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一次次签订丧权卖国的条约,深深刺痛了朝廷中正义之士。为了快速提高国力,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局面,许多清朝官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他们不断从西方引进军事、工业生产技术,制造大炮、枪械等一系列先进武器。其中,最富有标志性意义的要数曾国藩1861 年在安庆设立的“内军械所”,这一举措拉开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序幕,而将洋务运动全面落实与发展的就是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
为了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李鸿章购买了很多洋枪洋炮,还组建了自己的洋枪队,这些先进的武器,为之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很大帮助。后来,李鸿章升任为两江总督,掌管长江流域和海口事务。趁此机会,他将曾国藩规划的“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组建并扩大规模,除了制造枪炮子弹,还可以制造一些轮船。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所引进生产的设备当时堪称世界一流,但因最新制造技术的封锁,他们制造出来的武器却是过时的,制造出来的大炮没有车轮,只能依靠士兵抬着走,十分不方便。此外,这些大炮的质量也不太合格,甚至在发射的时候发生了爆炸。虽然质量很差,对抵抗西方侵略者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对当时的清军装备来说,已经是焕然一新、天壤之别了。因此,李鸿章不惜花费重金,每年给江南制造总局投入了大量白银,用来鼓励武器的制造。(www.xing528.com)
李鸿章也非常注意考察外国的工业,他发现许多西方国家的国土面积都不大,但矿产、石油、铁路资源却很丰富。这些资源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并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税收。此时他便想:“中国地大物博,倘若我们能在自己的国家开发出这样的产业,那政府就一定能重新富裕起来。”于是,李鸿章于1870 年开办了第一个大型的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光这一个招商局每年都能为清政府带来上千万的税收。李鸿章因此吃到了甜头,又先后开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织布局、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74 年,李鸿章因创办民用工业积攒了大量的财富,随后便将大量的军力转向了创新的海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大型水师,其中数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盛。李鸿章对海军的大举创新,使得当时清朝海军的实力位居世界第五,整个大清的国力也因此而提升上来。只可惜北洋水师在与日本交战的过程中全军覆没,整个清朝的水军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西方列强也借此机会对清朝再次发动新一轮的侵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