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初步发展: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工业初步发展: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调整农村经济政策的同时,县委着手对工业经济体制、发展路子进行改革探索。从1979年开始,扶绥县在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包干的改革,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具有扶绥县地方优势的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得以发展壮大,以扶南糖厂、县酒厂与大米加工厂为主的食品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成为扶绥县财政收入的支柱。扶绥数年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工业初步发展:扶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在调整农村经济政策的同时,县委着手对工业经济体制、发展路子进行改革探索。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扶绥县工业企业建设主要是立足于本地资源来发展。新建日榨500吨,用于加工县内原产糖料蔗的扶南糖厂,1978年11月竣工投产,1982年扩建,生产能力从日榨500吨扩建至日榨850吨,酒精生产能力从4000升∕日提高到8000升∕日,1983年全县制糖工业总产值718万元。县自筹270万元、上级拨款280万元建设的氮肥厂,设计年产3000吨,于1978年6月建成投产。开采加工境内优质重晶矿藏的县办思同重晶石矿、重晶石矿粉厂,分别于1980年、1981年建成投产,两个企业1985年生产总值336万元。原渠黎石灰社利用扶绥县丰富的造纸原料,投资建设造纸厂,1982年造纸产量725吨,1984年扩大生产,利用扶绥县糖厂的蔗渣生产瓦楞纸,1985年产值73万元。这些企业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扶绥县工业经济走上一个新台阶。

改革开放前,在县工业经济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国有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职工普遍“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和企业效益不高。从1979年开始,扶绥县在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包干的改革,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具有扶绥县地方优势的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得以发展壮大,以扶南糖厂、县酒厂与大米加工厂为主的食品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成为扶绥县财政收入的支柱。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77万元。1980年,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县委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整顿,1981年,工业总产值2401万元,国营企业完成利润178万元。1982年,全县国有工业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始实行盈亏包干、超收利润分成的办法,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198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85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达615万元。1983年推进企业利改税制度改革,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端,促进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万元,达到5717万元,较1979年增3.5倍,平均年递增达28.8%。

扶绥数年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8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373万元,较1979年增2.1倍,年均增长13.3%;1985年财政收入1152万元,较1979年增1.8倍,年均增长10.2%;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6元,较1979年增4倍,年均增长26.0%,城乡人民储蓄余额及自建新建民房数量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www.xing528.com)

在这期间,扶绥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的处理和知识分子政策、“四类分子”摘帽政策等政策的落实,实现了全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先后妥善安置越南难侨7200多名,组织2489名支前民兵奔赴前线负责运送粮食弹药、抢救伤员等工作,其中部分民兵参加了对敌作战,毙伤俘敌20多人,先后有1040名民兵、56名后方人员受到嘉奖,先后6次克服干旱、洪涝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影响(受灾农作物面积累计达33万亩、倒塌房屋383间),彰显了革命老区人民的本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也为之后的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