倴城镇现为滦南县政府所在地,面积96.31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据《滦县志》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滦州倴城镇,1913年改滦州为滦县后隶属滦县。1946年由滦县析出归滦南县管辖,始为县政府驻地。
倴城镇已有六七百年历史。清光绪年间重修《永平府志》和《滦州志》,对这座历史古城有如下记载:“倴城,在州(今滦州市)南六十里那颜倴盏囤粮处,今镇北遗址尚存。”又载:“倴城为栖粮之所,渠帅那颜倴盏领之。”清乾隆三十六年的一块石碑刻文对此记述得更为详尽:“倴城,元城也。考倴之义,别无所据,忆昔有那颜倴盏者,元将也,见此地志得名欤,抑得之。”从以上记载来看,倴城是由于元将那颜倴盏曾经在此地屯粮积草而得名。那颜倴盏为什么要在倴城屯粮积草?这要从古代的交通工具和倴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倴城的交通状况谈起。古代的陆路交通十分落后,要解决大批物资运输问题,必须依赖水上运输。倴城地处滦河下游,渤海湾北岸,水上交通比较发达。在唐代时就有一条由海上转道滦河,然后再运送到北方各地的运输航线。宋金时代由于两国连年征战,对峙局面十分严峻,南粮北调已不可能。为解决军民用粮问题,金朝统治者从自己的大后方塞外各地运粮到京城各地,均以滦河为运道,并将倴城作为栖粮之地。然而,滦河并不与倴城相通,于是人工开挖运河闾芬沟,连接滦河、泝河、清河,与倴城北面的通津河相通,倴城便成了那颜倴盏统帅各军灭金攻宋的理想栖粮之地。
在倴城镇北通津河(今称北河)南岸,至今巍然屹立着一座古城,全城占地12.17万平方米,城墙高18.5~20.5米,墙底宽20.6~25.8米,墙顶宽10~12.6米,南北长252.5米,东西宽368米。城墙用黄土坯砌成,内外无砖石,却也结实坚固。说起这座古城与倴城的关系,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南锣城,北古城,当中夹着破倴城。” 关于古城,“共遵明禁”碑文记载曰:“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居民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夫其名为城也,其沿古城旧址而名之欤,抑古城之即为倴城,因迁其名于民居之所,而旧城特别以古名之欤。”由此可知,古城原来就是倴城。居民原来都在古城内居住,由于人口繁衍,地方狭窄,就逐渐向南迁移至今倴城所在地,倴城的名字也带到新居住地,原城便成为“古城”了。古城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却依然如故,成为倴城古镇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www.xing528.com)
倴城地处渤海北岸,平原广阔,村落密集,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南部沿海盛产鱼虾,北邻山区果乡,是粮、棉、山货、水产品的集散地,早在明清时期倴城就以集市贸易繁荣而著称。那时,每逢三、八集日,各地商贾云集,市场极为繁荣。到民国年间,铺户满街,京广洋货、土特日杂、粮栈烧锅一应俱全,素有“京东第一集”之称。
倴城镇是传统文化的摇篮。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滦南县绳各庄人)与其他艺人合作,在莲花落基础上创新发展的评剧,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乐亭县的乐亭大鼓,流行于滦南一带,其表演形式被群众喜闻乐见。在众多的著名乐亭大鼓艺人中,乐亭大鼓靳派创始人、倴城人靳文然蜚声华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