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帝国:由游牧到全球征服

元帝国:由游牧到全球征服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吉思汗达到了消除西南侧翼威胁的目的。成吉思汗随即派出一支军队突入西夏国境,并再次包围中兴府。这年七月,成吉思汗因病去世。金王朝注定要成为成吉思汗的下一个重要攻击目标。恰巧章宗去世,永济得以继位,于是下发诏书到蒙古,要求成吉思汗跪拜受诏。卫绍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怒,命令加筑界壕边堡,意图伺机捕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也调整对金策略,当即宣布与金断绝关系,加紧备战。

元帝国:由游牧到全球征服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高原、立国漠北之后,将目光转而投向蒙古高原以外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除1207年派遣长子术赤向北方出征斡亦剌、吉利吉思等森林和驯鹿部落外,成吉思汗向外征服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南方的农耕定居文明区,主要是西夏和金;另一个是往西征服中亚地区,主要针对的是花剌子模国。

西夏是由党项人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其统治范围主要是以今宁夏地区为中心,包括今甘肃、青海、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在内。该国地处河西走廊地区,正位于农牧交错地带。自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权以来,西夏利用自身有利的地缘优势,周旋于两宋、辽、金等大国之间,维持着独特的政治地位。

西夏统治的地域主要属于唐代河西节度使所统辖的范围,宋、辽、金多以“河西”之名来称呼西夏政权,蒙古人音讹而称之为“合申”。又由于宋人、契丹人、女真人多称党项人为“唐古”,蒙古人便称其为“唐兀惕”。

西夏曾先后六度遭蒙古人入侵。

1205年,成吉思汗击败乃蛮部,曾顺势率军攻破西夏边境堡寨拔力吉里,并突入落思城(今地不详),抢走不少西夏民众和无数的骆驼、羊、马等牲畜,后又迅速退回漠北。这是蒙古人第一次入侵西夏,属短暂劫掠性质,西夏损失不大。

1207年,成吉思汗以西夏不肯称臣纳贡为由,再次领兵入侵西夏,攻破克斡罗孩城(即兀剌海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的“乌拉山”西北麓),大肆抢掠。西夏为之震动,挥兵抵抗。蒙古军未敢深入,第二年便撤军离去。

1209年秋,成吉思汗计划攻金,不过为了消除来自西南方向的可能威胁,他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三次入侵。此次进攻西夏,蒙古军一路遇到顽强抵抗,僵持数月后,才进抵西夏国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西夏守军严防死守,蒙古军队于是引黄河水灌城。西夏国主在求援金国无果的情况下,只好向蒙古人献女纳贡,表示臣服。成吉思汗达到了消除西南侧翼威胁的目的。自此,西夏常被蒙古人所役使,被迫协助出征金国,金、夏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通常,为了表示臣服,投降者都要向蒙古人尽几项基本的义务:一是要入觐,即每两三年定期赴漠北朝见蒙古大汗;二是要入质,即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大汗身边充当人质,这些“质子”被编入大汗的护卫军,轮番入值,不仅要保护大汗的安危,还要服侍大汗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大汗身边的亲信,他们还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甚至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各地;三是要纳贡,即每年要向蒙古人缴纳一定额度的贡赋,还得随时应付蒙古人的“不时需索”;四是要从征,即派遣军队随从蒙古人出征。

1217年,成吉思汗计划进兵西域,就曾要求西夏出兵从征,不过遭到拒绝。成吉思汗随即派出一支军队突入西夏国境,并再次包围中兴府。西夏国主遵顼避走西凉(今甘肃凉州)。成吉思汗无暇多顾,专注于西征之事。西夏虽未协从蒙古军队西征,不过木华黎经略中原时,西夏军队仍然常被征调。

西夏国主遵顼在位时,主要采取的策略还是附蒙抗金。由于这一政策屡屡为蒙古方面的强硬所扰,使得西夏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蒙古灭金中的一颗棋子而已。1223年底,遵顼将皇位传给次子德旺。德旺改变附蒙抗金策略,于次年(1224)与金议和,达成“兄弟之国”的盟约。这一举措自然遭到蒙古人的强烈回应。1224年秋,木华黎之子孛鲁合,受命率军攻击西夏,俘获西夏大将塔海,掳掠牲口数十万而去。

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回到漠北蒙古本土。次年(1226),成吉思汗指责西夏违背臣服之约,拒绝送纳质子,也未派军队随蒙古人西征,于是再次领兵亲征西夏。西夏虽顽强抵抗,但仍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无数城池遭到破坏。西夏国主德旺忧惧而死,其侄子睍继位,是为夏末帝。

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局部)(www.xing528.com)

1227年初,蒙古军队围困中兴府。当时成吉思汗认为西夏已唾手可得,于是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则挥军攻打金临洮府,并驻军于六盘山。这年七月,成吉思汗因病去世。他的临终遗言,就是希望灭掉西夏。于此可见,西夏人的抵抗是如此顽强,成吉思汗至死都没能完全灭亡西夏。不久之后,中兴府终被攻克,遭到屠城的命运。夏末帝睍被杀,西夏灭亡。

西夏对于蒙元的影响不小。如元代“国师”、“帝师”等名称,实即源自西夏,只是其具体所指和所管辖的对象,有所差异而已。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金王朝曾对蒙古高原各部有着较为有力的控制。各部要定期向金王朝纳贡,金蒙之间关系紧张。金王朝为防止各部壮大,曾对漠北各部实行“减丁”政策,每三年就要派兵北上进行一次剿杀。金人对蒙古人推行一种所谓“蒿指之法”,据宋末诗人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载:

昔金人盛时,鞑虽小夷,粘罕、兀术辈常虑其有难制之状,三年一征,五年一徙,用蒿指之法,厄其生聚。蒿者,言若刈蒿也,去其拇指,则壮丁无用。

这种“蒿指之法”,反映出金王朝对于漠北各部统治的残暴。蒙古人在蒙古高原势力日隆,而女真金国的势力则逐渐衰弱。金王朝注定要成为成吉思汗的下一个重要攻击目标。

1208年,金完颜永济继位,是为卫绍王。在完颜永济继位之前,他与成吉思汗曾经有过一次接触。当时永济受金章宗的委派,到静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去接受蒙古诸部的朝贡岁币。成吉思汗见到永济,就故意轻慢他。永济十分气愤,回到金国之后就要请兵讨伐蒙古。恰巧章宗去世,永济得以继位,于是下发诏书到蒙古,要求成吉思汗跪拜受诏。当成吉思汗从金使口中得知新即位的金朝皇帝就是完颜永济时,很不屑地朝南方吐了口唾沫,并且说道:“我谓中原皇帝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元史》卷一《太祖本纪》)说完即跳上马背,扬尘北去。卫绍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怒,命令加筑界壕边堡,意图伺机捕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也调整对金策略,当即宣布与金断绝关系,加紧备战。

1211年,成吉思汗挥师南伐金国。蒙古军一路南进,势如破竹。成吉思汗至抚州(今河北张北县),金朝方面陈兵三十万扼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境内)。最终,金兵大败而逃。经此一役,金军“死者蔽野塞川”,精锐尽失。蒙古军队进至居庸关,进围中都。因未能攻破该城,蒙古方面退兵而去。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间,蒙古军队先后攻克山西、河北、山东以及辽东诸地城池无算,黄河以北的州县尽遭残毁。每犯一城,蒙古军队往往虏获大量人口、牲畜以及物资而去,所谓“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民众被杀戮殆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一九“鞑靼款塞”条)

1213年,金宣宗继位,改元贞祐。这年秋天,成吉思汗再度领兵南下,兵分三路,从紫荆关而下,席卷河北、辽东诸地。1214年春,蒙古军三路兵马会合于中都近郊。金宣宗献卫绍王女以及金帛、童男女等求和。成吉思汗遂解围而去,命令木华黎等领兵攻取辽东、辽西诸地。这年五月,金宣宗以中都缺粮、不能应变为由,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贞祐南迁”。不久,金中都附近发生哗变,原金守将石抹明安等引蒙古兵入中都,金留守中都主帅弃城而逃。

1215年,蒙古军队进占中都。成吉思汗派失吉忽秃忽到中都,将中都府库的帑藏全部运走,并命札八儿火者、石抹明安等留守中都。1216年春,成吉思汗返回到怯绿连河的宫帐。蒙古大军退回漠北,木华黎等人则留在南方继续攻金。

1216年前由成吉思汗领导的对金战争,是蒙古灭金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基本以掳掠为主,兵行而过,蒙古人并没有在所夺取的原金所属州县之上,建立起有效的统治机构。蒙古军队撤离之后,部分州县守令由金朝方面重新任命,另有一部分州县则为所在地的地方武装势力所把持。这些占有州郡的地方武装势力,我们今天多以“世侯”来称呼他们。这些世侯或完全效力于蒙古人,或周旋于金、蒙之间,或游走于蒙、宋之间,逐渐发展成为金元之际华北地区的重要支配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