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初一,也先率瓦剌大军南下,企图攻占明都北京。消息传来,明廷震惊,宣布京师戒严。初八,景泰帝任命于谦为军马总指挥,掌管全国军队,负责组织京师保卫战。
于谦受命后,立即召集诸将商议迎敌之策,成山侯王通主张到京师外修筑战壕,与敌决战。总兵石亨建议军队闭门守城,实施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对付瓦剌军。于谦认为:“敌人来势凶猛,如果闭门坚守,敌人会认为我们害怕他们,他们的气焰会更加嚣张。应该到城外布阵列兵,与其对抗。”于是,明军决定到城外列阵迎敌。于谦将各部明军做了部署:总兵石亨、副总兵范广、武兴列阵于德胜门外,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外防守,广宁伯刘安率部守东直门,武进伯朱英在朝阳门外迎敌,都督刘聚守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守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守正阳门,都督刘德新把守崇文门,都指挥杨节列阵于宣武门。于谦自己将兵部日常事务交给侍郎处理,然后到德胜门石亨营中指挥作战。
十月初九,于谦下令,各部明军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随后令人将全部城门关闭,做出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姿态。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于谦宣布军纪:“战端一开,如果将帅不顾士兵,先期退却,则士兵可以斩将帅;如果士兵不听将令,畏敌逃窜,则后队斩前队。”于谦亲自披甲上马,同士兵一起列于阵前。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人人感奋,勇气百倍”。
十月十一日,瓦剌大军进抵北京城下,他们将英宗关押在德胜门外一草房内,大军列阵于西直门外。彰义门外明军将领高礼、毛福寿于当天晚上袭击瓦剌军队,斩杀数百人,并夺回一千多被瓦剌俘去的明军。也先见明军阵容整齐,准备充分,不敢贸然进攻。投降瓦剌的明廷宦官喜宁唆使也先以英宗为诱饵,要明将前来接驾,企图以此瓦解明军攻势。于谦派通政使参议王复、中书舍人赵荣携酒羊去见英宗,也先见明廷没派要员前来,对王复说:“你是小官,去叫胡濙(大学士)、于谦、王直、石亨、杨善等人前来,并要明廷带来大量财物。”景泰帝闻知后,思想产生动摇,想与瓦剌议和,派人征求于谦意见。于谦坚定地回答说:“社稷为重,君为轻。”“今天只谈军队战事,其他事情一概不问。”明廷采纳了于谦主战拒和意见,也先的阴谋失败了。
使诈不成便强夺。也先议和计划失败后,便发动军事进攻。十月十三日,瓦剌大军猛攻德胜门,于谦、石亨率部迎战,明军骑兵前去引诱敌人,一万多瓦剌军直扑过来,明军神机营连连施放火器,无数火铳、火炮一齐飞向瓦剌人,敌军大败,这时预先埋伏在两侧的明军又乘势突然杀出,瓦剌三面受敌,损失惨重,纷纷后退。此战,瓦剌伤亡严重,有“铁元帅”之美称的也先之弟平章孛罗卯那孩为明军击毙。
瓦剌军攻德胜门不成又转攻西直门。明守将孙镗率部抵御。孙镗率部斩杀不少敌兵,又率众追敌,瓦剌增兵围攻明军,明军势单力薄,渐渐不支,边战边退。城上明军发火器攻击瓦剌军,其他据点明军纷纷前来支援,瓦剌军见势不妙,只好撤退。(www.xing528.com)
第一回合较量后,于谦根据明军在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重新调整部署。加强西直门、彰义门的防御力量,派都御史王竑到西直门协助孙镗抗敌,加强西直门、彰义门之间联系,一边有警,另一边支援, “不许自分彼此,失误军机”。另外,到各处巷街增设伏兵,加强火器力量。
经过短暂休整后,瓦剌又发动新一轮进攻,其目标是彰义门。明将武兴、王敬、王勇率部抵敌,明军用火铳攻击敌骑兵,埋伏于两侧的明军又截断退路,瓦剌军惊慌不已,边战边退,明军乘胜掩杀过来,瓦剌大败。
起初,也先认为明军不堪一击,不需多大工夫就能取明京城,可交战后发现,接连五天都没进展。此时,围攻居庸关的瓦剌军队也被明军击败,也先大军有后路被截断的危险,加之各地明军不断向京师进发,增援京都,也先认为再战下去,凶多吉少,便下令全线撤退。
于谦见敌后撤,令石亨率大军追杀。十月二十日,明军在河北霸州赶上逃窜的一支瓦剌军队,随击截杀,斩获甚多,并解救出一万多被俘明军。二十五日,明将孙镗又在固安大败逃敌。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全部退回塞外。京师保卫战取得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