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古城:金师南侵与百年修复

苏州古城:金师南侵与百年修复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978年,北宋接受钱弘俶献上的土地户口,至此,北宋和平统一江南。太宗死后,其第三个儿子赵恒于998年继位,是为宋真宗。之后,金兵南下,导致苏州古城再次被毁。21日,金兵进犯吴江,巨师古不战而退,由太湖渔民作为向导藏匿到了西山。23日,金兵的游骑已经到了苏州东郊,与郭仲威军相遇,结果郭仲威军不战而退。

苏州古城:金师南侵与百年修复

钱氏从891年占领苏州,到978年并入北宋,一共在苏州经营了将近90年时间。在这期间,钱氏对内一方面任用贤能,休养生息,大修水利,发展经济,使得苏州持续保持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吃喝玩乐,大修亭台楼阁,建设了优美的园林南园、东庄,这些园林“奇卉异木,及其身见,皆成合抱。又累土为山,亦成岩谷,延接宾旅,任其所适”。“时时乘白骡,披鹤氅,缓步花径,或泛舟池中,远近闻宾客笑语声,则就饮为乐”,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对外,吴越国一直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承认中原王朝的更替,服从中原王朝的管理。吴越国一直称王而没有称帝,所用的年号也只在境内使用,以免招惹是非。钱镠去世后,更是留下遗命:今后不得使用国仪,而使用藩镇法。从第二代钱元瓘开始,没有再使用年号,避开了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与中原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北宋统一江南的过程中,钱弘俶亲率五万大军,助宋进攻南唐的常州,为北宋平定江南立下大功。到978年,北宋接受钱弘俶献上的土地户口,至此,北宋和平统一江南。正是由于钱氏采取了正确的对外政策,苏州在王朝更替的过程中并没有遭到兵燹之灾,钱氏所修筑的苏州古城得以完整保存。

整个北宋时期,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苏州的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繁荣,形成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这期间,苏州不仅经济发达、社会稳定,而且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流芳千载的著名人物,有据可查者即达三十多人,范仲淹更是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然而,这种局面到了北宋末年就被打破了。

在中国,几乎每个朝代都逃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开国皇帝往往励精图治、强国富民,不出三代就开始不思进取、耽于享乐,而北宋除了赵匡胤、赵匡义兄弟和宋仁宗赵祯等有限的几个皇帝之外,其他皇帝都耽于玩乐。赵匡胤和部下一起演了一出大戏,于960年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然而才过了十多年,976年的一天晚上,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弟兄俩喝酒,第二天早上就莫名其妙暴毙了,然后赵匡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宗死后,其第三个儿子赵恒于998年继位,是为宋真宗。太宗、真宗期间,两位皇帝勤于政事,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尤其是“澶渊之盟”的达成,为北宋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然而,自从檀渊之盟之后,赵恒就开始沉湎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赵恒在位25年,于1022年驾崩,其第六个儿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在位42年。仁宗在位期间,政治上善于纳谏,经济上对外开放,文化上百家争鸣,使得整个国家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科技发达、名臣辈出,开创了北宋全面鼎盛的局面。

赵祯死后,宋朝历经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熙、徽宗赵佶。帝位传到宋徽宗手里,北宋的国祚也就差不多到头了。赵佶是一个还算出色的艺术家,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不仅对国事毫无兴趣,而且生活糜烂,尊信道教,大修宫观,在京师开封修筑园林,搜集江南奇木怪石,编纲送京,称“花石纲”。为了便于搜集江南奇石艺玩,赵佶专门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动用数千匠人制作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专供皇室玩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苏州的朱勔利用宋徽宗的这一爱好,交结蔡京等权贵,大肆搜刮民财,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方腊起义,严重影响了宋廷的统治。

宣和七年(1125),金兵第一次伐宋,宋徽宗惊慌失措、恐惧万分,急急忙忙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赵桓(后来的宋钦宗),没想到第二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军再次分两路南下,一举攻破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徽、钦二帝和三千多位后宫、官民被金军劫掠到五国城,宋徽宗被封为昏德侯,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二人均死在了金国。这样的封号也算是对得起享乐半生的徽、钦二帝了。

让金军没想到的是,靖康之难中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成了漏网之鱼,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称帝,重建宋朝,开始了南宋的历史。

赵构登上皇位的前几年,惶惶如丧家之犬,一直在被金军追杀的路上,后来,因为吴玠、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名将与金兵作战取得了一些胜利,才慢慢在江南稳定下来。之后,金兵南下,导致苏州古城再次被毁。

其实,金兵大将兀术在追杀赵构的时候并没有路过苏州,而是从南京出发,经溧水广德湖州、安吉,然后攻克独松关,直取杭州。赵构为了避其锋芒,沿浙东运河一路逃跑,先到绍兴,再到宁波,一直跑到台州、温州海上。

兀术占领杭州后,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加之金兵对南方的炎热气候无法适应,同时听说韩世忠已经到了江阴一带,自己的后路有可能被断,所以就决定退兵。1131年2月16日,金兵在一把火烧了杭州城后,带着包括裹挟者在内的十万兵众,满载掠夺来的物资,沿运河北上。南宋朝廷下令让淮浙宣抚使周望、平江知府汤东野固守平江。周望、张俊等驻在城中,派遣巨师古扼守吴江陈思恭驻扎在楞伽山,李阎罗驻守常熟,郭仲威驻扎在城外。21日,金兵进犯吴江,巨师古不战而退,由太湖渔民作为向导藏匿到了西山。22日,郭仲威派兵拒守于城南的尹山,但随即就退了回来。23日,金兵的游骑已经到了苏州东郊,与郭仲威军相遇,结果郭仲威军不战而退。周望看到守城无望,就把大印交给了郭仲威,自己逃到了上海

面对如此险境,守苏部队并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而是仍然吃喝玩乐。24日,郭仲威大会诸将于城上宴饮,数万士民前往叩头请愿,要求加强城防,但是,郭仲威欺骗群众说:“我马上发兵,强虏很快就会被打败的,大家不用担心。”当天下午,金兵集聚在苏州城下,郭仲威火烧广化寺,又烧掉医官李世康的住宅,然后放纵手下在城中劫掠,连夜从齐门逃走了,驻扎在城中的其他军队也都望风而逃。25日早上,金兵从盘门攻入城内,劫掠官府民居,凡子女金帛、仓库积聚,全部被洗劫一空,然后纵火焚烧房屋库舍,大火连续烧了五天五夜才熄灭。(www.xing528.com)

据史料记载,“兀术陷苏时,荼毒生灵,历古未有。小儿十岁以下,男子四十以上,及四十以下不任肩负与识字者,妇女三十以上及三十以下向未裹足与已生产者,近戮无遗。尤奇者,凡有书籍之民居,有簿记之店肆,必尽火其屋,尽杀其人,虽妇稚不遗。去时,以一衾洛一女一儿,使两男担之。大约裹胁以去者十万人……所据合城屋宇中,男子病不能行者,尽杀之,妇女或驱入寨,或亦杀之,谓之洗城”。其残忍之状实在禽兽不如。这次金兵劫掠,苏州城内百姓百分之六七十都没有逃掉,事后收得男尸62 000多具、女尸25 000多具,后来又从河中捞出男尸85 000具、女尸111 000具,另外金兵还裹挟男女青壮年10万人北上,可谓一城殆尽。

这还不算完,兀术带着金兵离开后,南宋的一些官员乘机炫功,迫害群众,将留在寨中的病妇人两万多人没入妓籍,要她们的家人出钱赎回,否则就动用大刑,被逼死者好几千人。他们还借口曾住过金兵,将火烧后剩余的房子全部拆除,用拆下来的材料修建官衙和营寨。经过两次洗劫,苏州城基本上变成了废墟。

南宋安定下来后,苏州古城也开始了历经百年的修复之路。

绍兴元年(1131),也就是金兵刚走不久,胡松年被任命为苏州知府,马上开始了苏州古城的修复之路,再建了军营的戟门。胡松年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今苏州)知府时,人还未到任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便闻风敛迹。他到任以后,在大街上张榜公布兴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让广大百姓献计献策,监督执行,深受人民拥护爱戴。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坚决抗金,大造战船,建立水军,加强长江防线,得到朝廷的赏识。朝廷要派人出使金国,不少人感到疑虑和害怕,胡松年挺身而出,接受任命。在金国朝廷上,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辱使命,出色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主战有功,被提升为吏部尚书权参知政事。朝廷每次给予他的赏赐,他都以“军兴费广”为由拒受。有人劝他积蓄点钱财,留给子孙,他都以“儿孙自有儿孙福”“给子孙留财产,会助长子孙懒惰”的道理,婉言谢绝。他高风亮节,备受时人的尊敬和后代的赞誉。秦桧当政时,胡松年从不“曲意阿附”。宋绍兴五年(1135),胡松年因遭攻讦而引疾辞职,改任宣州知州。绍兴十六年(1146)胡松年病逝,享年60岁,葬宜城梅林,后迁葬故里。

胡松年之后,郡守席益、李擢在绍兴二年到三年间(1132—1133)重建了谯楼。绍兴三年(1133),郡守宋伯友重建了府衙正厅。但是,限于人力财力,或者因为任期太短,这几任知府的建树并不大,一直到1144年王唤出任苏州知府,苏州古城才得以逐渐恢复。

在历史上,王唤因为是秦桧的大舅子,所以饱受争议。据王鏊《姑苏志》载:“王唤,字显道。华阳人,太师岐国公珪之孙。为秦桧妻之兄……”据此可知,王唤是宋哲宗时被封为岐国公死后被追赠为太师的王珪的孙子,王唤的妹妹是秦桧的妻子,因为秦桧害死了抗金英雄岳飞,所以王唤也饱受争议。

有人说王唤任平江知府是秦桧向宋高宗推荐的,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其实王唤在出任平江知府前就已经是临安知府了。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所在地,地位要比苏州高。绍兴十二年(1142),秦桧拜为太师,而且深得宋高宗信任,如果秦桧要提拔自己的大舅子,只会推荐他到更高的职位,而不是到比临安地位低的平江府任职。其实,王唤到苏州来当知府,是他自己的请求,至于其中的原因,估计是避免与秦桧同朝为官,毕竟秦桧在岳飞死后的名声太臭了,王唤虽然没办法撇清与秦桧作为亲戚的关系,但是远离朝廷还是做得到的。

然而,王唤到苏州面对的却是满目疮痍、萧条破败的城市:“建炎狄难,吴中古名屋,惟城南觉报寺,子城天王堂,以酋幕仅存。”《吴郡志》载:“至今访古,城市自桥梁题刻以地下隐僻获免而外,凡地面上几无一碑一刻之遗。北禅寺门左一井阑题‘绍兴三十年’纪元者,已为城中至古器物。毁灭之酷,盖若是其烈也!”经过金兵摧残的苏州古城,只有一个井栏存在,可见有多么悲惨!

面对经过兵灾后的废墟,王唤下令:凡是进城的船只,出城时必须装满瓦砾,把它们倒在城外指定的河塘边,这样既不用花费公款大量征用民力,也不用占用船家大量时间影响他们的生计。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固河堤,又可以拓宽岸道,方便陆上交通。而建筑所需的石灰材料,王唤也是就地取材。他要求人们在清理瓦砾的时候,把大的石块堆放在一边,作为将来建造宫殿的基础材料;而把破碎的青石堆放在一起,就地焚烧后作为砌墙、粉刷宫殿和民居的白石灰。就这样,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王唤就在胥门内修建了两座“国宾馆”,取名为“姑苏馆”,并在胥门城墙上筑起高台,取名为“姑苏台”,在姑苏台的东面修建了一座花园,取名为“百花洲”,百花洲中建有颁春亭、宣诏亭等亭台楼阁,花园内则造有巧夺天工的假山盆景,并遍植各种奇花异卉,一年四季百花怒放。在百花洲的东面又建有“射圃”,用于文娱活动。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姑苏馆体势宏丽,为浙西客馆之最”,“制度尤瑰,特为吴中伟观”。建炎时当过平江知府的孙觌也说:“姑苏馆宏丽雄深,为三吴之冠,承平时亦未尝见之。”

王唤还对文庙府学以及府署进行大规模整修,主持重建了齐云楼、西楼、西斋、四照亭等,而且主持对天庆观(后来的玄妙观)的重建,不仅使苏州逐渐恢复了旧日面貌,而且吸引了大批北方士民落户苏州,为苏州的再次繁荣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知府谢师稷以郡中余钱40万缗修缮城墙,使之完好如初。但是,到了开禧年间,有一半的城墙又被毁坏了,而且被农民当作种植稻谷和菱藕的田地。嘉定十六年(1223),朝廷赐钱三万、米两万,由知府赵汝述、沈皞相继主持,对城墙进行重修,一年后完工。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朋重修城垣,修乐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65坊,于阊门里河南修建望云馆,重建望星桥,使得苏州的坊市焕然一新。同年,立城市平面图《平江图》碑。到了宝祐二年(1254),知府赵汝历又增筑城垛,使苏州城“为一路城池之最”。

经过一百多年历任知府的持续努力,被金兵摧毁的苏州城不仅再现昔日的繁华,而且增添了许多新的亮点。然而,没过多久,经过一百多年好不容易重建的苏州城再次被摧毁。

吉庆河 高榴松李幼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