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三国时代终结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三国时代终结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式进兵之前,诸葛亮以声东击西之计先放出风声,扬言自己要出兵斜谷直取长安,并派手下大将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领兵出箕谷,故意制造声势,伪装成主力,做出向长安方向攻击的姿态以吸引对面关中魏军主力的注意。魏军的防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诸葛亮见曹真中计,率军迅速出击,兵锋直指祁山。整个陇右只剩陇西郡、广魏郡还在魏军手里。魏明帝曹叡命令右将军张郃领兵五万紧急增援陇右。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三国时代终结

北伐曹魏诸葛亮思之良久,从他后来几年的北伐来看,他有自己一整套的战略方案,既积极进取又谨慎务实。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是他的作战方针。对魏国这样实力雄厚疆域辽阔的对手,一两场奇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道理诸葛亮懂,魏延却不一定能理解领会。

魏国的关中都督夏侯楙确是一个草包,但都督雍州凉州的镇西将军曹真却是一个厉害角色。敌人很强大,消灭魏国必须分步走,第一步就是夺取陇右。把主攻方向定在陇右,除了可以避开秦岭的高山大川地势相对平坦有利进军,有西汉水的漕运,还因为这里是魏军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此地魏兵很少。而且蜀汉建国以来,几乎从未在这里出现过,敌军对诸葛亮大军的动向也没有察觉,攻击陇右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攻其无备,以多打少,路又好走,陇右简直是最理想的战场。而诸葛亮的计划不仅仅于此,他还有更大的目标。

夺取陇右后,以陇右为基地,顺流而下攻取关中。陇右与关中本是一体,陇右一失,关中失去屏障魏军也难固守。只要夺取陇右,长安便不难攻取。占领长安之后再举兵东向,大军出潼关,直取洛阳,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诸葛亮的计划堪称完美,如果不是关键时刻用错了一个人,他几乎成功了,至少第一次北伐是如此。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马谡,他失败的地方叫作街亭。熟悉三国的人对这个名字和地名再熟悉不过了。稍后,这位仁兄就会出场。

正式进兵之前,诸葛亮以声东击西之计先放出风声,扬言自己要出兵斜谷直取长安,并派手下大将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领兵出箕谷,故意制造声势,伪装成主力,做出向长安方向攻击的姿态以吸引对面关中魏军主力的注意。

曹真果然上当,当他得知赵云率兵一路向郿县杀来,不敢大意,马上率大队兵马前往斜谷堵截。赵云的偏师成功地把魏军吸引到自己这边,为诸葛亮率领的主力赢得了机会。

魏军的防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诸葛亮见曹真中计,率军迅速出击,兵锋直指祁山。祁山地处陇南属天水郡。当蜀汉军主力突然出现在祁山时,陇右一带的魏军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想不明白,汉军主力不是去了斜谷吗?这里怎么又有了汉军。

眼前的这支汉军,军容严整,号令严明,一看就知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而陇右的魏军基本是地方部队,战斗力跟诸葛亮率领的中军主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实力对比悬殊。

慌乱中,天水、南安太守逃入关中,各郡县顿时陷入无政府状态,群龙无首。加上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攻势,陇右的地方豪杰们还是很识时务的。

很快,陇右的南安郡、天水郡、安定郡响应诸葛亮归顺蜀汉。

整个陇右只剩陇西郡(今甘肃陇西)、广魏郡(今甘肃天水东)还在魏军手里。形势对诸葛亮和他的北伐军不是很好,而是大好。估计诸葛亮自己也想不到开局竟会如此的顺利!

为了尽快解决战斗以便分出精力应付接下来的大战,诸葛亮决定分兵出击,将大军分成三部,向各部下达总攻击令:

命令前军魏延、吴懿领兵三万对当面据城顽抗之敌发起总攻,务必尽快破城,结束陇右战斗。魏延、吴懿得令后,不敢怠慢立即分兵包围陇西郡、广魏郡,架起云梯日夜攻城。魏延亲自到前线督战,两军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命令马谡、高翔等领兵三万立即抢占战略要地街亭、列柳城一线,固守陇山要隘封锁陇道,阻止魏军关中援军的增援。

诸葛亮要执行阻击任务的马谡等人务必要坚守到攻城部队胜利,现在能否守住陇道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旦让魏军突破防线,魏军的援兵就会源源而来,正在前面攻城苦战的汉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三郡也会得而复失,能否全身而退都成问题。

诸葛亮自己统帅中军三万,坐镇西县作为战役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接应各个方向的部队,同时向前线各军供应粮草。

一支汉军在南安人的指引下,包围了陇西郡。

陇西郡太守张楚却一点儿投降的意思都没有。说起张楚没几个人知道,但说起他爹张既,在雍、凉一带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既其人之前已经说过,张既常年在关中陇右为官,在当地威望很高。当年把马腾连哄带骗忽悠到邺城,为曹操平定关中立下大功的就是他。之后,张既又平定河西叛乱,与西北诸将费耀、成公英等扫平卢水胡叛乱,威震一方。

曹操进军关中大破马超华阴,张既因功被任命为京兆尹留守长安。当时曹操刚刚打下关中,正好汉兴郡缺一个太守,曹操就让京兆尹张既推荐人选。这位内举不避亲,直接把自己的儿子张楚介绍给曹操,当时张楚还只是蒲坂县令。曹操不好意思驳功臣的面子,就让张楚做了汉兴太守,后调任陇西太守。

汉军大兵压境,换成别人早就关紧城门固守待援了。张楚却颇有胆色,他没有闭城死守,还敢主动开门迎战,让长史带兵出城,背城列阵,自己站在城上指挥。

面对前来攻城的汉军,张楚倒也很实在,冲着汉军喊道:“如一月之内你们能守住陇道,那我们就投降,如不能,那你们攻城也是徒劳。”张楚之所以有底气坚守,是因为他相信援军不出一月必到,朝廷不会放弃陇右。

他猜得不错,此刻魏军援兵已经上路,领兵大将正是名将张郃。

明帝曹叡命令右将军张郃领兵五万紧急增援陇右。曹叡本人则亲自到长安督战,还给即将出征的张郃亲自斟满一杯酒。皇帝敬酒,这是多大的荣耀,张郃激动得说不出话,表示一定不负陛下期望,坚决打退“蜀贼”诸葛亮。

顺便说一句,这里没司马懿什么事,这位老兄现在还在荆州跟东吴打得火热,非常忙。现在距司马懿出场还有两年,好戏还在后头。

鉴于司马懿还没有练成分身术,所以对西部战场爱莫能助,在街亭与诸葛亮对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大将张郃。整个魏国开始了国防总动员。休假的也别休了,赶快归队,诸葛亮来了。

大将张郃不停地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魏军昼夜兼程沿关陇大道一路向西狂奔,张郃军经汧县(今陕西陇县)进入汧陇古道,张郃打算沿此路进陇山,从陇山的缺口处—街亭进入陇右,突然出现在汉军背后,给正在那里攻城的汉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战争进入决胜的关键时刻,决定战争胜负的焦点就是对陇山通道的控制权,如果汉军牢牢控制陇道,要不了多久就可完全占领陇右。到时,即使魏军援军攻来,生米煮成熟饭,诸葛亮没有后顾之忧,可全力对付关中魏军。(www.xing528.com)

对魏国来说,如果不能打开陇道,陇右的失守就是注定的。

因此战争双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陇山的通道——连接陇右和关中的咽喉要地——陇道。

作为陇道重要关口的街亭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的街泉亭。街亭位于天水东北陇山与关山的交汇处,是关中到天水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陇右防御关中进攻的咽喉要地、著名的古战场。

魏国的关陇指关中和陇右(陇西——陇山以西),关中为雍州,陇西为凉州;两国隔秦岭对峙。虽然关陇和汉中地形平坦,利于大兵团行动,但中间的秦岭却是山高水险,道路崎岖,是一道天然屏障,使双方在没有完全优势的情况下都不敢轻易发动进攻。

关中四塞之地,人口众多、自古就是用武之地,占领关中,东向可进取中原,南下可威胁宛城、襄阳,北上可攻并州,魏国必死保关中。陇右处于关中上游,居高临下,自古就有守关中必守陇右的说法。所以魏国输不起,陇右势在必争。

汉中与关陇之间主要有六条道:

子午道、谠骆道和褒斜道是从汉中直接穿越秦岭的山谷小道,艰险难行,不利于大兵团快速机动;

秦岭西的大散关:由汉中向西出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至下辩(今武都),再向东北穿武兴(今陕西略阳)和大散关可到关中陈仓,路比较好走,缺点是要绕远路,是大兵团进军的主要路线,历史上多次进攻关中或汉中的战例都走的这条路;

秦岭西的祁山:由汉中经阳平关至武都,再向北由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可到陇右天水(今甘肃甘谷东)。此道为西线迂回线路,为经汉中进攻陇右的唯一道路。路虽远但路况好,利于大兵团行动和后勤运输。

秦岭东的武关:由汉中向东,迂回武关(今陕西商县东南)、饶关(今商县西北)、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南),可达关中。此路为秦岭东的迂回线路,但由于路途较远,加之比较靠近中原,不易保密和部队的隐蔽,容易遭到魏军阻击、侧击。

子午道、谠骆道、褒斜道和大散关为直接进攻关中的路线。而祁山线则必须先到陇右,再由陇右进入关中。

关中通向陇右主要有五条通道:

北线:自关中长安沿泾河河谷、陇山东麓向北、穿过崤关和六盘山之间的山道可到陇右安定郡,由此再向西、再折南可达天水郡,此路相对平坦,利于大部队行动。但是需绕过整个六盘山才能到天水,也是绕远的路。

北中线:自关中郿县向西北到汧县,再向西北沿古丝绸之路沿穿越关山的山间小路,经华亭、庄浪可到陇右广魏郡,再折向南即可到天水。此路相对较远,不过关山的小路路况好,适合部队行军。

中线:自关中郿县向西北到汧县直接向西,沿渭河河谷、古丝绸之路可穿过陇山到天水郡。自古以来就是陇右与关中的主要通道,虽地形险要,但较利于大部队行动。

张郃进攻街亭选择的就是这条路线。

中南线:自关中陈仓直接沿渭河河谷和古丝绸之路(小路)可穿过陇山而到天水郡,此地地形险峻,道路难行,完全不适合大部队行军。

南线:自关中陈仓向西南出大散关,经武兴绕道武都,再折向北可由祁山直达天水。此路道路平坦,但路最远,而且距离蜀国的汉中较近,是缓慢而危险的一条进军陇右的道路。

在张郃援军向西疾进的同时,诸葛亮也在紧张地调兵遣将,诸葛亮预料到张郃的部队是骑兵速度很快,必须在敌人之前抢先封锁陇道。

诸葛亮命令马谡、王平、高翔的阻援兵团,负责占领关中进入陇右的咽喉地带街亭、列柳城,阻击魏军的增援部队,不使其进入陇右解救被围攻的各郡县。

在选拔领兵主将时,军中将领都倾向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将吴懿、魏延,但诸葛亮却出众人意料将镇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长期从事参谋的马谡。

诸葛亮之所以让马谡去守街亭,因为这时魏延等人正在前线攻城,一时调不回来,而张郃的部队行动很快,为了抢时间,也为了在战场上磨炼马谡,更主要的马谡是亲信,诸葛亮选择了没有实战经验、长期在自己身边当参谋的马谡担负阻击张郃的任务。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害了诸葛亮,也害了马谡,更害了北伐。诸葛亮一生谨慎,这是仅有的几次失误之一。

老将吴懿、魏延资格老、功劳大,难免就有点儿脾气,诸葛亮指挥起这些人并不能完全得心应手。而马谡就不一样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两个人在军事上很有共同语言。同属于文化人的诸葛亮和马谡惺惺相惜,而魏延等人都是习惯了砍人的武夫,所以比较起来,诸葛亮更愿意用马谡。诸葛亮有意让马谡独当一面建立战功以便树立威信,以后提拔马谡,军中诸将也无话可说。诸葛亮是把马谡当接班人来培养的,但诸葛亮没有想到顶着压力用马谡,最终等到的却是最悲剧的结果。

魏延是刘备喜欢欣赏的武将,刘备看人确实很准,魏延是蜀汉“五虎上将”之后数得着的能打的大将,本事很大,功劳很多,但毛病也不少。仗着先帝宠将,而且比他资格老的将军都没了以后,魏延的尾巴翘得更高了,平时从不正眼看人,狂得不行,根本不把其他将领放在眼里,走到哪儿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其他人只能对他低眉顺眼,稍有不和他意的就闹事。诸葛亮的长史杨仪,因为是读书人,脾气也倔了些,就偏偏不买魏延的账,结果两个人到了一起就掐架。魏延每次跟杨仪吵架就拔出刀来在杨仪面前比画,吓唬杨仪,杨仪被吓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这时费祎就出来劝架,才暂时了事。但魏延骄傲跋扈的性格影响了内部的团结,也只有诸葛亮才能镇住他。

对魏延的臭毛病,诸葛亮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隐忍,毕竟魏延是大将,自己还得用他,老将也得留些面子。蜀中乏良将,魏延算是仅存的硕果,物以稀为贵。魏延也知道自己的资本,他知道蜀汉和诸葛亮离不开他,仗着老资格和战功才这样嚣张。关羽张飞活着的时候哪有他魏延说话的份儿,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装了这么多年的孙子,好容易熬到自己出头了,不在小弟们面前威风威风实在对不起自己。

诸葛亮知道魏延这个人过于骄狂,这个性格缺陷让诸葛亮很难对他放心。如果让魏延守陇道,他的功劳本来就大,这次再立大功,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一旦自己哪天不在了,军中就再没人能镇得住他了。对这号人要用,但不能轻易重用,所以诸葛亮不用魏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