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城抗战:冀东长城战斗259次,最终失败

长城抗战:冀东长城战斗259次,最终失败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城抗战中,冀东一带、长城脚下共发生大小战斗万余次,其中有规模的激烈战斗就达259次。长城抗战以国民党军为主力,虽然不断取得局部胜利,但由于受不抵抗政策的阻挠,被日军连连挫败,整体防线崩溃,最终以失败告终。该协定不仅承认了日本对东三省、热河的占领,而且使日本获得了长城以南冀东地区的支配权。

长城抗战:冀东长城战斗259次,最终失败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长城,仿佛就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历史,记录下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和抵抗侵略的无数壮举。冀东人民对于长城有着别样的情怀与记忆,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号称抗日第一仗的长城抗战,无数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侵略者,再一次塑造了伟大的“长城精神”,英雄事迹载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侵略的史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全面侵华的目的,不断向驻守长城一线的国民革命军挑衅。1933年元旦深夜,日本侵略者在山海关挑起战事,经过两日激战,国民革命军两个营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守。山海关战斗结束后日军开始进窥热河,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驻军司令汤玉麟弃城而逃,日军先头部队未费一枪一弹轻取承德,热河全境沦陷。之后,日军分兵攻击长城各口,企图迅速吞并冀东,继而占领华北。冀东危急!平津危急!举国震惊!在全国人民日趋激烈的抗日怒潮之下,国民党政府调动部分军队防守长城。征尘滚滚,数万兵马齐聚冀东。冀东人民奔走呐喊,兴奋至极。“赶走小日本,不当亡国奴”成为冀东人民的一致口号和目标。军队所到之处,爱国人士、商人、学生和长城附近的村民,自发地成群结队为军队送物资、挖战壕、修工事、筑掩体,男人出征,女人支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投身长城抗战之中,坚决要消灭日本侵略者。

第一仗,冷口争夺战。冷口是长城重要关隘之一,位于迁安市与青龙满族自治县交界处、喜峰口与界岭口之间,因关外有冷泉而得名。在这里,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率部与日军展开4次大规模激战。

1933年3月4日,日军2000多人强攻占领了冷口。国民政府北平军分会令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派师长黄光华率部急奔冷口御敌。5日傍晚,第三十二军连夜部署兵力,于次日拂晓向日军发起猛攻,日军猝不及防狼狈退却。3月13日,日军调集兵力再夺冷口,并进攻中国守军。黄光华部立即投入战斗,商震亲临指挥。日军以大炮、坦克攻击,中国守军手握步枪、手榴弹、大刀相抗,直至展开肉搏战,日军避战而退。4月初,日军调入第八师团从滦河以东突破缺口,3万多日军向冷口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展开肉搏战,但终因孤立无援,被迫撤退抵御。旋即日军从白羊峪打开缺口,东进包抄冷口的中国守军,军长商震即令全线撤退,以免全军覆没。据当时参战幸存者回忆,撤退前不少官兵因躲避被俘而自戕,其壮烈场面为历代战事罕见。

冷口争夺战先后进行4次,三十二军以惨痛伤亡为代价坚守阵地一月有余。最终虽然冷口失守,但仍给日军沉重打击。冷口争夺战中,三十二军官兵英勇战斗,击毙日军七八百人,打破了日军所谓“不败神话”。后来日军也不得不承认,冷口争夺战“为讨伐热河以来最激烈之战事也” 。

第二仗,喜峰口鏖战。喜峰口位于迁西县滦阳镇。1933年3月4日热河沦陷后,日军进攻长城各口。6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部奉张学良之命防守冷口、喜峰口、罗文峪、马兰峪等重要关隘,全线约150公里。说起第二十九军,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队伍。虽然武器装备在长城抗战的国民党军队中最落后,但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士气旺盛。因素有尚武之风,该军有一特点,就是士兵人手一把镔铁大刀。3月9日早晨,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部从热河败退喜峰口,追踪而来的日军一举占领喜峰口。是日下午,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先头部队组成500人的敢死队,向日军占领的阵地发起猛攻,激战数小时,毙死毙伤日军百余人。傍晚,第三十七师特务营赶到,从喜峰口两侧夺取制高点压倒敌人,收复喜峰口,稳定了战局。10日,面对日军主力的总攻,宋哲元调第三十七师赵登禹旅和第三十八师佟泽光旅增援,于喜峰口附近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第二十九军官兵抱定“至今无退,死而后已”的决心,日军无力恋战,将主力退至长城以北伺机。11日夜,乘日军疲惫之际,第二十九军投入两团兵力,当地两位村民主动做向导。抗日名将赵登禹、佟泽光运用迂回战术,率领大刀队破冰踏雪,神兵天降般闯入日军兵营和炮兵阵地,横刀立马倭寇,手起刀落,污血横飞,日军如梦初醒,毫无戒备,不及还击,即被大刀砍杀600余人。气急败坏的日军遂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败局仍无力挽回。震惊中外的喜峰口鏖战,用镔铁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社会各界纷纷组成慰问团前来劳军,各报记者也蜂拥而至。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场天下,作曲家麦新为此创作的著名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被世人传唱。(www.xing528.com)

第三仗,罗文峪浴血奋战。罗文峪位于喜峰口西南50公里,遵化县与兴隆县交界处。1933年3月16日,日军3000多人企图偷袭罗文峪外的三岔口高地,被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击退。17日,日军再次进攻罗文峪,师长刘汝明亲自督战,团长李曾志受伤不下战场,营长王和春率大刀队抢夺日军机关枪,明知必死,誓死不退。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将士,焉能不胜!4月初,日军从冷口西进攻喜峰口,第二十九军腹背受敌,在喜峰口至罗文峪之间,官兵经过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长城抗战中,冀东一带、长城脚下共发生大小战斗万余次,其中有规模的激烈战斗就达259次。长城抗战以国民党军为主力,虽然不断取得局部胜利,但由于受不抵抗政策的阻挠,被日军连连挫败,整体防线崩溃,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城抗战失败后,张学良引咎辞职,何应钦接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并于1933年5月31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该协定不仅承认了日本对东三省、热河的占领,而且使日本获得了长城以南冀东地区的支配权。从此冀东成为日军地盘,华北门户大开。一纸《塘沽协定》,长城抗战被出卖了,冀东人民被出卖了,号称京东宝地的冀东也因不抵抗政策而蒙羞。

冀东人民心在淌血,彻底识破了蒋介石妥协投降的本质。集愤懑和彷徨于一身的冀东人,听到了另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看到了一缕彻底打败侵略者的希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于6月1日发表了《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唤起了冀东人民的觉醒,开始紧随中国共产党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且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保家卫国长城抗战的力量源泉,就是冀东人民抗击日寇的不竭动力。侵略者可以得到一时的得意,但最终必将被具有强大“长城精神”的中国人民击败。

长城,屹立不倒两千多年,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和自强不息,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它已经塑造出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一定会助力未来中华民族展翅高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