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制盐先民:艰苦卓绝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制盐先民:艰苦卓绝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灶户是古代对盐业生产者的统称,因早期制盐工是用柴草在灶上熬盐,故将其生产者称为灶户。记录灶户生产生活最具体、最翔实的,是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当时全国已普遍采用晒法制盐,只有淮南盐场还用煎法。张謇下轿,让手下去喊人,没人应答。张謇大为震惊,遂凑集16元钱交给灶民,让他给全家每人买一条棉裤。第二年夏天的生产季节,张謇又去灶场查看熬盐,眼前的景象更让他目瞪口呆。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制盐先民:艰苦卓绝

灶户是古代对盐业生产者的统称,因早期制盐工是用柴草在灶上熬盐,故将其生产者称为灶户。灶户的称谓,最早始于后唐,即赵德钧建立芦台盐场后,才有了专业熬盐的职业分工和灶户的名称。灶户户籍管理严格,以16~60岁成年男子为人丁,承担徭役,交纳丁银,世代承袭,不得改籍。反映灶户生产生活最有代表性的专著,是明末清初灶户出身的吴嘉纪的《陋轩诗集》。吴嘉纪长期生活在盐场,对灶户生产生活有着切身体会,所反映的情况真实而准确:“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记录灶户生产生活最具体、最翔实的,是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清光绪年间,张謇任驻扬州的盐政总理。当时全国已普遍采用晒法制盐,只有淮南盐场还用煎法。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盐区生产和灶民生活状况,他深入盐区实地考察。时值冬季,他带领师爷、卫兵等一干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进入盐场。海边寒风凛冽,没有任何阻挡,他穿着狐皮大衣,仍感彻骨冰凉。到达灶地,因为不是生产季节,看不到熬盐的人,只看见大片荒凉的滩涂和一堆堆散放在海滩上用于熬盐的草垛。走了好远的路,才发现一个像是住人的窝棚。张謇下轿,让手下去喊人,没人应答。推开低矮的草门,看到好像有人在草堆中蠕动。再喊,仍然没人答应。此时,恰逢一灶民外出归来,一问,原来大冬天,他们全家六口人只有一条棉裤。张謇大为震惊,遂凑集16元钱交给灶民,让他给全家每人买一条棉裤。第二年夏天的生产季节,张謇又去灶场查看熬盐,眼前的景象更让他目瞪口呆。与冬季相反,灶场非常热闹。熬盐的锅安放在大草房里,灶坑里是呼呼燃烧的大火,热浪扑面,屋子就像一个大蒸笼,屋外是炎炎烈日。在屋里面熬盐,等于整个人放进蒸炉里蒸。灶民们个个赤身裸体,烤得全身大汗淋漓,实在吃不消了,就跑出来在烈日下深呼吸。换句话说,熬盐的人,跑到草房外烈日下透口气才算乘凉。张謇感叹:“灶民的生活,是人类最苦的生活。”更可悲的是,这种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灶民“一日所得,仅百枚内外”,所食不过蔓菁、薯芋、菜根,所衣皆鹑衣百结,严冬仅衣夹。雍正年间曾任长芦转运盐使司的段蕙如认为,熬盐这种差役,是劳役中最辛苦的,付出了很大辛劳却得不到与之相称的待遇,因而被有的人看不起,见到熬盐的人就轻蔑地叫着“灶丁,灶丁!”。这也是造成灶民大量逃亡、盐场凋敝、不得不裁撤的重要原因之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