军事命令、训练口号、一般文件和写简单信件的水平。
(四)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丰富
沂蒙地区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涵盖范围较广、内容较为丰富,以识字认字为主包括抗战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其一,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与爱国主义思想相结合。如课文中写道:人人去当兵,当兵打日本;中国大,日本小,中国人多,日本人少。[9](www.xing528.com)
其二,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如打算盘、看通知、写通知、写路条、记账、看信写信等。
其三,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如宣传妇女放脚、破除封建迷信、新事新办、勤俭节约,树立新风尚,使得沂蒙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好转。
其四,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尤其是农民群众的劳动习惯和观点、一般农业知识、生产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如选种育苗、施肥耕作、除害灭虫、修渠灌溉等。《劝冬学》中有关于生产常识的,如:二十四节气和选种、浸种,防治病虫害以及肥料的种类和效用等。[10]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通俗易懂。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教材有《抗战道理》《战时民众课本》《民众识字课本》《农民读本》等,还有油印和抄写的补充资料以及编印的《庄稼人》等杂志。
(五)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
沂蒙地区文化基础知识普及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包括复式教学、冬学、夜校、民校、小组教学、识字班、庄户学、小先生制、读报组、识字牌、农村俱乐部等形式。
复式教学,是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人数少、师资队伍有限时而采取的一种教学形式。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及以上的年级编排在同一教室内、由一名教员用不同年级教材分别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形式。教员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时,不同年级各项教学活动可以自由而灵活地有计划的交替进行。这在沂蒙偏远山区对普及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积极的效果。
冬学,是沂蒙广大农村一种比较固定的群众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是利用冬季农闲期间开展的群众教育,也是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重要教育形式。从每年10月底秋收结束之后至第二年3月初春耕开始之前,历时四个多月时间。冬学一般因地制宜的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基本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每班从30人至60人数量之间。主要教育对象是满16周岁到30岁之间的成人文盲。冬学进行的方式,要灵活应用,通过识字班,夜校等活动与建立农村俱乐部,读报小组,农村剧团配合起来。[11]沂蒙地区每年还根据当年抗战生产生活的工作任务开展冬学运动。
夜校,是沂蒙地区一种较为宽松的群众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因集中在夜晚进行教学而得名,学习时间基本是1个小时到2小时。学习地点大都设在村里的小学教室内。夜校基本以识字教学为主,还经常进行抗战时事形势、生产生活常识等文化知识教育。夜校也非常重视妇女教育。有很多地方根据具体情形设立女班,甚至女校,或者合班合校进行教学。夜校教学地点相对固定,教学时间相对分散。
民学,是沂蒙地区较为正规的群众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文化水平高低和学习任务的难易基本分成识字班与宣讲班两种。民校的学习时间安排旨在不误农时,生产学习两不误。教学比冬学时间要长,一般受季节等因素限制,大都长达半年以上。民校识字班是进行识字教育的班级,主要教学员是16岁到25岁之间的文盲和半文盲村民,尤其干部优先;干部再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入识字班。每个识字班按照文化知识水平和性别进行分编。人数大都控制在30人以内。每班都设有班主任,班内设有学习小组。民校识字班每月15次课,每次上课均为两小时,教师讲授占1小时,学生自习1小时。冬季阶段要读熟识字20课到30课,所有生字要会念会讲会写。[12]
小组教学,是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13]学校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此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互助,逐渐形成组内学生之间合作、组间学生竞争的模式;发挥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兴趣和提升其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社会教育中,小组教学形式更加普遍。比如不能坚持全日或者半天上课的学生,就方便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他们能够一边拾草、一边识字。如沂蒙地区广大农村普遍流行起来的割草组、拾粪组和放牛组等,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小组的组长大都由已经有一定夜校学习经历的学员担任。组长组织各类学习小组识字认字读字、开展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妇女和男子一样也组织了许多学习小组,如按照抗战生产活动实践形式组织的纺布组、纳鞋底组、编席组、搓棉花条组以及结蓑衣组等。这些社会教育中的学习小组使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跟生产生活组织密切结合起来。未婚的妇女大都在中午或晚上进行集中教学,而老年人常常在墙根屋角进行组织读报。
识字班,利用原有小学、私塾及文化俱乐部等设施附设识字班,小学教员、私塾先生、俱乐部文化干事成为教学教员。[14]并且通过他们组织农民利用闲暇时间来认字、读字、写字,以此普及文化基础知识。识字班学员多为年轻未婚女子。莒南县大店镇识字班办得较早也最为典型,成功经验逐渐推广到整个沂蒙地区,后来推广到全省。
小先生制,通常应用于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当师资比较缺乏、学校较少或村庄分散时,由教育部门组织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由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组织家人进行包括识字读字在内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或者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少年分头去组织群众,帮助其进行学习。还有些村庄选派本村代表到其他地方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然后回到村后再对本村人进行教学。采用小先生制一般要由文化干部与学校的教员来组织教学。
识字牌,是识字班(组)的一种辅助形式。识字牌,是根据沂蒙地区群众文化水平低的现状,充分采用识字牌、小黑板、纸条以及标语等教具作为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补充形式。粪筐上、背包上、牛角上挂着一两块小识字牌,儿童一边看牲畜、一边拾粪,一边就可以学习识字牌上的文字。村里路边、街头巷尾、树上石头上、墙里墙外,处处可见看物识字、看图识字的字牌。如遇难字繁字,就用图形作简易说明,用图帮助教学,看图识字。这是一种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有效形式。
庄户学又称村学,既是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场所,又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庄户学,是沂蒙地区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一种创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极大提高了对成人进行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的效果。沂蒙地区各村开办了青年、成年以至老年人的班次。庄户学,使沂蒙当地群众接受了适合自身日常生活需要的教育,包括学记账、写路条,抗战生产生活知识、抗战道理和常识等教育。冬闲时节,大都采用各团体编组上课或集体上大课的形式。农忙春秋时节,则在田野里、地头上学习,有时在锄头上挂个识字牌、识字板,可以随时学习。村里街头巷尾也常常出一些小墙报、黑板报给群众看,给其创造学习的机会。
此外,还有训练班、民众教育馆、读报组、农村俱乐部等多种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消灭文盲、普及文化基础知识,沂蒙地区运用这些教学形式,既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不同文化水平、自身特点和生产生活需求,又采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使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学习。
(六)文化基础知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沂蒙地区文化基础知识教学方法非常丰富。这些方法虽然大同小异、但是灵活多样,呈现出因材施教与因地制宜的教学思想。如下几个代表性教学方法:
互教互学:发动先学的教未学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互教互学是小先生制教育模式在沂蒙地区的推广,是普及教育的有效办法;学习形式多样、时间不固定、地点分散。[15]
采用曲艺等文艺形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唱歌、戏曲、游戏以及表演等群众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进行文化教育,这是即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学员们每晚上课先学字再学词,这样就学会台词,所以大家学习情绪很高;群众还根据现实事情形势,及时演戏编歌的办法,给学员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16]
问答方式:沂蒙地区课堂中常常出现问答测验学员学习的情况,最后作简要的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员准备制:沂蒙地区许多县定期训练各个区的工作队,区工作队再定期分散到各乡给冬学、民校等教员讲解教学内容。
沂蒙地区还流行漫谈、讨论交流、辩论会、竞赛、测验、街谈巷议、群众舆论等一些教学方法。此外,还有榜样学习、给予适当精神或者物质奖励、颁发识字证书或者识字证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