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陇右一带,地形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当地千山万壑,选择在哪里守、从哪里攻是很有学问的,内容之丰富完全可以开设一个专业。陇右和关中的地理界线就是陇山,不论是从陇右往关中打还是从关中向陇右打,陇山都势在必争,而守住陇山的隘口也就控制了陇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东汉刘秀打隗嚣,双方争夺最激烈打得最热闹的地方不是街亭而是陇坻。当年隗嚣就是依托陇坻的有利地形多次打退刘秀的进攻。
陇坻是阻击来自关中威胁的最佳阻击战场,陇坻位于街亭东60里,地势险要,只要堵住山口,敌军就很难攻破。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陇坻的险峻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比于街亭,陇坻更适合做阻击魏军的地点,而最终的战场不是陇坻而是距此不远的街亭。
诸葛亮博古知今,他不可能不知刘秀和隗嚣的故事。
所以历史的真相很可能是这样的,当时情况紧急,诸葛亮给马谡的命令是快速封锁陇山的隘口,如果能抢先占领陇坻最好,如果来不及就退而求其次守街亭。
在马谡军向预定战场进发的时候,张郃也在向着同一个地点进发,两军一个由西向东,一个由东向西,东西对进。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谁先抢占阵地。
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赛跑开始了,参赛选手有好几万,领衔主跑马谡、张郃,那场面是相当壮观。只是有一点特殊,参赛的一方是两条腿,另一方四条腿,这就有点儿违反参赛规则,可惜没有裁判,犯规也没人管。
张郃跑得实在太快,人家是骑兵这也没办法,马谡接到任务后也不敢耽搁,率领部队急行军,但汉军大部是步兵,当兵的两条腿一路狂奔,腿都甩肿了,但两条腿再快还是跑不过四条腿。
汉军吃亏就吃亏在这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部队,没有大规模的骑兵。三国时代,步兵的标准行军速度是一天24公里,急行军一天也就是40公里。反观魏军,“步骑五万”,主力是训练有素的骑兵,骑兵的行军速度,标准是一天80公里,急行军一天能跑150公里以上。
张郃推进的速度实在很快,超出了诸葛亮的预计,导致马谡率领的汉军没来得及抢先占领陇坻,而只能在街亭就地阻击。但不管是街亭也好,陇山也好,总之占领有利地形,制敌而不制于敌。
等马谡领着部队一路跑到街亭,张郃的部队据此已经不远,马谡已经没有时间挖战壕修工事。街亭是个大路口并没有城墙街垒可以利用的工事,无险可守,而魏军马上就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用自己的步兵去打数量远超自己的骑兵,明显要吃亏。
留给马谡思考的时间不多,修工事来不及,危急时刻,马谡举目四望,山,他看到了大山。于是马谡做出了一个错误但又有些合理的决定,将自己的主力带上南山,因为汉军是步兵,而魏军是骑兵,平原有利骑兵发挥冲击力的优势,而山地是步兵的舞台,步兵擅长山地战,骑兵适于平原战,这是兵书所载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马谡在仓促中将部队带上山,又分出一些兵交给高翔和王平分守列柳城等几个要点,构成掎角之势,以便相互增援。
马谡的决策也并非没有道理,步兵在平地上没有工事做依托,与骑兵交战很难占到便宜,高度上就比人家矮一截,速度和冲击力更是没法比,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了,很尴尬。
古时打仗都穿着盔甲,可不像一些古装剧中演的,就几片破铁片子,当年士兵们穿的都是几十斤重的铁甲,步兵的甲比骑兵还重,本来就比人家跑得慢,再穿着几十斤的铁汗衫,想跑是没指望的,所以才有那句“丢盔弃甲”,不丢不行,为了活命只能轻装,就算现在牛得不行的海豹突击队,你让他穿着几十斤重的铁甲玩负重行军他也肝儿颤。
马谡在慌乱中没了主意,只好把队伍拉上山。但上山容易下山难,等他发现山上没有水源,想换块地“野营”的时候,魏军已经兵临山下把山包围了,他就是想下来也下不来了。
所谓南山并非因在街亭之南而得名,相反它在街亭的北面,之所以叫南山是因为它处在龙山山脉的最南端。
南山的地势很有特点,当地又称百亩塬,顶部是一个香蕉形的平台,实际面积超过一百亩,北、东、西三面都是陡峭的峭壁,只有东南有一个大约30度角的斜坡,斜坡下宽上窄,顶部与平台相交呈月牙形。如果魏军从山下向上仰攻,他们的攻击队形根本展不开,越往上路越窄,就算人多也没那么大的地方,只能一批批上,汉军在月牙形棱线上可以居高临下随心所欲地从三面攻击魏军,进攻的魏军完全暴露在汉军的火力打击范围内,而魏军只有最前面的几十人可以投入战斗。
总之这是一个对守军非常有利的地形。而且一旦魏军攻不上去,想下来都难。这就是马谡选择南山的原因,如果单从山头争夺战来说,马谡的选择有他的道理,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张郃愿意攻山,如果人家不陪你玩,那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马谡选择南山,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造成一种“猛虎在山”之势,如果魏军不顾他直冲街亭,他就可以威胁魏军的后背,卡住谷口,切断魏军的粮道,等诸葛亮的后军一来,两面夹击把张郃包饺子一口吞了。当然这只是马谡的一厢情愿,马谡认为自己占了这么块宝地,魏军打此路过还有别的选择吗?只有攻山。其实,马谡不知道,山并非一定要攻,也可以烧,放火烧。
占领南山虽然可以控制谷口,但山顶到山脚路很远,当时冷兵器时代主要的武器都是近战兵器,而弓弩的射程也有限,不能直接控制清水河沿岸大路。
马谡希望魏军攻山只是一厢情愿,张郃久经沙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连刘备、诸葛亮看到他都头痛,这样厉害的角色当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马谡把部队拉上山已经错了,但现实告诉我们,本本主义害死人,马谡接下来又干了一件蠢事,把军队一分为三,自己率主力守南山,王平领着几千人在街亭和清水河之间扎营——比马谡还靠后,黄袭和李盛军埋伏在清水河上游,准备等魏军渡河,来个半渡而击,突然发动袭击,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想法不错,可惜不实际。
如果魏军的主将也是一个像马谡这样的参谋型人才,或许马谡还有戏,可惜,马谡的对手是张郃。
马谡的兵力跟张郃比本来就不多,这样一分,兵力就更弱了,而且马谡的主力部队离黄袭和李盛的部队过远,一旦被魏军分割根本无法相互救援。更糟糕的是南山地当风口,如果魏军放火蔓延会很快,烟焰上炙,山顶的人如烤肉……
蜀汉军如果从山上往下冲到山脚恐怕要累半死,而且魏军在汉军下山的这段时间里有足够的机会调整阵形迎击已经累得够呛的跑下山来的汉军的进攻,魏军攻山很难,而汉军下山同样不容易。
张郃率军来到街亭后很快就发现了马谡布阵的弱点,所以张郃根本就没打算攻山,而是选择了包围南山。
张郃的侦察兵(古称斥候)发现了上游的黄袭军和街亭镇的王平军。这也难怪,几千人摆在那儿想不被发现很难。
与汉军以步兵为主不同,魏军的主力是骑兵,张郃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自东向西抢占街亭谷道。在骑兵行动之前,魏军的弓弩手已经在前面摆好阵形以掩护骑兵。魏军也有弩兵,虽然没有汉军的厉害,但真被瞄上也不是好玩的。(www.xing528.com)
魏军在清水河上搭起了多座行军浮桥,保护自己的侧翼。因为一支军队一个阵形最软弱的部位往往就是侧翼,这就相当于人的腰眼,要是让对手捅上一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将张郃很注意保护自己的腰眼。魏军通过浮桥源源不断从南岸向北集中,直逼马谡据守的南山。
这时,马谡作为参谋人员的弱点暴露出来了,他暗藏黄袭军半渡袭击的招数被张郃破解,魏军采取两路同时出击的策略超出了他的意料。马谡缺乏军事统帅所具备的胆略,长期在后方做参谋让他缺乏指挥战役规模战斗的果断和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犹豫不决之中丧失反击良机。等黄袭得到命令赶到魏军渡河地,为时已晚,魏军已经牢牢控制清水河两岸。如此一来,西岸高出河面的岸壁反而成为魏军非战斗部队的掩体,使汉军的连弩虽然厉害也无从下手。黄袭所部在魏军大队骑兵的反冲击下陷入苦战,虽然汉军在黄袭的率领拼死抵抗,但由于敌众我寡又是步兵对骑兵,黄袭军渐渐支撑不住,而马谡的部队想救也接应不上,因路太远,从南山出击,路线太长,无法及时增援到位。就这样,眼看着黄袭的部队被击溃,目睹这一过程的马谡当然非常痛苦,但张郃带给他的痛苦远不止这些。
黄袭军终于溃败了。
王平在黄袭军战败的过程中一直按兵不动,这倒不是他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对于王平来说,坚守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只要他不动,魏军就无法越过他去追击黄袭的溃军。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马谡就是想撤也撤不了了。
初战受挫伏兵失利并没有完全动摇马谡的信心,他还在耐心等待魏军来攻山。他让山上的汉军看他在山顶指挥:“且看红旗挥动”,即居高临下冲击魏军,这简直就是法正定军山的翻版。
问题是人家张郃根本就不来,马谡等于白忙了,张郃在山下背靠清水河摆开了一个新月形的阵势,步兵在中央,骑兵在两翼,就地扎营,以逸待劳——背水为阵!那架势,山,俺是不爬的,有种你就下来打。张郃在山下很得意地看着山上的马谡,张郃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精心布置的新月大阵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张郃自信的理由——水源,他已经切断了马谡军的水源。任凭你铁打的汉子,不喝水也扛不住,三天不吃饭或许饿不死,但三天不喝水那就另当别论了。
水是生命之源。不久,马谡就会非常认同这一点,水是战斗力之源。
很快,部下报告下山取水的水源被魏军切断。高有高的好处,站在高地上确实很占地利,但高山上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水源,因为水往低处流,没听过水往高处走的。等马谡发现自己的部队没水喝的时候,黄花菜已经凉透了。
局势已无法挽回,无奈之下,马谡只得下令全军下山,主动向魏军发起冲击。但喉咙早已渴得冒了烟的部下,已军心涣散,斗志全无,看着山下严阵以待准备厮杀的魏军,除了发休就是害怕,马谡下了几次命令,就是没人肯冲锋,马谡只好杀人立威,逼着士兵往山下冲。
张郃发现汉军已经乱了,但他还嫌不够,又借风放火。南山上虽然只有灌木,但正当风口,点火就着,一时间烈焰飞腾,火势上冲。本来没水喝就口干舌燥,缺德阴损的张郃又放了一把火,火一烤,身体里的那点储存水分很快就蒸发了,这下山上的汉军惨了。
山上是不能待了,马谡只好率军强行突围。魏军放过汉军前部而截住了后面的大队,趁势掩杀,汉军大败。
马谡在南山上仅仅待了一天,街亭就失守了。
马谡和少数骑兵总算冲了出去,但步兵大部被冲散,损失惨重。好在王平危急时刻,临危不乱,据守营垒坚守不动,张郃弄不清王平的虚实,加上已经打了胜仗便见好就收,收兵回营。马谡这才有机会收拢溃散的部队向诸葛亮大营撤退。
街亭已被魏军攻占,形势已无可挽回。
此时的汉军分成三部,马谡部已溃散,还有部分留在陇右攻打城池,诸葛亮的本部兵力也不多,很可能还没张郃的多,况且魏军还是精锐骑兵,反攻街亭没有取胜的把握。
张郃大获全胜,形势对他有利,如果派兵追击还能扩大战果,但张郃明白,诸葛亮不是马谡,并不容易对付,自己援救陇右打退汉军的任务已经完成,犯不着冒险去追诸葛亮,画蛇添足。于是张郃也不追击,“放”诸葛亮大军从容退往汉中。
著名的空城计就是以这次战役为背景的,不过很遗憾,尽管小说《三国演义》将空城计写得精彩纷呈,真实的历史却是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诸葛亮和司马懿根本就没有会面。这时的司马懿远在荆州“出差”,让他跑到千里之外的西城来听诸葛亮弹琴,就算司马懿有这个雅兴,此时的诸葛亮恐怕也没这个心情。
这时的魏军主将诸葛亮的对手是张郃,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强强对决要等到曹真病死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遇到的对手才是司马懿,而在此之前,诸葛亮的劲敌一直是张郃与曹真。
街亭失守,诸葛亮震惊非常,后果很严重。
现在,“大门”敞开,魏国的援军可以源源不断开进陇右,本来占尽优势的蜀汉军现在前有坚城、后有强敌,腹背受敌。
更糟糕的是,兵力对比也发生逆转,汉军在陇右,本来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但讨厌的张郃来了以后,总兵力双方差不多,而这时诸葛亮大军分为三处,魏延、吴懿等还在围城,马谡的部队溃散,诸葛亮大营的兵力不多,反而张郃却兵力集中,这时打起来汉军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张郃这个人精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万般无奈之下,尽管心有不甘,诸葛亮还是下达了全军总撤退的命令,全军迅速收拢撤回汉中。
本来大好的形势因街亭的失守而功败垂成。已经到手的三郡和就要到手的整个陇右又拱手让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街亭的失利而草草收场。
煮到八成熟的鸭子,飞了。
诸葛亮将西县(今甘肃礼县东北)千余户百姓迁往蜀汉,大军缓缓退回汉中。
西线诸葛亮大军主力撤退的同时,东线赵云军也传来败报,赵云被曹真大军围攻,也在败退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