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鼎立:公元221-238,饮恨清渭,秋风五丈原

三国鼎立:公元221-238,饮恨清渭,秋风五丈原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丈原也好,五十丈原也罢,并不重要,那只是一个地名,诸葛亮之所以选中这里是因为此地处于要冲,乃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自以为聪明的司马懿还在做着美梦,诸葛亮大军却已开到五丈原。诸葛亮选择五丈原作为屯兵之地,因五丈原北临渭水、南近太白山,站在五丈原上隔渭水就能看见北原,如果说渭水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通道,那么,五丈原和北原就是控制这条通道的两扇闸门。占领这两处高地,就能控制渭水。

三国鼎立:公元221-238,饮恨清渭,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两年不出兵,正是在囤积粮草,且在公务之余热衷于发明创造,发明了适合在山地使用的木牛、流马,治国练兵,兼顾科研,事务繁多。诸葛亮倾注全部心血为北伐做着准备,反而便宜了司马懿,令对方逍遥自在过了三年舒服日子。

诸葛亮回到汉中后,在汉中黄沙(今陕西勉县东)休整部队、训练士兵,为储备足够的军粮,诸葛亮在汉中大本营发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军事屯田,让士兵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训练之余,辛勤耕耘,以最大限度减轻百姓负担。

为缩短战时运输线,诸葛亮于建兴十一年(233)又在汉中斜谷口修筑大批仓库,将蜀中和军屯生产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到那里储存,方便转运,节约时间。

经过三年的紧张筹备,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三月,诸葛亮再次出兵,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

为了此次北伐,诸葛亮进行了全军总动员,全国部队除驻守边关要地外,几乎倾国而出,总兵力近十万,这已是诸葛亮能动员集中的最大兵力了。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看出来了,诸葛亮这次是志在必得,三年准备、十万大军,诸葛亮的决心再清楚不过,那就是与魏军决一死战。

这次,诸葛亮没有选择以往常走的西进陇右路线,而是走褒斜道出斜谷向东直接进入关中

诸葛亮的第一个目标是郿县。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就是要直插魏国心脏地带同魏军主力在关中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几次北伐军费无数,却始终攻不破魏军的关陇防线,这是诸葛亮最大的一块心病

以往在陇右,对方总是死守不出,这次,诸葛亮决心领兵直插魏国腹地进逼长安,逼司马懿出来决战!

郿县距长安只有二百里,骑兵一天就能赶到,步兵急行军四五日也到了。

长安是魏军关中防线的核心,只要拿下长安,魏军的整个关陇防线就会全线动摇。诸葛亮选择这条路就是要跟魏军决战,这要冒极大的风险,现在为了逼司马懿出战也只有冒险一搏了。

诸葛亮把大军压向长安一线,就把压力转嫁给了司马懿,如果司马懿不出来,蜀汉军攻占郿县,很快就可以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如此一来,司马懿就不得不出来。

魏国君臣听说诸葛亮又来了,不敢怠慢,紧急进行全国总动员,派征蜀护军秦朗领兵两万迅速增援长安的司马懿,并给司马懿带去了一道命令:只许坚守、不许出战,等汉军粮食耗尽、士兵疲惫撤兵时再寻机击溃敌人。司马懿当然要听皇帝的命令,其实这正合他的心意,他心里巴不得这样。对付诸葛亮,曹叡司马懿君臣已经达成了默契,早就心有灵犀了。

既然要守,怎么个守法,这也有讲究,诸葛亮大军已经推进到渭水,长安近在咫尺。魏国全国上下为了对付诸葛亮展开了全民大讨论,当然主要是卿大夫阶层,面对兵力不及自己一半的蜀汉军,魏国人表现出了大国气度,在选择主动进攻还是划地防守上,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大家争论的焦点仅仅是怎么守,在哪里守。

多数人主张在渭水北岸修城筑垒,这样可以以渭水为依托,郿县也在北岸,但当时人口却多在南岸。如守北岸,就意味着放弃南岸的土地和百姓。

就在大家为是守北岸还是南岸争吵不休的时候,一个人发话了:“背水安营,守南岸。”一锤定音,争论就此停止,因为说话的人是司马懿。

三国东汉军阀混战,人口成了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和国家财产,各方争夺的无非是人口、土地。司马懿很清楚,放弃南岸就是示弱胆怯,仗还没打就在气势上先输一阵,对士气不利,所以司马懿才下定决心背水而战。

司马懿敬畏诸葛亮是真,但要说他怕诸葛亮也谈不上,作为三国最优秀的统帅之一,司马懿一路走来的成功绝不是侥幸,虽然他的官二代背景让他官运亨通,但最终让他功成名就的仍是实力,能跟诸葛亮对阵的人怎么可能是草包!

司马懿在南岸扎下大营,升座军帐召集军中将领开会,司马懿说:“如果诸葛亮果真有胆略就会东进攻打武功(今陕西武功),如果他真这么做,对我军威胁很大,如果他向西登上五丈原,我们便高枕无忧了。”

诸葛亮率军出斜谷后,没有去武功,而是向西上了五丈原。

司马懿得知蜀军西进五丈原,自以为算准了诸葛亮,得意扬扬也放松了戒备。但精明过人的司马懿想不到,虽然他很有谋略深通兵法,但有一个人比他更精明,更有谋略,算得比他更细,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之所以不东进而是向西走,当然是有原因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司马懿很快就会知道了。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城南约20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两侧都是深沟。五丈原为何名为“五丈”,历史上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此原前宽后窄,最窄的地方仅有五丈所以就叫五丈原;第二种说法,秦朝时,秦二世西巡曾经到过这里,结果原头刮起大风把尘土扬起足有五丈来高,后来就有了五丈原的叫法;第三种说法,五丈原有五十多丈高,原来叫五十丈原,后来百姓口口相传,人多了就传走样了,把五十丈原省略成了五丈原。

五丈原也好,五十丈原也罢,并不重要,那只是一个地名,诸葛亮之所以选中这里是因为此地处于要冲,乃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自以为聪明的司马懿还在做着美梦,诸葛亮大军却已开到五丈原。

诸葛亮这次出兵关中兵临渭水,目标不是长安,而是寻机决战,并在野战中消灭魏军主力。诸葛亮选择五丈原作为屯兵之地,因五丈原北临渭水、南近太白山,站在五丈原上隔渭水就能看见北原,如果说渭水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通道,那么,五丈原和北原就是控制这条通道的两扇闸门。

西北人习惯把山顶平坦的高地叫原,五丈原和北原,地势远高出河面,上面地势宽敞平坦,驻扎几千兵马不成问题。占领这两处高地,就能控制渭水。

现在一切都清晰了,诸葛亮之所以西上五丈原,并非如司马懿所说因诸葛亮胆怯,而是诸葛另有所图,即切断渭水航道,把陇右和关中魏军一分为二,分割敌军,同时切断敌人粮道,一举两得,妙,实在是妙。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如果诸葛亮计划成功,司马懿就只能天天以泪洗面了,司马懿不会不知道保证关中陇右联系畅通的重要,但也许是一时糊涂,精明的司马懿没有发现诸葛亮进兵五丈原的玄机,仍一如既往地固守营寨拒不出战。

关键时刻,一个人拯救了司马懿,此人也因此受到司马懿的器重成为其死党。此人便是雍州刺史郭淮,常年驻守陇右的郭淮早年追随夏侯渊、张郃,时间长了,仗打得多了,也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两位老上司夏侯渊、张郃,一个被刘备斩杀,一个被诸葛亮射死,前任的血,教会了郭淮如何打仗。

郭淮跟诸葛亮也是老相识了,知道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向来有讲究。这一次,诸葛亮指挥大军向五丈原移动,郭淮在地图上一看,就明白了个大概。

军情紧急,郭淮来到司马懿的大帐,也不等卫兵通报,直接闯了进去,找到了正在那里惬意,自我感觉良好的司马懿:“都督,以卑职看,诸葛亮不东进武功而西上五丈原,恐另有企图。”说着,拿过军用地图,用手指着说,“都督请看,五丈原与北原,地势高峻、易守难攻,此两地扼守渭水河道,一旦被蜀军控制,我军就有被分割的危险,陇右众军补给全靠渭水,渭水被断,粮道即断,军中无粮不战自乱。如此,陇右危矣。请都督速发兵抢占北原,防备蜀军来攻。如让诸葛亮渡过渭水占领北原连兵北山,陇道被断,关中陇右被分割,对我军大大不利!”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司马懿听了郭淮的话,猛然惊悟,吓出一身冷汗。司马懿这才明白诸葛亮上五丈原的真正用意,自己的麻痹大意险些铸成大错,幸亏郭淮觉察得早,不然被诸葛亮切断陇道,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梦初醒的司马懿急派郭淮领兵前往北原,抢占战略要地。

就在司马懿派出郭淮的几乎同时,汉军大将魏延、马岱奉诸葛亮军令也在向北原方向急进,他们的任务跟郭淮一样,抢占北原。战略要地北原成为成败的关键,诸葛亮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派出了自己最能打的两员大将,此前还大造声势,派兵佯攻司马大营,声东击西迷惑魏军,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夺北原。

出发前,诸葛亮将魏延、马岱两员大将叫到跟前再三叮嘱:“两位将军,北原事关全局,我军占领,便占据主动,两位将军务必行动迅速,一定要在魏军发觉之前占领北原并牢牢守住。如成功,我军取胜指日可待,两位将军就是北伐的大功臣。”说罢,向两人深施一礼,魏延、马岱赶忙回礼。

肩负重任的魏延和马岱率领部队轻装急进,与此同时,郭淮带着魏军也是一路狂奔,大家的目的地是一样的。但郭淮还是先到了,因为他距北原近,刚到北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营垒还没来得及修,魏延等人就率军赶到,但还是晚了一步,仅仅晚了一步。

一计不成,诸葛亮又生一计。

为切断魏军关陇通道,诸葛亮煞费苦心,日夜在大帐里苦思破敌之策,经过一番思虑筹划,诸葛亮决定故伎重演再用“声西击东”的战术。

诸葛亮先是故意派大部队向西运动,做出要进攻魏军西营的姿态,以此吸引魏军主力来援,等魏军出动后,再派真正的主力突然进攻魏军东营要地阳遂(今陕西眉县),魏军兵力在十万以上,营寨连绵百里,等到发觉上当再想回援也来不及。

本来这个计划很周密、也很隐蔽,魏军中的许多将领见汉军进攻西营,纷纷请战要求救援西营,眼看诸葛亮的计策就要成功,又是郭淮再次站出反对,面对司马懿和情绪激动的战友们又一次发表高论:“这是诸葛亮声西击东之计,他做出向西进攻的假象,以引诱我军主力增援,然后趁我军东营兵力不足一举攻占阳遂,我们必须加强那里的防务。”

有了上次的经验,司马懿对郭淮刮目相看言听计从,立即派兵增援阳遂。就在援军到达的当天夜里,汉军果然夜袭阳遂,由于魏军事前已有准备,汉军没有攻克阳遂,这次又晚了一步,这也许就是天意。

以后,司马懿学乖了,既然斗智斗不过诸葛亮,咱不打还不行吗?司马懿又故技重演——闭门不出,任凭汉军百般挑战,司马懿就是打定主意不战,想拖延时间等诸葛亮粮食吃完自己退走。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打的什么鬼主意,但这回诸葛亮也是有备而来,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了对付司马懿这个老狐狸,诸葛亮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木牛、流马。

早在出兵前的蜀汉建兴九年、十年,诸葛亮就在蜀中召集督运廖立、杜睿、胡忠等技术人员在景谷县西南二十五里的白马山进行科研项目攻关,通过对当时小推车的技术改造,造出了木牛、流马两种运输工具。

所谓木牛就是独轮小推车,不过,诸葛亮让人在车的四边安了四只脚,这样在崎岖的山路上推车就可保持平衡,不容易发生侧翻,快捷安全。而且,木牛车上装米的箱子可以拆卸,爬坡时将米箱卸下等爬上去后再放上去,这个人性化设计特别适合到处是崇山峻岭的秦岭一带使用。

所谓流马是一种小快船,从汉中到前线,有水路可用,但西北河流水大多很浅,不能行大船。诸葛亮在蜀中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流马,一种尖头小木船,这种船吃水浅尖头大肚子(船舱相对较大,可以载运更多粮食),特别适合水浅浪急的河流。

新品一经问世投入使用,就被汉军用来在蜀中和汉中之间搬运粮草,运输效率果然提高,不仅比以前装得更多且走得更快,自从用上了木牛、流马,诸葛亮就不再为自己的部队吃不上饭而烦恼了。

木牛、流马虽然好用,但要在渭水沿岸与司马懿长期对峙,近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对蜀汉而言仍是不小的压力。即使有木牛流马,也难以为继。诸葛亮的办法是屯田,在当地种粮,种完收上来就吃,连木牛流马都省了。

很快,渭南的乡间田野上就到处出现了汉军士兵耕田劳作的景象,你不是欺负我远道而来军粮不足吗,这回我来了就不走了,我就在你的家门口种田,看谁耗得起谁!

就这样,几万大军分散到附近村庄,开始军事屯垦,就在司马懿的眼皮底下,军田与民田交错,但互不侵犯相安无事。诸葛亮把田种到了司马懿的家门口,作为军人,这是司马懿的耻辱,奇耻大辱,但司马懿忍了,所以他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如果是一般人被这么欺负,早就起来跟诸葛亮拼命了,但司马懿很有城府,装死不出头,双方从三月对峙到五月。连诸葛亮也拿司马懿没辙了,不得不另寻对策,派自己的心腹费祎出使东吴,请东吴依照两国盟约从东线出击,与汉军东西呼应,夹击魏军,令魏军首尾不能相顾。

五月,东吴依约出兵,魏明帝曹叡亲自领兵到东线对付孙权,蜀汉与东吴形成了对魏国的东西夹击之势。形势开始对蜀、吴有利,但到了七月,形势发生变化,东吴的进攻被魏军打退,吴军被迫撤兵,失去外援的蜀汉更加孤立。魏军解决了东吴,开始向关中增派援兵。

诸葛亮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汉军越不利,必须让司马懿出来,可尽管诸葛亮使尽招数,司马懿就是固守不出。小说家罗贯中还编了个故事,说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衣服还有全套的化妆品,讥笑司马懿像个女人,那时女人地位低,说一个三军统帅是女人,那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羞辱,据说司马懿很生气,但气归气还是不出来。其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诸葛亮、司马懿的高端对决是不会用这种低级手段的。但诸葛亮费尽心思逼司马懿确是事实。

天天被人堵在门口叫骂嘲笑,虽然司马懿忍得住,但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们受不了了,毕竟像司马懿这种超级神人不是量产货,大家觉得每天躲在营寨里实在窝囊,纷纷跑到司马懿那里请战。司马懿虽然很有耐心地做批评教育工作,但他这套词,士兵们都能背下来了,军中开始流露出对司马懿的不满。司马懿自己也很清楚,再这样下去,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就会动摇,但出去又不行。左右为难之下,司马懿给魏明帝上了一道奏疏,司马懿在奏疏中一改在军中的形象,表示自己坚决要求皇帝陛下批准让自己跟诸葛亮决一死战,俨然是个求战心切的主战派发誓表决心,一切演得跟真的一样。

魏明帝看到司马懿请战的奏表后,马上就明白了,这是司马懿镇不住手下人向他求援来了。曹叡很配合,很快就派出钦差大臣卫尉辛毗带着皇帝的符节来到军中,严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司马懿装出一副求战不得的无辜表情给大家看,那意思,你们看到了吧,不是我不想打,是皇帝下了命令不准我们打,君令如山,我们也只好服从。众将明知这是皇帝和司马懿在演戏,但也无话可说。

辛毗来到军前制止司马懿出兵的消息很快传到诸葛大营,姜维听到消息对诸葛亮说:“辛毗来到前线,不让司马懿出来,仗恐怕打不起来了。”诸葛亮听了苦笑:“司马懿本就无心交战,他之所以上表请战,无非是做个样子给众人看,以此压服众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马懿真有胆量跟我们打,直接开战就是,何必千里请战,多此一举!”

日子一天天过去,按司马懿的心意,二十几万大军就这么耗着,虽然诸葛亮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但他最不愿看到的结果还是出现了,三月到七月,正是农忙时节,蜀汉是小国精壮劳力就这么多,出来打仗就不能种地,粮食还得照样种,虽然诸葛亮在渭水南岸搞了屯田,但庄稼也要很长时间才能长出来,远水不解近渴。(www.xing528.com)

如此消耗下去,蜀汉的国力是承受不了的,诸葛亮忧心忡忡。

五丈原,汉军中军大营,诸葛亮营帐的灯光时常亮到天明。时间一久,消耗的不仅是蜀汉的国力还有诸葛亮的身体,蜀汉国小人才匮乏,很多事情诸葛亮都要亲自过问才放心。

诸葛亮的优点是有责任心,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正因为他太有责任心,很多本来应交给部下办的事,他都亲力亲为,结果部下得不到锻炼,他自己却每天从早到晚批改公文累得汗流浃背。

甚至,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案子,诸葛亮都要亲自审理,这种小事,有专门执法的军官,本不需要他,但诸葛亮偏偏就是这样,该干的不该干的,他全干了,长期的操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健康。

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处下战书,使者呈上战书,司马懿看了一眼就丢到一旁不再理睬。司马懿对打仗不感兴趣,却十分关心诸葛亮这个让他闹心又头痛的对手的起居生活,特别是健康状况。

司马懿问使者:“你们丞相近日身体可好?”

使者:“丞相整日忙于军务,过于操劳,身体欠安。”使者挺实在。

司马懿又问:“你们丞相最近饮食怎样、胃口好吗?”

使者:“丞相事务繁忙,吃的越来越少,人也消瘦了许多。”

司马懿听了,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对身边的几个亲信说:“诸葛食少事繁,命不久长了。”

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太了解诸葛亮了。没想到,一语成谶,还真让司马懿说对了。

这时的诸葛亮因为过度劳累,身体已经严重透支,病倒了。

这年,诸葛亮只有五十四岁,但长期的过度操劳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

与司马懿的轻松惬意不同,诸葛亮的负担沉重。每每想到刘备的临终托孤,国家贫弱,而强敌在北,连年出征,又收效甚微,诸葛忧心如焚。

诸葛亮何尝不知,以蜀汉的国力是不能这么长期打下去的,但蜀汉国力最弱,人才不多,只有趁自己还能主事,倾全力北伐或许还有取胜的机会,扩大地盘增强国力。如只守不战,以大吃小、强并弱的规则,最先灭亡的很可能是自己倾注一生心血的蜀汉帝国,这是诸葛亮不能接受的,所以,尽管困难重重,外有强敌内有反对,但诸葛亮仍执着北伐。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的夏天,诸葛亮是在焦虑中度过的。病中的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时日无多,可北伐大业依然毫无起色,诸葛亮此时的心情正应了那句古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眼见病情日渐沉重,诸葛亮不得不为身后事做安排,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接班人的人选。人选,诸葛亮心里早就有了,政治接班人是一直做诸葛亮助手分管北伐军后勤的丞相府长史蒋琬,军事接班人是姜维。应该说诸葛亮选的这两个人都很准,他们后来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姜维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其实,诸葛亮早就把两人当接班人培养了。为了让蒋琬熟悉政务,诸葛亮特意安排蒋琬分管自己以前的业务后勤。刘备在世时,诸葛亮便主管后勤,现在诸葛亮带兵出征,蒋琬分管后勤,历史在按同一模式继续。至于姜维,诸葛亮一直把姜维带在身边,一边打仗一边教学,打仗,战场是最好的学校,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诸葛亮要给自己的接班人做最后的叮嘱,但蒋琬这时在汉中,身边只有姜维和费祎、杨仪,费祎其实也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准确地说是蒋琬的接班人。诸葛亮在病中给后主刘禅上了最后一份奏折,其中把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安排了自己百年之后的大小事务。

后主刘禅接到诸葛亮的奏折,当时就傻了。前面说过,诸葛亮和后主的关系比较微妙,但这时,诸葛亮是他刘禅的依靠,也是整个蜀汉帝国的依靠,帝国的柱石要倒了,就算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坐不住了,何况,刘禅其实也并不像后人想得那么饭桶、愚蠢。

很快,成都的特使就出发了,目的地——武功五丈原,北伐军大营。

担任特使的是尚书李福,他接到的是紧急任务,刘禅令他以最快速度赶到前线,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一路风驰电掣快马加鞭往五丈原而来。

诸葛亮看到风尘仆仆从成都赶来的李福,就明白了他的来意。不过,李福虽然肩负使命,但话又不好说,总不能说:“丞相,皇帝听说您病重,让我来看看您,您有什么后事要交代吗?”这话不好开口。于是李福说了一通皇帝怕您过度操劳特让我到军前探望,让您安心养病之类的慰问的话,之后,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李福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突然想起,最重要的事还没办,虽然丞相已经给皇帝上了奏折,但自己临走时,皇帝特意交代要丞相的口头遗嘱,自己就这么回去也没法交差,于是李福中途折返又回来了。

当李福第二次走进诸葛亮的大帐,两双眼睛对视的那一刻,一切都无须多说,诸葛亮苦笑着说:“我知道您折而复返的原因。”李福也尴尬地笑了笑,说:“丞相,您百年之后,谁可继承大任?”“蒋琬。”诸葛亮回答说。“蒋琬之后呢?”李福又问道。“费祎。”“费祎之后呢?”等来的却是一阵沉默,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闭上了眼睛,李福只好退出,回成都复命。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入秋的五丈原已经有了一丝寒意,萧瑟秋风中,蜀汉北伐军大营,诸葛亮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病逝于前线五丈原军中,终年五十四岁。

几百年后,唐代大诗人温庭筠路过古战场五丈原,江山依旧,物是人非。当年的战场早已一片荒芜,抚今追昔,温庭筠不免发出一声感叹,涌出一股怀古之思,写下一首《经五丈原》。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杨仪等人也只好整理行装,准备率领部队撤回汉中,统帅去世,这仗也打不下去了。

当地百姓因为跟汉军住得很近,前面说过,汉军屯田,很多部队是跟百姓住在一块儿的,所以比司马懿知道消息还早,纷纷跑到司马懿那里去报信领赏。

司马懿刚听到消息还有些不信,保不准这又是诸葛亮的诡计,故意放出风说自己死了,引诱我出战,等我率军追击,他在设伏于半途劫杀。我才不上当呢。想到此,司马懿重赏了报信的百姓,但还是按兵不动,在那里观察动静。

过了不久,司马懿派出的斥候回来报告,确定了诸葛亮的死讯,并说蜀军大营已是空营一座,蜀军早已撤走,不知去向。司马懿这才长出一口气,高兴之余,立马来了精神:“来人,传本都督令,紧急集合,出兵,追!”

这回也不请战了,既然对手已经不在了,也就不需要再演戏。

司马懿带兵一路紧追,终于赶上了汉军。

诸葛亮生前料到,司马懿知道自己的死讯,一定会来追赶,司马懿对自己发休,但其他人司马懿是不怕的。为此,临终前诸葛亮特意把爱将姜维叫到身边;“我死之后,全军退回汉中。不过,司马懿听到消息一定会来追。大军走后,在军营附近埋伏一支兵马,多插旌旗,等司马懿追兵一到,马上扬军旗擂鼓做出攻击姿态,司马懿不知我军虚实,见有伏兵,肯定认为我没死,又中了我的计,必不敢再追,全军趁机迅速退回汉中以图再举。”

姜维等人按诸葛亮的吩咐,全军依次撤退,井然有序,丝毫不乱,直到大队撤走,魏军依然没有察觉。

司马懿果然追来,姜维依计而行,一时伏兵四起,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汉军旗帜,姜维亲率一军杀向司马懿。司马懿见状,二话不说,拨马便走,狂奔二十里才稳住阵脚,等司马懿弄清楚怎么回事,汉军已经走远了。

当地百姓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句民谣:“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死去的诸葛亮生生吓跑了司马懿,诸葛亮临死还戏耍了司马懿一回,这让司马懿很难为情却也无可奈何,自己这辈子注定斗不过诸葛亮。司马懿表面上很有大将风度,对百姓编民谣拿自己开玩笑,一笑置之说:“我能料生不能料死啊!”

既然汉军已退,自己也没必要再在军营里过苦日子了。司马懿也率军返回洛阳,路过诸葛亮营寨时,司马懿还特意进去观摩一番,见营寨里营垒错落有致、锅灶等井井有条,司马懿不禁由衷发出一声感叹:“诸葛真乃天下奇才!”

诸葛亮出征之前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次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出征了,所以诸葛亮特意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表章,很有交代后事的味道。诸葛亮在奏疏中说:“老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田地十五顷,足够子孙生活。老臣在军中的一些日常用度都靠国家供给,臣死之日,家无余财外无余帛以负陛下。”

待诸葛亮去世,果如其言,身为一国丞相却从不以权谋私,不置私产,以至堂堂丞相留给子孙的只有几顷薄田,诸葛亮的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足以垂范后世,为万世楷模。

千年过去,诸葛亮的耿耿忠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依然感动着千百万的中国人。再读这份表章,我们仍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诸葛亮那一心为国、公而忘私的高贵品格。

从古至今赞颂诸葛亮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但我觉得定军山—诸葛亮埋骨处的武侯祠,那里的一副对联最能高度概括诸葛亮这位千古名相的光辉一生: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千载之下,唯此一人!

诸葛亮临终前遗命将自己葬于汉中定军山,不起坟陵,依山势开掘出一处容纳棺椁的墓穴即可,下葬时用生前穿过的常服,不必专门制作寿衣耗费钱帛。诸葛亮将自己的简朴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汉中的定军山作为自己的安葬地有他的深意。

汉中是蜀汉的门户和屏障,这里是蜀汉的北大门,也是北伐的战略基地,诸葛亮的北伐就是以汉中为大本营,无论攻守,这里都关乎蜀汉存亡的重地。诸葛亮生前在此操练军士、组织大军北伐,死后也要在这里守卫蜀汉,耿耿忠心感天动地。“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

诸葛亮的一生至此结束,但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崇敬爱戴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诸葛亮的事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一代贤相诸葛亮,他的英名和事迹还将继续传扬,光照千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