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与系统环境
环境,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其中心是人类。此时环境的定义为:围绕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9]环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上理解可以看做是广义的,狭义的环境通常是指物质的、有形的环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系统论里,环境通常是与系统相对而言的,环境是依附于特定系统而存在的一个概念,也称作系统环境。广义地讲,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系统的总和,称为该系统的环境。令U记宇宙全系统,S记研究的对象系统,S'记它的广义环境,则S'=U-S。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S'中一切与S有联系的事物,人们通常采用狭义的系统环境作为研究系统的补充。狭义地讲,S的环境记作E,是指U中一切与S有不可忽略的联系的事物的总和,即E={x|x∈U且与S有不可忽略的联系}。
系统环境意识是系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系统科学理论认为,每个具体的系统都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网络中划分出来的。系统环境的划分具有相对性,系统论关于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划分并不意味着系统内部事物与外部事物的联系就此消失了。从以上系统环境狭义的定义也可以看出,系统与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系统要素或者子系统与环境的直接联系,也有系统作为整体与环境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系统本身的稳定性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一般来说,系统(尤其是生命、社会系统)都是开放的,也就是说,这些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它们与系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或者系统与环境之间联系方式的变化,往往会改变系统要素的关联方式,甚至会改变系统要素甚或系统本身的特性。
综上所述,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系统环境”的区别在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的中心物是唯一的,即“人”,其所包括的对象是除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现象的总和。基于这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人们往往能够独立使用“环境”一词而忽略“人”这一中心物。正因为如此,其可以理解为一个抽象概念。而“系统环境”必须与“系统”关联到一起研究、使用,脱离“系统”谈“系统环境”是没有意义的。为了表示所述区别,当本书单独使用“环境”时,意即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当特指系统论意义上的环境时,使用“系统环境”一词。
(2)城市景观系统环境
系统环境的划分与系统范畴的界定方法密切相关。本书中,我们把由一个城市的所有城市景观所组成的体系界定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内涵概念,而把指称世界或某一区域、某一国家等更大范围内的城市景观体系界定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外延概念。换言之,如果把某个城市景观系统这个大系统放在某一区域或者全国等更大范围的城市景观系统之中,那它又是一个子系统或者要素了。每当城市景观系统以子系统或者要素出现在更大的系统之中时,它就必然地要与其他的要素或者子系统发生关系。这时,其他的要素或者子系统相对于城市景观这个子系统来说,就是环境。
①城市景观受周边空间环境的影响。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审美体验,当我们去杭州西湖游玩时,欣赏的重点并非西湖湖面本身,而是西湖及其与周边建筑天际线、滨水空间等要素构成的景观。试想,如果把武汉长江大桥按照现有构造直接建到某一河流或湖面上,它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磅礴气势将不复存在,其与蛇山所营造的“龟蛇锁大江”的千古美誉也将消失殆尽。又如北京故宫建筑组群,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因为有了周边现代建筑的衬托才显得更加突出。以上列举的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景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红花还需绿叶配。
②城市景观受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城市景观都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其景观特征难免带有一定的社会人文印记。如上文中提到的杭州西湖,其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已经把西湖、断桥、雷峰塔、长桥等物质实体要素和自然、人文、历史、艺术等社会人文因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才营造出别致的城市景观意象。又如北京故宫代表了明清宫廷建筑文化,而水立方则代表了现代北京与世界国际潮流接轨的发展趋向。
【注释】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罗筠筠.审美应用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350.
[3]徐思淑,等.城市建设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72.
[4]金学智.美学基础[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70.
[5]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118.
[6]陈国平.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04(4):39.
[7]耿直.简述城市景观格局评价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0):53.
[8]雷波.城市景观——从形态到功能的转变[D].重庆:重庆大学,2002.
[9]http://baike.baidu.com/view/482498.htm。(www.xing528.com)
[10]魏晓慧.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景观空间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4.
[11]汤恒亮.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景观规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88.
[12]吴彤.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3.
[13]菲利普·潘什梅尔.法国——环境、农村、工业与城市[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6.
[14]《城市蓝皮书》,2010年7月发布,http://www.vos.com.cn/2010/07/30_155858.htm。
[15]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2002(1):1-2.
[16]汤恒亮.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景观规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88.
[17]张德兴.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世纪初的新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0.
[18]武汉东湖风景区门户网站:http://www.whdonghu.com/。
[19]李春玲.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型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0]http://www.hudong.com/wiki/%E6%B4%AA%E5%B1%B1%E5%B9%BF%E5%9C%BA。
[21]http://www.hb.xinhua.org/travel/2004-03/19/content_1812290.htm。
[22]http://www.hb.xinhuanet.com/zhuanti/2008-09/22/content_14537247.htm。
[2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17963。
[24]http://gb.cri.cn/3601/2004/09/28/1266@313472.htm。
[25]吴彤.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5.
[26]叶骁军,温一慧.控制与系统——城市系统控制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3.
[27]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
[28]转引自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6.
[29]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