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依托,也是保护苏州城市风貌的重点所在。
坊市制萌芽于西周,“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形成于春秋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汉朝进一步完善,坊市布局比较规则齐整,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朝时坊市制达到鼎盛,“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而且根据城市的封建等级来确定不同城市建立坊区数目,例如唐时长安有108坊,东都洛阳103坊,扬州、苏州约有60坊,沙洲仅有4坊。进入宋代后,由于城市商业的兴盛,坊市制被打破,逐步由坊市制转变为坊巷制,坊和市已融为一体,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已不明显。自此,中国城市的架构基本保持稳定。
苏州作为江南水乡,其坊市制和坊巷制与北方城市存在着明显差别,主要表现就是江南城市的居住形态主要是“河街相邻、枕水而居”,多出一个水字,使得江南的城市多了灵动与活力。
苏州的街坊从伍子胥建设阖闾大城开始,其基本格局即已形成,后遭多次破坏,到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朋修乐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65坊,后遭金兵和元军两次摧毁,到明清后才逐渐得以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苏州古城的街坊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房屋也依然以砖木结构的平房为主,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但是,因为房屋破旧、街巷狭小,生活环境十分简陋,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私房改变了产权性质,原来一家一户的大宅院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居民大多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生活十分不便。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古城旧街坊拥挤、破旧、污染、堵塞的状况更加明显,加上生活设施不配套,居民的居住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局面,市委、市政府领导深感忧虑,他们认识到苏州古城不是一件历史文物,毕竟有几十万人生活、工作在其中,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它凝固起来,当成一个博物馆,城市街坊的改造与更新势在必行。
然而,苏州古城毕竟凝固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街坊改造虽然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市委、市政府要求,街坊改造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苏州城市整体规划的批复要求,既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又要通过改造满足发展旅游业和市民现代生活的要求,不能大拆大建,也不能保持现状、纹丝不动,其原则应是“积极稳妥,小步前进”。
按照这一原则,从1986年开始,延续了将近二十年的街坊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1986年,苏州市规划部门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同合作进行苏州古城保护的课题研究,并根据苏州古城街巷、河流的走向与组合的实际情况,提出将苏州环城河以内的14.2平方公里古城区大致划分为54个街坊,按照从西北到东南的排列顺序分别编定每个街坊的序号,并提出了每个街坊合理的建筑容积与密度以及人口容量、绿地面积等主要指标。环城河外建成区的旧街坊虽然没有做序号划分,但也列入了规划范围。
苏州的54个街坊,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基本上都可以被认定为历史文化地段。因此,对其改造必须慎之又慎。为此,相关部门以街坊为单位进行了大量而艰苦的调查、问卷、统计、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通过对苏州古城大量旧民居的调查分析发现,苏州古城民居在规划上必须保留或拆除的旧民居只占少数,多数处于中间状态,这些民居的建筑质量尚可使用一段时间,但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与生活设施。大多数民居虽然具有一定的传统特色,但不属于保护对象,从长久来说也无保留的价值,这类民居在古城区中占据的数量最大。如何处理好这些民居,是街坊改造面临的最大难题。对这些民居既不能一拆了之,也无法进行大规模重建,不然古城的特色和风貌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采取先试点、再推开,由点入线到片、逐步拓展的方式进行。
1987年,街坊改造的首个试点工程——十梓街50号宅院改造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四进二落式宅院,西部一落为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宿舍,东部一落为半破旧的院落。鉴于此,对东西部采取了不同的改造方式。西部采取了加固大修的办法,对内部设施进行更新,重新分割空间,并引入适应现代生活的各种管线,分割独立卫生间,使其成为成套的住宅,而建筑外观则基本保持不变。东部则采取旧房拆除重建的方式,按照江南民居的风格重新建造起院落式的三层楼房。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西部所采用的原房改善的模式,由于住户为同一单位,因此在资金投放和分户协调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技术上比较复杂。东部的重建模式增加了建筑面积,延长了建筑寿命,减少了维修量,外观风貌上也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传统特色,但大规模拆迁和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上述典型江南宅院试点改造之后,相关部门又选择了被列为一般保护的三幢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这三幢民居各具特色,其中:山塘街480号为临河民居、干将路144号(孝友堂)为庭院民居、十全街275号为临街民居。1991年,在“合理利用、适当调整、保护风貌、充实完善”原则的基础上,对这三幢民居实施了保护性改造,并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的工作目标,为苏州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的瑞光新村、北园、二郎巷、九条弄等简陋工房式住宅,以及房管部门直管的危旧房维修、改造也逐步展开,有的进行大修,有的原地翻建,有的增加阳台、天井和化粪池,并接水到户、进行电表增容等,极大地改善了老住户的居住条件。
从1992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前几年“点”的改造试验的基础上,组织较大范围的“线”与“面”的综合改造试点。
“面”的试点选择在12号街坊中的桐芳巷小区进行,这也是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的第一个开展古城保护的试点项目。该小区占地3.5万平方米,原有住宅大多为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建筑物都很破旧,室内阴暗,无厨卫设施,通风不良,地势低洼,居住条件很差。1992年11月,桐芳巷改造工程正式实施,历经三年多,于1996年7月竣工。这个项目是当时全国唯一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成片综合改造的探索性项目,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经验。桐芳巷改造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设中在保护古城风貌,对古城进行综合开发,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造后的桐芳巷被誉为拥有苏州特色的居住群。桐芳巷的改造,采取的是将原有的房屋大部分进行拆除,然后在老基地上重新建造新房的办法,严格意义上是属于新建项目,即没有历史遗存,也不属于保护范畴。同时,由于桐芳巷改造投资巨大,重建后的房屋销售价格较高,已不再是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的普通住宅,新建后的桐芳巷的业主也主要是来自港、台地区及海外人士和本地一些高收入的人群。由于原居民没有回迁,导致社会网络和文化承载的主体出现断裂,无论是对古城保护还是文化传承来讲,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所以,市委、市政府把这一个面的试点作为一个特例,在以后的改造中没有再采取这样的做法。不过,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对于现存古城保护与更新未必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进行“面”的试点的同时,将“线”的试点选择在了十全街。历时近三年,对东起葑门桥、西到带城桥弄全长约1000米的路段沿街两侧房屋进行了全面改造,建造了数万平方米古色古香的门面房,通过招商出售,这里很快形成了旅游商品一条街,而此地的居民则大多搬迁安置到了新城,居住条件也大为改善。(www.xing528.com)
在经历十年“点”“线”“面”的探索性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从1995年10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进行以街坊为单位的成片改造。为了切实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四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苏论证,确定工程性质为古城区街坊解危安居工程,要求在设计思想、建筑风格、建材选用、工艺水平、管理方法上都要有新的理念,努力把这项工程做成苏州建筑的标志。
按照这一要求,选定平江区10号街坊、金阊区16号街坊、沧浪区37号街坊作为首批街坊改造工程,从1995年11月全面启动,历经三年得以完工。改造后的三个街坊,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切实保护了古城风貌、有效缓解了古城区人口压力,而且以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也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首批3个街坊改造基本完成之际,1997年5月,第二批7个街坊改造同时启动,之后三年,古城区又有一批街坊展开成片改造。1997年9月,位于阊门外的南浩街北段解危安居工程开始动迁,改造后建筑用地仅占37.7%,道路、广场面积占27.5%,绿化面积占34.8%,重建了1 200间商业用房和360套住宅,并从阊门内下塘移建了具有千年历史的神仙庙,在古城河畔形成了一个极具传统风貌的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新街区,苏州市民每年农历四月十四的“轧神仙”庙会从此移至此处举行。到2001年,古城区54个街坊中,已完成改造的有16个,正在进行改造的有12个。
此后,街坊改造并没有停步,只是步子没有迈得那么大。这项工程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没有止步,直到2019年5月,3号、10号、11号改造规划才对外公示,足以证明市委、市政府在街坊改造上的慎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个问题:古城蕴藏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实在过于丰富,挖掘和利用是一个永续的过程。
在改造街坊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重点提及:一是马桶;二是古建。
苏州城市住宅的特色是枕水而居、曲巷深宅,民居低层次、坡屋顶、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一特色决定了在改造的过程中不可能大拆大建,因为管网无法入户,数十万居民一直离不开“三桶一炉”(马桶、浴桶、吊桶和煤炉),每天清晨,居民们在路旁洗刷马桶成为古城区一道苦涩的风景线。从1985年开始启动的街坊改造,为消灭马桶带来了契机,但是,街坊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1985年到2010年,经过25年苦战,苏州的马桶也只消灭了80%,仍然有两万多只。然而,消灭马桶是与住宅、道路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消灭马桶,就必须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性住宅更新。这又是一个难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市政协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调研、论证,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多份意见建议,促使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斥资30亿元,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在2012年将这最后的两万多只马桶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古建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古城的重要单元,也是苏州古城的名片和瑰宝。保护好苏州古建格局、传统风貌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古建老宅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加快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苏州古城不少具有历史气息的古建老宅面临窘境,如不及时加以修缮、保护和利用,这些古建老宅不仅无法长久保存,而且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也难以得到彰显。
为此,从2010年开始,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古城区古建老宅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修复古建老宅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2011年,苏州启动了首批古建老宅修缮工程,承担此项任务的苏州文旅集团将原有的古建板块整合成立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古建老宅的保护修缮和利用工作。
为了把修缮和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公司坚持“古建老宅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古建老宅保护与挖掘老宅文化相结合、古建老宅抢救修缮与科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活态化”保护新模式,即在尊重古建老宅历史价值和建筑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的环境和文脉,对古建老宅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并注入不同的功能,使之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按照这一思路,从2011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对潘祖荫故居、博习医院旧址、宣州会馆、过云楼、相门等10处古建老宅的修缮,把这些项目打造成为精品酒店、创客空间、陈列馆、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空间,使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彰显,为苏州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然而,苏州的古建老宅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很多种类。目前,苏州古城范围内尚有文保建筑121处、控保建筑232处,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另外还有传统民居200万平方米,其中很多仍然大门紧锁,处于荒芜破损状态。如何使这些深锁“闺中”、蒙尘已久的传统美人再现昔日的光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笔者以为,古建老宅保护绝不应拘泥于这些古建本身,而要从现代生活的需要出发,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活化其历史功能,彰显其文化价值。只有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不断探索古建老宅保护、利用的新机制,才能使隐藏在古城之中的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闪耀出亮丽的光彩,才能使蕴含在这些古建老宅上的文化、历史和经济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平江河 耿溪兵
盘门河 贡莉莉
石路河 贡莉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