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印记:乡愁与记忆

唐山印记:乡愁与记忆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供销人与农民的交易之中,在久而久之的坚持和服务之中,有一种精神逐渐清晰开来,这就是“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的“小背篓”精神。“小背篓”精神不仅仅体现于送货下乡、收购到村,还体现为帮助带动农民开拓致富门路,向大山要宝诸多方面。

唐山印记:乡愁与记忆

背篓,一种过去农村再常见不过的运货工具。但就是它却为新中国建设初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做出过巨大贡献,因此“小背篓”也就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计划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在滦河之畔、长城脚下,涌现出一个以“小背篓”精神著称的全国先进基层供销社,它就是位于燕山深处的迁西县洒河桥镇供销合作社

提起供销合作社,现在似乎已被人们淡忘,特别是年轻一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供销合作社。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年支撑农村商贸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如今不仅仅在城市,就连县城村镇,也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品牌专卖等等,还有极为活跃的集贸市场,这一切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商海如潮、业态百姿,其实源头都在供销合作社。

中国供销合作社初创于革命战争年代。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消费合作社,并颁布了《关于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到1934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合作社已达1140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政务院下设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全国性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日益健全。唐山供销合作社由此诞生。

在计划经济年代,各级供销社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等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成为党和政府连接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曾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先锋。

迁西县洒河桥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0年,担负周边159个村、4600户、2.2万口人的物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任务。自建社起,供销社以为社员生活生产服务为宗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指针,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为发展山区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做出重大贡献。

洒河桥东连喜峰口,北有潘家口、龙井关。境内方圆几十里,盘踞着皇太子山、窟窿山和三十二壳楞山三座大山,平均海拔六七百米。过去这里交通闭塞,没有市场,没有商店,群众生活极不方便。洒河桥供销合作社成立后,干部职工肩负起“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使命,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交通困难、气候困难,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带上干粮,背上背篓,挑起扁担,或拿上“八股绳”,推上双轮车,走出店门,翻山越岭,徒步将百姓生活生产所需物资,大到生产资料、粗瓷大缸、家具、布匹,小到针线、火柴、食盐、碱面等等,一件件送到百姓家门口,再收回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在销售与收购实践中,洒河桥供销社形成了一整套购销制度和便民服务措施。他们对农民的需求早调查,对急需的物资早供应。便民服务精细到“线卖条,针卖根,酒卖两,盐卖斤,拆整卖零暖人心”。在那年代,供销社背篓队所到之时之处,就是山区沸腾欢笑之时之景。经历过的人们不会忘记,背篓队每次到来,乡亲们都沉浸在买卖交易的喜悦氛围之中。在山区农民眼里,背篓队就是他们生活的靠山,供销社就是他们追求幸福的希望。在供销人与农民的交易之中,在久而久之的坚持和服务之中,有一种精神逐渐清晰开来,这就是“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的“小背篓”精神。

“小背篓”精神不仅仅体现于送货下乡、收购到村,还体现为帮助带动农民开拓致富门路,向大山要宝诸多方面。六七十年代,供销社领导带队,行程数百公里,开展了深山探宝活动。他们遍步洒河桥周边深山老林,收集到各种荆、槐、桑条以及野生蘑菇人参、野生药材等样品、标本120余种。他们把采集来的样品加工整理后,组成推销队伍,走遍京津唐各大厂矿、土杂商店,签订销售合同,为农民叩响了致富大门,许多村办起家庭副业,增加收入。洒河桥供销社帮农助农、发展经济的经验被《河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广。1958年,洒河桥供销社出席了河北省财贸群英会

如果说“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是五六十年代“小背篓”精神的真实写照,那么这支队伍中的赵海琴就是“小背篓”精神的突出代表。(www.xing528.com)

1958年,刚满18岁的满族姑娘赵海琴被分配到洒河桥棉百门市部当售货员,她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性格开朗直率。每次下乡送货,她总是背着满满的货物走在队伍最前面。她在背篓送货小分队一干就是十几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她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供销合作事业,把爱心和热忱献给了山区农民。提起赵海琴,山区的人们没有不翘大拇指的。一次,她下乡到白塔寨村,看到李家小女孩头上生疮不能上学,就自己花钱买来疮膏,亲自给孩子洗头擦药,没过几天,女孩的头疮就痊愈了。她得知张大娘儿媳离婚后丢下不满周岁的娃娃,孩子不停地哭闹,便找到供销社领导特批了两袋奶粉、两袋栗子粉,送到张大娘家,令其全家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1964年,供销社采取定人、定村、定时间、定线路等一整套制度,开展购销服务和多种经营。赵海琴分包洒河桥最贫困的滦阳乡杨家河沿村,她组织召开多种会议,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她带领50多名男女社员,到10公里外的皇太子山采集串地龙等野生药材。接连十几天,每天都满载而归,仅此一项,全村获得纯收入5000多元。群众不仅买粮的钱不愁了,还带动了其他农副业生产。

洒河桥供销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验做法,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前来调研。调研组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几十天后,写出一篇长达万言的《一个深受社员热爱的供销社——迁西洒河桥供销合作社的调查》,称赞洒河桥供销社积极组织小工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恢复传统地区经济联系,互通有无,“是一个办得较活的供销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看了调查报告后做出重要批示。时隔不久,《人民日报》派一名副总编和两名记者到洒河桥供销社,写出《买卖做得活跃》《民主勤俭和讲求经济核算》等调查报告,先后在《人民日报》显著位置刊发。

1974年4月,《唐山劳动日报》报道了洒河桥供销社和赵海琴的事迹。之后《河北日报》记者张振生、崔秉让在《河北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赵海琴巧搭金银桥》。作家于雁军也在《河北文学》发表报告文学《山花》。洒河桥供销社的“小背篓”精神和赵海琴事迹传遍燕赵大地。赵海琴也因此获得各种荣誉,并被提拔到河北省供销社任职。1978年,洒河桥供销社出席全国财贸双先会。

背篓队是洒河桥供销社引以为傲的历史形象,“小背篓”精神是洒河桥供销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她像一本教科书,供销社历届领导都把她作为“传家之宝”“建社之魂”,对职工进行教育。特别对新来的职工,上岗之前第一课就是请当年的“老背篓”讲传统,并由社领导带队沿着过去背篓服务的线路购销到村,体验生活,使“小背篓”精神接续传承一直在路上。

80年代,洒河桥山区农民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供销社举全力支持,建成万亩“围山转”工程,实施科技兴农。他们还围绕栗农生产及销售,实施双卡经营机制(群众要买的生产生活资料建卡,群众要卖的农副产品的品种及数量建卡),这种双卡经营机制,曾在全国推广。1980年,洒河桥供销社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先进基层社称号,1989年被中商部命名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

1990年,唐山市供销社作出《继续开展学习迁西县洒河桥供销社活动的决定》。洒河桥供销社不辱使命、与时俱进,以当年“小背篓”那样一种精神,实施改革、改造、发展系列措施,先后改造了滦阳供销分社、汉儿庄供销分社,扩建了百货大楼。截至目前,全社已拥有2个超市,2个专业门市部,14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并组建了板栗、食用菌等专业合作社14个,每年助农增收4500万元。在新的世纪又谱写出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新篇章。

在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回忆“小背篓”精神,总有一种乡愁油然而生。诞生于50年代的“小背篓”精神,她记录了共和国刚刚起步建设时农村的供给状态;她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她总结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办社经验;她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优良本色;她是那个年代人坚忍不拔、无所畏惧的拼搏品格;她更是爱岗敬业、视人民需要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这不禁让我们对“小背篓”精神肃然起敬!

如今,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各方面条件与背篓时代已是今非昔比。但是,跋涉在新的征程上,道路绝不总是一帆风顺,还会有激流险滩或疾风暴雨,甚至会遇到四海翻腾。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当年的“小背篓”精神,需要像背篓小分队那样的硬核本色,需要那种公而忘私的拼搏品格,需要那样勇于奉献的责任担当,以应对新征程上各种困难挑战和各种风险考验,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