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考点每年考题分数基本上是2分,考题比较容易。但是这部分内容还是案例分析学习的基础,考生应系统学习。可以通过针对历年考题的练习,体会本考点的考核方式,同时,还应参考案例分析的考题,以掌握支持案例分析考试的内容。
知识要点集成
一、盈亏平衡分析
表4-9 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表4-10 敏感性分析
续表4-10
注:确定敏感性因素方法的应用是很重要的,这是历年考核的重要知识点。
三、风险分析
表4-11 风险分析
续表4-11
续表4-11
经典考题剖析
一、2020年考题
1.某工业项目年设计能力为60万件。单位产品售价2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60元。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项目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产品价格的5%。其盈亏平衡点为( )万件。
A.30 B.20 C.15 D.10
答案:B
[解析]当B=p·Q-CV·Q-CF-t·Q=0时,根据题干数据带入公式,得Q=20万件。
2.对某投资方案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在相同初始条件下,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6.28%时,净现值由正变负;投资额增加幅度超过9.76%时,净现值由正变负;经营成本上升幅度超过14.35%时,净现值由正变负。按净现值对各个因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
B.经营成本—投资额—产品价格
C.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
D.投资额—产品价格—经营成本
答案:A
[解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6.28%时,净现值由正变负;投资额增加幅度超过9.76%时,净现值由正变负;经营成本上升幅度超过14.35%时,净现值由正变负,即临界点最小的是产品价格,临界点依次增加的是投资额和经营成本。临界点小的因素相对敏感。所以,按净现值对各个因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
二、2018年考题
以产量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与项目投资效果的关系是( )。
A.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盈利能力越低
B.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C.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风险越小
D.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产品单位成本越高(www.xing528.com)
答案:B
[解析]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量和收益或成本也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三、其他年份考题
1.采用盈亏平衡分析进行投资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的优点是能够( )。
A.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
B.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
C.投资项目风险的降低途径
D.说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情况
答案:B
[解析]盈亏平衡分析法揭示了项目风险的大小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未说明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和控制风险的途径。
2.某投资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如下图所示,其中表明的正确结论有( )。
A.净现值对建设投资波动最敏感
B.初始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128
C.净现值对经营成本变动的敏感性高于对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
D.为保证项目可行,投资方案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幅度最大不超过8%
E.按净现值判断,产品价格变动临界点比初始方案价格下降7%
答案:A、B、E
[解析]选项A,建设投资临界点最小,所以净现值对建设投资波动最敏感;选项B,确定性分析计算的净现值为128,即初始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128;选项C,经营成本临界点为8%,产品价格临界点为7%,净现值对经营成本变动的敏感性低于对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选项D,建设投资波动最大为5%,产品价格波动最大为7%,经营成本波动最大为8%;选项E,产品价格临界点为7%,即按净现值判断,产品价格变动临界点比初始方案价格下降7%。
3.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万元),则按净现值确定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敏感性分析。理解敏感度系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第一步,计算敏感度系数:
根据不同因素相对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据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敏感的因素。本题计算得到净现值确定的敏感度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不考虑正负):②营业收入—①建设投资—③经营成本。
4.下列关于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E.敏感性分析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指标相一致
答案:A、C、D、E
[解析]一般来讲,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则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由于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而言,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一致,不应超出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范围而另立新的分析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