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中只有车骑将军张飞自始至终坚定地支持刘备的东征计划,就是这个坚定的主战派还没上战场就丢了脑袋,杀张飞的是他的部将范彊、张达。
对张飞和他二哥关羽的性格缺陷,陈寿是有过评价的,关羽善待士兵却傲视士大夫,与同僚的关系很僵,关羽最终也是死在了这上。
张飞跟他二哥刚好相反,张飞尊重士人,一心想结交名流士大夫,曾跑到名士刘巴家想跟人家交朋友,却被人家晾了一个晚上。刘巴压根儿就瞧不起张飞,整个晚上甚至一句话都不屑于跟张飞说。
张飞对士大夫很有礼貌,但对追随在身边的部下,却变成了另一个人,凶神恶煞,部属犯错,轻则问候父母,重则皮鞭蘸凉水,狠劲鞭打。
刘备因为张飞时常鞭挞士卒,没少说张飞,连骂带劝。张飞知道刘备不能把他如何,每次都表示要痛改前非,但回去之后,一切照旧。
一次,刘备很认真地告诫张飞,说你总是鞭打部下,这些人又整天在你身边,你这么干早晚要出事。但张飞就是听不进去,把刘备的话当耳旁风。
这天终于到了,刘备要东征,让张飞率一万兵从驻地阆中出发到江州与自己会合。出发前,张飞把手下部将范彊、张达打了一顿,两人一怒之下杀了张飞,提着张飞的脑袋顺江而下投东吴去了。
当刘备听说张飞军都督有表上奏,长叹一声:“唉,张飞死了。”对张飞的这个结局,刘备并不感到意外,但出师之前,先折大将,说起来总是有点儿晦气。
就在不久之前,刘备的东三郡刚刚被魏国夺去,守将义子刘封兵败逃回成都。刘备看着狼狈不堪的刘封,气就不打一处来,想起当初关羽向刘封求救,刘封拒绝出兵,对刘封动了杀心。诸葛亮也劝刘备除掉刘封,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的理由是,恐非后主之臣,诸葛亮担心刘封日后不服刘禅,不如趁此时杀之,免除后患。
其实,刘备决心杀刘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逼走孟达。当初,关羽围攻襄樊,让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这两位没搭理关二爷。之所以不给关老爷面子,一是两人的确兵微将寡,去了也帮不上大忙,而且那时,这两位仁兄正在闹矛盾。
孟达自以为是迎刘备入蜀的功臣,又打下房陵,本以为刘备会让自己镇守东三郡,没想到,刘备派了个毛头小伙刘封来做自己的顶头上司。在孟达看来,这是明摆着对自己不信任,有点闹情绪,对刘封也是爱答不理。(www.xing528.com)
刘封则仗着有刘备撑腰,对孟达也不感冒,加上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两人的矛盾越积越大,最终翻脸,刘封一怒之下夺了孟达的将军鼓吹(即仪仗队)。
孟达觉得受了羞辱,而且他也清楚,关羽的死,他跟刘封不管怎说也有责任,刘备迟早要收拾自己。左思右想,孟达一气之下,带着部曲四千余家投了曹丕。
曹丕刚刚上台,就有人来捧场,爱面子的曹丕龙心大悦,马上召见孟达,见孟达仪表非凡、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下就让孟达做了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以孟达为新城太守。
房陵、上庸、西城,原本是三座县城,地方并不大,而且因地处山区,山高路险,地方闭塞,还特穷。早在战国就是专门发配犯人的地方,但因东三郡地处三国疆界交汇处,这才成了香饽饽。
曹丕封孟达做新城太守时,三郡还在刘封手里,孟达新换主公,很想表现一下,主动要求杀回去。而曹丕的亲信征南将军夏侯尚跟孟达一见如故,也上书要求带兵夺取三郡。
臣下这么积极,曹丕自然乐得让他们去,攻下三郡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又能开疆拓土,回来后还可名正言顺提拔亲信,不批准就没天理了。
征南将军夏侯尚带着新城太守孟达,右将军徐晃率军昼夜兼程,奔袭三郡。刘封虽勇武但毕竟年轻,手下兵马也不多,而关键时刻,申耽、申仪兄弟再次表现出墙头草本色,“义无反顾”地投入新主怀抱,并且马上掉头来打刘封,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前有强敌,后有内鬼。在三位老将的围攻以及内奸的配合下,刘封很快败下阵来,东三郡丢了。
对刘备来说,丢失的不仅是三郡,在刘备并不大的帝国里,有三个政治集团,分别是刘备倚重的荆州集团,合作的东州集团,受压制的益州集团。相对而言,益州本土势力并不强大,此时甚至可以忽略,但东州集团不可小视,而孟达正是这派势力的代表。
荆州集团的刘封逼走了东州集团的孟达,公然挑起了两派势力的冲突,引起了东州集团的强烈不满。刘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帝国,就因为刘封的任性面临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而刘封又是他刘备的义子,所有的人都在看着刘备,看着他如何处置刘封,即使没有诸葛亮的进言,刘封也难逃一死。刘备并不想杀刘封,但却不得不杀,刘备要给东州集团一个交代,这也可以算做刘备版的挥泪斩马谡。
张飞死了,孟达走了,刘封被赐死,东三郡丢了,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刘备只能报之以苦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