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南直隶华亭人,善于写青词,为明世宗所信任,并有一定治国安邦才能,夏言为首辅时,曾向明世宗推荐徐阶。
夏言倒台,严嵩第二次为首辅。严嵩对于与夏言有关的大臣竭力打击、排斥,由于徐阶曾得到夏言推荐,自然也成了严嵩排斥的对象。善于审时度势的徐阶面对危局,采取了一种卑躬屈膝的办法,以求自保。他为人处事谨慎,不让严嵩抓住把柄,同时远离政治,将主要精力放在写作青词、迎合帝意上,令其左膀右臂也少出头露面,对朝中大事沉默寡言。时间一久,严嵩认为徐阶不与自己为敌了,便不以他为打击对象,徐阶慢慢地摆脱了危险。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月,徐阶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严嵩大权在握,打击异己,培植私党,广占房田,搜刮民财,惹得天怒人怨,明世宗知道其所为后渐渐憎恶严嵩,而渐亲徐阶。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月,刑部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翀、董传策同日上疏弹劾严嵩,此事在严嵩的压制下未成。由于张、吴二人为徐阶门生,董为徐阶同乡,严嵩怀疑此事系徐阶主意,便将张、吴、董下狱拷问,但没有结果。明世宗在这件事情上虽然没有怪罪严嵩,但对他更加怀疑。这使徐阶在以后同严嵩争权中处于有利地位。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严嵩之妻欧阳氏病死,按理严嵩之子严世藩当护葬归,这件事使严嵩十分为难。因为严嵩年老智昏,对于皇上的辞旨深奥的御札,多“瞠目不能解”,而其子严世藩却“一见跃然,揣摩曲中,据之奏答,悉当上意”。几乎所有皇帝的问策,都由严世藩代笔。严嵩一天也不能离开严世藩,因此严嵩便向皇上请求,以孙子严鹄代严世藩护葬归乡,让严世藩仍留京都,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这时,严世藩已不能“入南房代议”,严嵩只好将皇上的御札中提出的问题,派人送给严世藩,但严世藩经常与诸姬游玩,很难找到他的人,皇上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在宦官的催促下,严嵩只好自己应对。严嵩的对策难如帝意,皇上对他的不满一天天加深。
嘉靖四十年(1561),明世宗所居住的永寿宫发生火灾,只得移居玉熙殿,由于玉熙殿较为窄小,世宗想营建新殿。当世宗皇帝向严嵩征求对此事意见时,严嵩提出希望皇上离宫暂住南城的建议,而“南城系英宗为太上皇时所居也”,明世宗对此十分忌讳,严嵩的这一建议引起皇上强烈不满。当皇上征求徐阶意见时,徐阶主张重修永寿宫。皇上采纳了徐的建议,第二年工程完毕后,改名万寿宫。由于徐阶的建议很合世宗的意图,从此明世宗“益亲(徐)阶,顾问多不及(严)嵩。即及(严)嵩,祠祀而已”。 (《明史·严嵩传》卷三百八)严嵩失权只是早晚的事。
不久,严嵩又与道士兰道行发生矛盾,兰“恶严嵩”,便在皇上面前借用仙人语意,诉说严嵩的“奸罪”,世宗问道: “如果真像神仙所说的那样,神仙为什么不惩罚他呢?”兰道士又假借神仙口气说道: “此事留待皇帝自裁。”信道不疑的明世宗开始考虑除去严嵩了。(www.xing528.com)
道士在世宗面前诉严嵩罪状的事为御史邹应龙知道了。邹对严嵩十分痛恨,他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徐阶,并表示要上疏言严嵩罪状,徐阶认为除去严嵩机会已成熟,支持邹应龙的行动。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邹上疏皇上,“极讼严嵩父子不法”,并对皇上说,如果自己所说有假,愿意斩首。于是严嵩被令致仕,其子严世藩被充军边地,担任首辅十多年之久的严嵩彻底倒台。
严嵩致仕后,徐阶为首辅,明世宗把严嵩值班所用房子赐给徐阶,徐阶写了三句话挂在房里面: “以威福还主上,以职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张璁、严嵩为人处事奸狡,引起皇上猜忌,徐阶从中吸取教训,处事公开大度,使皇上心情舒畅。同时,对于当时的“南倭北寇”用兵,小吏大臣们完全看阁臣眼色行事的局面,徐阶也力知矫正,他下令裁减锦衣卫士卒,减少诏狱,官吏全凭政绩升迁。当时朝中一直认为徐阶为“名相”,直到世宗死去,徐阶的首辅地位一直未变。
严嵩先后两度为首辅,掌机要时间达十多年,徐阶之所以能够击倒为政经验老到的严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徐阶富有谋略,在其力量弱小时,隐其所长,含而不露,当其力量增长后,结识同仁,迎合皇帝,团结对严嵩有怨的官吏。二是严嵩自己失误所致,严嵩在权力鼎盛之时,横行霸道,目中无人,并且慢怠皇上,最后导致再度倒台。徐阶善于从前几任首辅的失职中总结教训,他成为首辅后,一方面专心事上,另一方面对臣僚较为宽容,且有一定治国方略,故其首辅之位到致仕前一直没有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