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围护结构收敛变形设计形式和监测点布置,得到地下二层、地下三层和地下四层不同区位的围护结构不同方向(竖向、横向和斜向)的应变变化趋势。根据规范资料,衬砌混凝土C35的弹性模量Ec=32.25GPa,则根据式(6-1)可得到不同方向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6.4.2.1 地下二层围护结构
1)穿越测点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4所示,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5所示。
图6-34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35 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34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2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趋于稳定。
由图6-35可知,与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较为相同。整体而言,出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也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2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趋于稳定。
2)进洞半圆风井测点
图6-36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6所示。
由图6-36可知,6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慢慢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点7、点8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1.0~1.5MPa;点9、点10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2.0MPa;点11、点12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为2.0~2.5MPa。
3)出洞半圆风井测点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7所示。
由图6-37可知,4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动荡调整,最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而言,点13、点14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1.5~2.0MPa;点15、点16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1.0~1.5MPa。
图6-37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地下二层围护结构的整体竖向应力均不大:当盾构穿越之前,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5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4.5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4.0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3.8MPa,量值较小,而且盾构穿越后的竖向应力均大幅度减小。因此,所受竖向应力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压值10.5~12.25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6.4.2.2 地下三层围护结构
1)穿越测点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8所示,进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39所示。
图6-38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39 进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38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1.3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有所增长,并趋于稳定,最后竖向应力约为2.4MPa。
由图6-39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横向应力(受拉)急剧增加,其中,点1最大值增加至0.45MPa,点2、点3最大值增加到0.3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横向应力有所回落,并趋于稳定,最后横向应力约为0.35MPa。
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0所示,出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1所示。
图6-40 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41 出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40可知,与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较为相同。整体而言,出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也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1.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有所增长,并趋于稳定,最后竖向应力约为2.5MPa。
由图6-41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横向应力(受拉)急剧增加,其中,点1最大值增加至0.45MPa,点2、点3最大值增加到0.3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横向应力有所回落,并趋于稳定,最后横向应力约为0.30MPa。
2)进洞半圆风井测点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2所示,进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3所示。
图6-42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43 进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42可知,6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慢慢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点7、点8竖向应力(受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1.0~2.0MPa;点9、点10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2.5MPa;点11、点12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也约为2.5MPa。
由图6-43可知,6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增加,后慢慢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最后稳定的量值各有不同。相对而言,点7、点8横向应力(受拉)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横向应力约为0.40MPa;点9、点10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横向应力介于0.30~0.35MPa;点11、点12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0.40~0.45MPa。
3)出洞半圆风井测点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4所示,出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5所示。
图6-44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45 出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www.xing528.com)
由图6-44可知,4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动荡调整,最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而言,点13、点14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2.0~2.5MPa;点15、点16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1.5~2.0MPa。
由图6-45可知,4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增加,后动荡调整,最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而言,点13、点14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0.30~0.35MPa;点15、点16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介于0.40~0.45MPa。
地下三层围护结构的整体竖向应力均不大:当盾构穿越之前,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7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7.0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6.0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6.0MPa,量值较小,而且盾构穿越后的竖向应力均大幅度减小,因此,所受竖向应力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压值10.5~12.25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地下三层围护结构的整体横向应力均不大:盾构穿越时,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45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45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40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45MPa。因此,所受横向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拉值0.91~1.06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6.4.2.3 地下四层围护结构
1)穿越测点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6所示,进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7所示,进洞穿越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8所示。
图6-46 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47 进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48 进洞穿越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46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2.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有所增长,并趋于稳定,最后竖向应力约为5.5MPa。
由图6-47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横向应力(受拉)急剧增加,其中,点1最大值增加至0.60MPa,点2、点3最大值增加到0.50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横向应力有所回落,并趋于稳定,最后横向应力为0.30~0.35MPa。
由图6-48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斜向应力急剧降低,最小值约为2.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斜向应力逐渐增加,且增幅趋于稳定,最后斜向应力约为5.5MPa。
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49所示,出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0所示,出洞穿越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1所示。
图6-49 出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0 出洞穿越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1 出洞穿越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49可知,与进洞穿越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较为相同。整体而言,出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也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竖向应力(受压)急剧降低,约为2.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竖向应力有所增长,并趋于稳定,最后竖向应力约为5.5MPa。
由图6-50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横向应力(受拉)急剧增加,其中,点1最大值增加至0.60MPa,点2、点3最大值增加到0.52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横向应力有所回落,并趋于稳定,最后横向应力约为0.30MPa。
由图6-51可知,进洞穿越的3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斜向应力急剧降低,最小值约为2.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斜向应力逐渐增加,且增幅趋于稳定,最后斜向应力约为5.5MPa。
2)进洞半圆风井测点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2所示,进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3所示,进洞半圆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4所示。
图6-52 进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3 进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4 进洞半圆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52可知,6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慢慢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点7、点8竖向应力(受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5.0MPa;点9、点10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5.5MPa;点11、点12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也约为5.5MPa。
由图6-53可知,6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增加,后动荡调整,并慢慢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最后稳定的量值各有不同。相对而言,点7、点8横向应力(受拉)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横向应力为0.35~0.40MPa;点9、点10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横向应力约为0.30MPa;点11、点12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0.40MPa。
由图6-54可知,整体而言,6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斜向应力急剧降低,最小值约为3.0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斜向应力逐渐增加,且增幅趋于稳定,最后斜向应力为5.0~5.5MPa。
3)出洞半圆风井测点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5所示,出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6所示,出洞半圆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如图6-57所示。
由图6-55可知,4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降低,后动荡调整,最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而言,点13、点14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5.5MPa;点15、点16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后竖向应力约为5.0MPa。
图6-55 出洞半圆测点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6 出洞半圆测点横向应力变化趋势
图6-57 出洞半圆测点斜向应力变化趋势
由图6-56可知,4个测点均呈现盾构穿越时应力急剧增加,后动荡调整,最后慢慢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而言,点13、点14竖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穿越时最大横向应力约为0.50MPa,盾构后横向应力介于0.30~0.35MPa;点15、点16横向应力变形趋势较为一致,盾构穿越时最大横向应力约为0.58MPa,盾构后横向应力介于0.35~0.45MPa。
由图6-57可知,整体而言,4个测点应力在盾构穿越前后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盾构穿越时斜向应力急剧降低,最小值约为2.5MPa,随着盾构后时间的增长,斜向应力逐渐增加,且增幅趋于稳定,最后斜向应力约为5.0~5.5MPa。
地下四层围护结构的整体竖向应力均不大:当盾构穿越之前,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8.2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8.2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8.0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8.0MPa,量值较小,而且盾构穿越后的竖向应力均大幅度减小。因此,所受竖向应力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压值10.5~12.25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地下四层围护结构的整体横向应力均不大:盾构穿越时,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60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60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40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0.50MPa。因此,所受横向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拉值0.91~1.06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地下四层围护结构的整体斜向应力均不大:盾构穿越时,进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5.5MPa,出洞穿越测点的最大应力为5.5MPa,进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为5.0~5.5MPa,出洞半圆测点的最大应力介于5.0~5.5MPa。因此,所受斜向应力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应力预警值抗压值10.5~12.25MPa的要求,围护结构整体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