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好景不长,对现状不满,满腹牢骚的绝不止李严、廖立二人。
作为帝国丞相,诸葛亮面对的不只是曹魏、东吴,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也消耗了他大量精力。诸葛亮不得不在新人、旧人之间维持一种平衡。
李严当刺史的美梦破灭后,虽心怀不满,但也未做什么出格的事。但另一位旧人却沉不住气跳了出来,此人与李严同属旧人,还是刘璋的亲戚,属于地位特殊的旧人,这位出来搅局的仁兄就是来敏。
来敏,义阳新野人,其家族是荆州名族,父亲来艳,在汉灵帝朝做过三公之一的司空。来敏乃官宦之后,以他的家世背景,按世家子弟的正常路线,被推举出来做官是迟早的事,但倒霉的是,汉末天下大乱,改变了来敏的人生轨迹。
高干子弟来敏也不得不跟随姐姐一家,南下避难,赶上兵荒马乱的年月,世家子弟的美好生活被彻底搅乱。
来敏的姐夫黄琬是刘璋奶奶的侄子,听起来有点儿乱,来敏跟刘璋就这么攀上了亲戚,尽管这个亲戚有点儿远。但刘璋为人厚道,派人接黄琬一家入蜀,来敏也跟着来了。
刘备入蜀,江山易主。来敏的靠山倒了,但鉴于来敏等刘璋姻亲旧人在蜀中的地位,刘备对这些人还是颇为优待。来敏跟刘备手下的尚书令刘巴交情不错,后者在刘备面前多次推举来敏。
刘备从心里讨厌来敏,这家伙言语之间对新政权相当不满,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跟刘巴走到一起。刘巴也是个铁杆的反对派,但刘备初来乍到,需要收拾人心,看在刘巴面上,让来敏做了太子家令。
进入东宫成为太子的人,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意味着此后光明的仕途前景。刘禅即位后,来敏果然也跟着升官晋爵,做了虎贲中郎将,统领宿卫兵,随侍在天子身边,正经风光了一阵子。但来敏坏就坏在他那张破嘴上。
士大夫喜欢坐而论道,特别爱议论朝政,对朝臣评头论足,在自视甚高的来敏眼中,朝廷上统统都是酒囊饭袋,步入中年的来敏经常口出怨言,还特别喜欢跟一群同样对朝廷不满的人聚在一起,说三道四,发泄心中的不满。(www.xing528.com)
时间久了,朝廷上下都知道来敏喜欢挑拨是非的毛病。对这位不安分的人物,诸葛亮自然也十分清楚。
出征在即,诸葛亮不得不为自己远征后的朝廷做一番精心安排,来敏这样的不安定分子,被列入了人事调整名单。
不久之后,来敏接到新的任命,他的新职务是军师祭酒,外加一个辅军将军的名号,在即将出征的北伐军里,他来敏的大名也名列其中,这大出来敏意料。在他看来,这种事跟他这个只知读书做学问的人是不沾边的。
当听说接替自己职务的是董允时,来敏顿时火冒三丈,反应激烈。来敏在朝堂上公然大叫:新人有何功业竟夺我之位。来敏口中的新人指的自然是董允。
但说起来,董允并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人,他是一个有着双重政治背景的政坛新秀。董允的父亲是董和,李严之前的旧人代表,跟刘备、诸葛亮的关系相当好。董允也跟新人走得比较近,也因此被旧人来敏看作新人荆州派系的人。
来敏一看,诸葛亮在皇宫中、丞相府中任命的蒋琬、费祎、董允、郭攸之、向宠等等,几乎是清一色的荆州人,而他这个旧人却被赶出了皇宫,他自然不满,对诸葛亮的执政权威发起挑战,结果,来敏被免官,诸葛亮让他回家去闭门思过,至于来敏在家里有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那就不好说了。
从诸葛亮对来敏的处置来看,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之前跟来敏情节相似的廖立被废黜为平民不说还被发配到边地,再也没有被起用。来敏在诸葛亮去世后,被朝廷召回任大长秋,但本性难改,不久又因为乱说话被赶走,之后几上几下,97岁才寿终正寝。
来敏一辈子不知所畏,却有一个好儿子来忠,后随大将军姜维北伐,与尚书向充齐心协力辅佐姜维北伐,被姜维视为心腹,多次以参军身份随军出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