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月4日,一辆马车驶进了北京大学,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这位将领导“最高学府”的人行礼。蔡元培“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如此有身份的人向卑微的仆役表示敬意是极不寻常的。但这正是蔡元培想要表达的:北大的一切将发生改变。此后,蔡元培每次坐马车——他不喜欢坐轿子或人力车,因为觉得那样非常剥削人力——到学校时总要向校门外的守卫鞠躬。(10)
几天后,蔡元培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他的愿景,再一次震撼了北大。他发展了那些他在1912年任教育总长时就有的想法:“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受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11)
蔡元培坚信,一个人只有抵制做官发财的诱惑,追求沉思的生活,才可能成为道德卓绝的人。他也认为这些人是社会领袖的不二人选,并且他们有义务为全国做出表率。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切,大学生必须与普通人有所不同: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12)
蔡元培期望学生们能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学会爱人、敬人,过更加堂堂正正的生活。他认定,既然德国的店主可以礼待客,那么堂堂大学生也一定能敬爱师友。读大学的意义不再是将来的升官发财,而是选择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为国家再造政治与文化的根基。
当蔡元培坚称学生应放弃做官发财的迷梦,砥砺德行潜心学术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援引一个古老的传统。他的理念与德语中的“教化”(Bildung)很像,但也有一种强烈的私立书院色彩——强调修身的重要,抵制晚清以来日渐流行的狭隘功利主义教育观。在追求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新文化的领袖们仍念念不忘中国古代的先贤与传统,希望从中汲取力量。他们往往不满于现代西式学校的一些流行做法,即将知识分门别类而不是重新整合或道德化。从1910年代起,许多杰出人物——蔡元培、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章太炎和傅斯年等都感到新式学校有可能会使学生失掉学习的真谛,它们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理想的)旧式书院,在那里学生们能以一种相当私人化的形式相互切磋。(13) (www.xing528.com)
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之所以能产生不同寻常的影响,一方面当然与改革的内容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来的正是时候。总的来说,北洋高层正忙于内斗,根本无暇顾及北大。如此一来,蔡元培便能为北大争取到更多的自主空间,而这在晚清或者袁世凯时期则是不可能的:那时的中央政府远比现在的强大,它更清楚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
蔡元培的成就亦因其立足于一个极具战略地位的机构而愈发重要。实际上在1917年,北大仍是中国仅有的国立大学。() 对于一个相信教育救国的人而言,能够执掌“上承太学正统”的北大不啻天赐良机。北大的“太学”印记如此之深,以至于要想改变它只能从改造既有的权力象征入手,而不能另辟蹊径。换言之,蔡元培要转移北大的风气并不是要割断历史,而是要将历史为我所用——为中国现代化所用。而且,由于北大的现状与蔡元培描述的未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道德沦丧的北大恰恰给新校长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如果这样一个出了名的腐化之地尚且不是无药可救,那么复兴的事业就将是前途无量的。
再者说,没有人比蔡元培更适合做教育领域的政治家。他中过举人、点过翰林,既懂西方思想富有国际视野,又服膺中国文化,并为之在世界史上的灿烂地位而自豪。在一个只有教授和学生这样的读书人才配穿长衫的时代,人们当然对他肃然起敬。他衣着简朴、坚持素食、说话柔中带刚,使人有“高山景行”之叹。吃喝嫖赌这些在当时文人中司空见惯的嗜好,他也一概不沾。他有如此的地位,却不购置豪宅。冯友兰将蔡元培与宋代大学者程颢相提并论:“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天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14)
罗家伦声称蔡元培改革大学的呼声“震开了当年北京八表同昏的乌烟瘴气,不但给北京大学一个新灵魂,而且给全国青年一个新启示”。北大发生变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新青年》刊登了蔡元培的就职演说,并附有学生陈其鹿的评论。陈君说,三年前他从南方来到这里,初以为大学乃人文荟萃之地,不意却遭遇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他感到这位新校长的就职演说直击北京学术圈的问题核心。1917年4月,蔡元培的演说又被发表在了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东方杂志》上。(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