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吴大将程普:三国时期的荡寇将军

东吴大将程普:三国时期的荡寇将军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事实上出生在冀东的东吴大将程普不仅威名显赫,而且还是三国时期威震八方的“荡寇将军”,在江东吴国的功绩与地位绝不在众人皆知的蜀国关羽和魏国张辽、张郃等名将之下。因程普舍身救主有功,被拜为荡寇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程普又回到江夏,任江夏太守,并被任命为“荡寇将军”。

东吴大将程普:三国时期的荡寇将军

读过《三国演义》名著、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很多,大家对其中的许多人物耳熟能详,如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关羽等等,但是对于吴国重臣、三朝元老的著名将领程普,估计了解的人并不多,如果说他的祖籍在唐山丰润,可能更是知者寥寥了。然而,事实上出生在冀东的东吴大将程普不仅威名显赫,而且还是三国时期威震八方的“荡寇将军”,在江东吴国的功绩与地位绝不在众人皆知的蜀国关羽和魏国张辽、张郃等名将之下。

程普,生于160—164年间,卒于215年,字德谋,三国时期右北平郡土垠县(今丰润区银城铺)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是东吴开国重臣和三代元老之一,是军界、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朝野内外,都因为程普德高望重而尊称他为“程公”。

程普早年曾在州郡担任官吏,颇有容貌风姿和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他跟随孙坚四处征战,于宛县、邓县打击黄巾军。在孙坚起兵讨伐董卓战争中,程普在阳人之战中斩华雄、破吕布,大败董卓。这段历史,在《三国演义》中演义为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据正史《三国志》记载,孙坚参与讨伐董卓之役时,被徐荣击败逃跑,后来收拾败军,在阳人进行戏剧性大反击,大破董卓军,并将华雄击败枭首。此外,在《资治通鉴》里,也有孙坚将华雄枭首的记载。

孙坚死后,程普又助力孙坚之子孙策平定江东。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率军攻打横江、当利,击败张英、于麋等,转而进攻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程普都立下赫赫战功。为此,孙策给他添加兵员2000人、战马50匹。后孙策又相继攻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亢,程普战功累累。建安二年至建安四年(197—199年),孙策进入会稽,任命程普为吴郡都尉,治所设在钱塘。建安四年(199年),程普又随孙策征讨刘勋,袭破庐江郡,得袁术部曲3万余人。之后,程普转任丹杨都尉,据守石城。又进讨宣城、泾县、安吴、陵阳、春谷等处贼寇,大获全胜。孙策攻打祖郎时,被祖郎军队团团围住,处境十分险恶。程普率一名骑兵紧紧护卫孙策,纵马疾呼猛突,杀出一条血路,孙策遂随程普冲出重围。因程普舍身救主有功,被拜为荡寇中郎将,兼任零陵太守。继而,程普随孙策前往寻阳讨伐刘勋,在沙羡进击黄祖,回师后仍镇守石城。(www.xing528.com)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身亡,叛乱四起。程普与张昭等共同辅佐孙策之弟孙权,转战三郡之地,讨伐荡平各路不归服的势力。建安八年(203年),程普随孙权出征江夏。回师路过豫章,单独率兵讨伐乐安,很快平定乐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领20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中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以5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决战,程普与周瑜分别担任东吴军队的左、右都督。程普协同周瑜及黄盖战将,利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落荒而逃。此役即著名的赤壁大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建安十四年(209年),程普与周瑜攻打南郡,打败曹仁。随后,程普任江夏太守,拜为裨将军,治沙羡,食四县邑。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程普又回到江夏,任江夏太守,并被任命为“荡寇将军”。孙权称帝后,“追论普功”,封程普的儿子程咨为亭侯。

程普天性乐于施予,喜爱结交士大夫。然而,他也有明显缺点,就是“恃才傲物”。据史料记载,他与周瑜同为东吴肱股之臣,但与周瑜不睦,险些酿成悲剧。据《江表传》记载:程普颇以己年长之故,数次侮辱周瑜。周瑜折节容下,始终不与程普计较。程普后来敬服周瑜而愈加亲重,更向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看看,程普“朝闻夕死”,知错就改,也算谦谦君子吧!颇为有趣的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把周瑜描写成“气量狭小”之人,甚至最后被诸葛孔明气杀,看来这是对周瑜很不公平的描述,只能算是一种文学作品需要,当真就有可能湮没历史真相了。

吕氏春秋》言:“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人无完人,选贤举能应该求其大善,而不应该责其小过。程普虽出身于河北冀东小吏,却在东吴辅佐三世君王,有“荡寇将军”和“三世虎将”之名,战功显赫堪为东吴众将之首,在三国时代英雄谱中有其一席,是值得唐山人自豪和纪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