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印记:历史长河中的乡愁记忆

唐山印记:历史长河中的乡愁记忆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唐山市中心区。地震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伤残,7200多户绝户。唐山人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斗争。有百年历史的开滦煤矿,地震造成6000余人震亡、2000多人重伤,3万多台机械设备被毁,井下积水、管道遭受破坏,355万平方米的生产生活建筑全部倒塌。唐山钢铁公司,1788人震亡,1240人重伤。

唐山印记:历史长河中的乡愁记忆

百折不挠,是唐山人民“不向震灾屈服、不向困难低头的大无畏英勇气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当代愚公”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唐山市中心区。震级7.8级,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心裂度11度。顷刻之间,百年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地震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伤残,7200多户绝户。

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但是,唐山并没有被震灾吞没,更没有从地球上消失。唐山人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斗争。

有百年历史开滦煤矿,地震造成6000余人震亡、2000多人重伤,3万多台机械设备被毁,井下积水、管道遭受破坏,355万平方米的生产生活建筑全部倒塌。面对震灾,开滦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小车不倒只管推。在抢修马家沟矿3号大泵和80米管路战斗中,开滦工程队三队职工,泡在齐腰深的水里,连续36小时没上井,半个月的工程,硬是3天就完成了任务。震后第十天,马家沟矿就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极大地鼓舞了煤矿工人的士气。震后仅半年多时间,开滦所属7个矿全部复产出煤。(www.xing528.com)

唐山钢铁公司,1788人震亡,1240人重伤。在复产中,广大干部职工以钢铁般毅力,与时间赛跑,抢修厂房设备,震后第二十八天,就炼出第一炉“志气钢”。

唐山机车车辆厂,有近七分之一的职工遇难,幸存者掩埋了亲人尸体,用拼命工作化解内心悲痛。震后第二十天,就制造出第一台“争气机车”。

至1977年3月,全市692家市、县(区)属以上受灾企业有666家恢复生产,占受灾企业总数的9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