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艺术简史》:贝利撒留接受施舍

《西方艺术简史》:贝利撒留接受施舍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巴黎不久,大卫就在沙龙里展出了他的十来幅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一幅是《贝利撒留接受施舍》。《贝利撒留接受施舍》是一幅大画,高312厘米,宽288厘米,作于1781年,画面上是一个老人,他双目已盲,坐在街边,怀里抱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老人伸出双手,向路人求乞。如果贝利撒留接受,以他此时的力量,大可以替查士丁尼而代之,但他拒绝了。

《西方艺术简史》:贝利撒留接受施舍

1781年,大卫离开罗马,回到了阔别5年的巴黎,在这五年里,巴黎和整个法国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第三等级起来反对第一、第二等级的贵族和教士们,当大卫回国时,法国已经处在大革命的前夜了。

回巴黎不久,大卫就在沙龙里展出了他的十来幅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一幅是《贝利撒留接受施舍》。

《贝利撒留接受施舍》是一幅大画,高312厘米,宽288厘米,作于1781年,画面上是一个老人,他双目已盲,坐在街边,怀里抱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老人伸出双手,向路人求乞。小女孩抱着一顶头盔,接受路人投入的钱币。一个女士正将一枚小钱币放进头盔。在女士身后,一个军人,从装束看是军官,像是突然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吃惊地伸出双手。

这幅画中颇有几个动人的地方:一是老人的目盲,只见他已经永远也睁不开的眼睛茫然地闭着,头仰着,似乎在倾听什么,他胡须花白,头发也已半白,但他的面相是庄严的,根本不像个乞丐,而像是落难的英雄,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一样。二是老人怀中的小女孩,那是个十分美貌的金发小姑娘,肌肤白皙,也看得出并非生来就是乞丐。她那求乞的无助的眼神令人感动。在这里,大卫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英雄和其美丽的小孙女。

这个英雄就是贝利撒留。贝利撒留是东罗马帝国的大将,是查士丁尼大帝最杰出的将领,他统领东罗马军队东征西讨,在东方击败了萨珊波斯帝国,在南方灭掉了北非的汪达尔王国,生俘其国王,又统军攻入意大利,攻占了罗马城,使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的哥特人一度提出投降,但条件是要求贝利撒留而不是查士丁尼做他们的皇帝。如果贝利撒留接受,以他此时的力量,大可以替查士丁尼而代之,但他拒绝了。然而功高震主,大帝开始疑忌他。逐步剥夺他的兵权,使他未能恢复古罗马帝国的光荣。后来他被卷入一场暗杀查士丁尼的阴谋。据说查士丁尼因此将他的眼睛弄瞎,命令他上街乞讨为生。大卫这幅画就是描绘被弄瞎眼睛后贝利撒留在街头乞讨的情景。

画中人物,尤其是两个悲剧人物,轮廓庄严而生动,衣服没有过多过复杂的安排,色彩比较简单,例如施舍的女士,全身裹在一领灰绿色长袍里,衣服的纹路以简单、安详而优美的线条下垂,没有一点多余的细节去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此外,画面的色彩也显得低沉,有些晦暗,与明亮富丽的洛可可风格有显著区别。这当然也是出于主题的需要,在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主题下,怎么能够用洛可可那种轻松愉快的笔调呢!(www.xing528.com)

这幅画可以说是大卫的成名之作,他以此迅速在画坛打出了自己的地盘,被认为是当时法国最出色的画家之一,百科全书派领袖狄德罗在文章中评价这幅画,说他表现出了很高的风格,是个有灵魂的青年画家。

这幅画也初步表达了大卫新古典主义画风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庄严的、纪念碑似的构图;人物在画面上有些像雕刻在纪念碑上的浅浮雕,等等。这些特点虽然现在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已初具雏形。

1783年,大卫又创作了另一幅名作《安德洛马克哀悼赫克托耳》,因为这幅画,第二年他成了巴黎皇家学院的院士,年仅26岁。

就在成为院士的这年,他画出了著名的《贺拉斯兄弟之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