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早就读过但丁的《神曲》,也知吉尔贝蒂著名的《天堂之门》,它堪称旷世杰作,米开朗琪罗都称之为“天堂之门”。但罗丹既不想依葫芦画瓢,也不想狗尾续貂,他要自己创造,这就是他一生创作的精华——《地狱之门》。
罗丹是在1880年开始《地狱之门》的创作的,到1917年他逝世时尚未完工,但他毕生创作的精髓已经浓缩于之了,而他一生的时间与生命也主要耗费在这里头了。因此,了解了它也就基本上了解了罗丹的艺术乃至人生。
◎吉尔贝蒂《天堂之门》
罗丹创作《地狱之门》的地点是法国政府的大理石仓库,那是国家特意为制作某些公共纪念雕像而储备大理石的地方,是一个仓库大院,里面堆满了巨大的石块和一排供雕刻家用的房间,罗丹在这里获得了两个大房间作为工作室,此外还有一大笔钱,好让他创作期间有足够的生活费。罗丹此后的生活就是以这个创作室为中心,穷尽毕生之力来雕刻《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的内容源于但丁《神曲》的《地狱篇》,是罗丹根据自己对《神曲》中地狱的理解雕刻而成的。其总体设计是一扇高6.35米、宽4米、厚0.85米的铜质大门,总体可以分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大致形状如右:
其中上部的那一小竖是一座独立于门楣的雕像,下部则是底座,没有雕刻。主体当然是中间的门本身了,它又可以从外到内分成门框、门楣和门页三部分,都布满了雕刻。门框就是中门楣和门页外面的较粗的边框,有一定厚度,因此能够雕刻,不过下面边框是底座的一部分,没有雕刻。至于中间较细的线,则很窄,只用以区分门楣、门页和底座,也没有雕刻。
这些雕刻,整体而言表达的是地狱之中阴魂们的各种痛苦。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地狱,既然如此,它所表达的整体含义必然是痛苦甚至绝望,就像在地狱之门上镌刻着的几句诗:
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
从我,是进入永恒之痛苦的道路;(www.xing528.com)
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
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
我们下面就来介绍《地狱之门》上那些著名的雕刻。
据说《地狱之门》上共有多达200余个人物的雕刻,他们是被痛苦、恐惧、忧郁、肉欲所折磨的灵魂,他们,这些罪恶的魂灵,被凶猛的罡风鞭笞着、被硫黄的烈火焚烧着,陷入痛苦的深渊。这些痛苦的形象便组成了《地狱之门》的整体。
当然,罗丹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地狱的苦难,或者不仅仅是地狱的苦难,他只是通过其表达人类现实的苦难。对于许多哲学家、作家或者艺术家而言,甚至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人生在世,生活的本质并不是为了享乐,甚至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是受苦受难,就像《简·爱》里简·爱言简意赅地对罗彻斯特先生所说的:
人活着,就是含辛茹苦。
我们要介绍的第一尊雕刻是坐落在门顶上的那尊,这就是著名的《三个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