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励志故事,饱含着中国人民崇尚实干的朴实哲学,彰显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大智若愚,蕴含着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硬核本色。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 在中共七大闭幕式报告中,引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第一次将愚公移山精神与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紧紧联系起来,他号召全党以愚公移山之精神,彻底推倒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赋予了愚公移山特殊的革命意义,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精神写照和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困难险阻,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锐利思想武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农业战线上曾经响彻着这样一句话——“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就是以唐山遵化县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为代表的当代愚公创造的一个新时代的人间奇迹。以当代愚公精神创造的沙石峪奇迹,成为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相继引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余名国际友人,包括40多位国家元首,莅临参观学习考察,沙石峪的故事走向了167国家和地区。
沙石峪最初的名字叫大狼峪北沟,因无水少土,尽是石头,干脆改名为沙石峪。上天赐予沙石峪村700多亩耕地都在山梁上,一亩地少则八九块,多则十几块。新中国成立前,沙石峪人过着“野菜枣糠填肚皮,数九寒天没棉衣”的贫困生活。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瓢一块,碗一块,草帽底下扣一块”的山坡地,但最好年景亩产才七八十斤,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1949—1956年,国家每年要给这个不到百户的小村发放几万斤救济粮、几千元救济款和一百多套棉衣、被褥。在当地长期流传着“有女不嫁沙石峪”的民谣,沙石峪村的艰苦状况可见一斑。
1951年初,36岁的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走“组织起来”的合作化道路,带领7户贫农办起全村第一个互助组。互助组不违农时投工投力,当年粮食亩产150多斤,比单干时的七八十斤翻了一番。秋天,在水利部门指导下,硬是在大山里打出第一眼井。当年冬季,沙石峪又建起17个互助组。1952年9月,36户农民实行土地入股,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秋末,沙石峪村与大老峪、峪口、万子峪3个村联合办起建华农林牧高级农业社,并在村南沟口打了第二眼机井,破天荒地开垦出10亩水浇地。到1954年,粮食平均亩产从155斤提高到190斤。
在张贵顺的带领下,从1952年冬起,打了一场又一场植土造地、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他们把一层层的青石板撬开,再把夹缝中的土一捧捧地收集起来,经过40天的苦干,在北山西坡就地取材垒起73道坝阶,再把从石板缝中抠出来的黄土,一筐一筐地抬到梯田里,开垦出面积43亩、土层3寸厚的梯田,呈现出半山梯田成行、半山石坝如墙的壮观景象。他们还投入万余个工时,在铜帮铁底般的石头山上凿出一个总容量为2700立方米的蓄水池。1957年全村农业获得大丰收,总收入66.75万元,粮食总产量22.57万斤,平均亩产397斤。秋后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5600斤、各种干鲜果品11.3万斤。
1957年秋,张贵顺到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毛主席对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批示触动了他的心。他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得到,决心做当代愚公,继续移山造田,改造家园。他从北京新华书店买回50张毛主席画像和《愚公移山》单行本,回到村里给家家户户张贴毛主席像,意在永远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然后组织人们学习《愚公移山》,讨论治山治水、填沟造地规划。学习讨论到动情处,村民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去移山造地。确定移山大计的第二天,张贵顺带领大队长阎宝玉、民兵连长李凤元到南山沟的两座山下搞测量,从沟底到山顶平均四丈多高,如果劈掉两个山头,正好填平山沟造出一块好地。12月,利用冬闲时间,张贵顺带领全村男女老少,冒着凛冽的寒风打响了劈山填涧战斗。80多名男女青年担当劈山重任,60岁以上老人负责垒坝,中年妇女负责垫土。山头劈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几十把狗头锤被砸瘦,打秃的钢钎也不知有多少根。经过90多天的奋战,削掉两座山头,在涧沟里垫起5000多立方米的石头,再铺上由各处石缝中搜集来的黄土,造就了当时全村最大的一块3.2亩的耕地。沙石峪人民面对“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的恶劣自然环境,绝不是望山兴叹、怨天尤人,而是以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脚踏实地、艰苦奋斗。1958年秋,三亩二分地收获玉米800多斤,人们赞叹不已。沙石峪村的变化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再现,它用雄辩的事实证明,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成功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www.xing528.com)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1963年,沙石峪人把原有的2.3万多块耕地整合成6300块,面积由原来的780多亩增加到1200亩,10年功夫,3000多个日日夜夜,沙石峪人劈山造田近500亩。1962年6月27日,原新华社记者东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看愚公是怎样移山的》长篇通讯,自此,沙石峪村人民当代愚公精神闻名全国。
沙石峪人秉承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1966年春,50多岁的张贵顺还和小伙子一样,选择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垦的青石板地,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取土造良田。经过20多个昼夜的奋战,垒起一道近千米长、一米高的石坝,随后又垫起近半米厚的土,造出了一亩高标准梯田。有人统计过,开辟这样一亩高产田,沙石峪人前后行程近5000公里,挑土1000余担,书写了人定胜天的历史奇迹。1966年4月29日和1967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两次陪同外宾到沙石峪考察,周总理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的“活愚公”,并题词“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沙石峪在村头矗立起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周恩来总理的题词。这既是沙石峪人民艰苦创业、移山造田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农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真实写照。沙石峪人的当代愚公精神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8年,54岁的张贵顺又把发展的眼光盯在实现农业水利化的目标上。他请来地质队,先后打井16眼,修环山渠道1.2万多米,修高扬程输水管道3400多米,连通蓄水池,建起滴灌站、喷灌站和扬水机站,使800多亩梯田、400多亩果园实现了水利现代化。在山石坡上建成600亩水浇地,并发展林、牧、副业生产,3次重新规划九岭山水。1978年,沙石峪的粮食产量达到40多万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0万公斤。昔日贫瘠落后的穷山沟已成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的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1975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纪录片《沙石峪》在全国各地放映,沙石峪“当代愚公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成了各行各业学习的典范。
20世纪80年代后,闫福忠接任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新一代沙石峪人没有辜负当年周恩来总理的期望,坚持“发扬愚公精神,万里继续走,千担接着挑,把沙石峪建设得更美好”发展道路。他们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立足自身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起300亩葡萄沟,栽种600亩果树,2002年,干鲜果品总产就达150万公斤。2019年,葡萄种植已达1200余亩,年产量180多万公斤,并建起食品深加工、采石、碳酸钙、氧化锌等工业项目。过去令人难耐的山石,如今变成了假山石,建材石还远销京津等地;昔日移山造田的现场,如今成为传承艰苦奋斗红色基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接待大批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景点。
从愚公老汉感动上苍背走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再到沙石峪人民削平数座石山,开山造田,建设美好家园,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事创业精神;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自信自强、无私无畏的勇于胜利精神。新时代同样召唤着我们要唱响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传承好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基因,以苦干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