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所谓乐极生悲,伦勃朗婚后极乐的时光维持并不久,不幸从他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就开始了。这第一个孩子不久就死了,以后也是如此,他们一连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这对夫妻俩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直到1641年,这年生下的儿子蒂图斯才活了下来,但这却是伦勃朗更大不幸的前兆:第二年,他亲爱的妻子、他生活的支柱莎斯基亚去世了。
这成了伦勃朗一生的转折点,这时候他的儿子才9个月。但这并不能阻挡伦勃朗艺术探索的步伐,1642年,他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之作——《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
《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是由一个叫柯克的贵族定做的,柯克在阿姆斯特丹可谓有钱有势,一个亲戚是阿姆斯特丹市市长,自己则是阿姆斯特丹城市卫队首领。他的民兵队就驻扎在伦勃朗家附近,就请伦勃朗为他的连队画一幅群像,放置在市府的多伦大楼。
《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场面宏伟,构图复杂,画幅也很庞大,原来的尺寸宽4.5米,长5米,堪称巨制。伦勃朗为画面设计的情景是这样的:柯克上尉和他的民兵队接到出城的命令,于是全体匆匆集合,走出城门。整个画面以柯克上尉和他的副手中尉鲁伊登勃赫为中心。尤其是柯克上尉,他身材高大,衣着齐整,肩披绶带,手握佩剑,高视阔步,是画面的绝对核心,旁边的中尉虽然也是中心,但个子矮了一截,衣着也要普通得多,正低头听上尉讲话,虽然是画面中仅次于上尉的人物,但却成了十足的陪衬。在他们俩的后面,卫队的其他士兵则各具神态及动作,仔细看去,没有一个动作、表情、相貌是重复甚至相近的。中间还杂着一个小姑娘,她腰间好像挂着一只鸡,据说是当地的象征物,还有一只猫在乱窜,背景则是城墙高大的门洞,这些更增添了画面的戏剧性成分,使之充满活力。
这幅画最大的特色在于构图,在这个群像画里,伦勃朗再一次突破了传统群像画的窠臼,进行了大胆创新。在他前面的那幅《尼古莱·杜尔普医生的解剖学课》里,伦勃朗已经对荷兰传统的群像画画法进行了革新,使人物不是呆板地排成一列,而是错落有致,但在那里,每个人物还是基本上占据同样显要的位置,并且予以清晰的表达。现在他则进一步,将一幅群像画绘成了普通的场景画,在这里,哪个人物占什么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画面的整体布局、整体的艺术效果,简而言之,伦勃朗在这里要画的不是一幅群像,而是一幅画。
无疑,伦勃朗在这一点上做到了,达到了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艺术效果,就类似的场景而言,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它也成了伦勃朗最著名的作品。
然而,这幅作品的成功只是对艺术或者说后来的欣赏者而言,对于这幅画的订货者、对于当时的阿姆斯特丹人而言,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这是一幅群像,按照当时最基本的规则,群像中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得到同样充分的表现,因为其中的每个人都交了钱,并且交的数目是一样的。现在伦勃朗的画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有的人,像那个正在擦枪的火枪手,他就画了全身,在画面地位相对显赫,还有那个不是卫兵的小姑娘,整个儿沐浴在明亮的光线里,比绝大部分卫兵都显眼,而有的卫兵却只露出半个头来,不仔细看压根儿看不见,这对他们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当然不干了,而且,当时的荷兰是比较民主的共和体制,国家的主人乃是那些中产人士,像商行老板、商船船长之类,这些人同时也是城市的卫兵,他们与卫兵的头儿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区别。现在伦勃朗将上尉这么突出,甚至可以说是对当时荷兰政治体制的违背甚至蔑视。(www.xing528.com)
总之,伦勃朗画成《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这幅杰作的结果是遭到了广泛的抨击,甚至有卫兵要诉诸法律,而请伦勃朗来画这幅作品的柯克上尉也受到了伤害,因为不可避免地,会有人猜测是他叫伦勃朗将自己画得这么突出、像一个君王一样凌驾于其他卫兵之上的。
结果,《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之后,来向伦勃朗订画的顾客遽然减少了,伦勃朗顿时陷入困境。
《弗朗兹·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队》商业上的失败与画家妻子的去世大约同时,这对伦勃朗而言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他的生活迅速由富裕走向穷困,而且这种改变是不可挽回的,伦勃朗的一生,至少从物质生活上,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其实,伦勃朗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是他自己早就播下了不幸的种子。
这种子就是挥霍。
我们知道,伦勃朗出身富裕之家,从小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后来搞艺术后又迅速取得了成功,轻易挣得大笔收入,加之娶了个有钱妻子,为他带来了大笔嫁妆,使他感觉自己的钱财仿佛用也用不完。于是大量挥霍,到1656年,伦勃朗被迫向法院申请破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