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砖城建成与王郢之乱

苏州砖城建成与王郢之乱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此乱世之际,各路豪杰纷纷竖起义帜,参与逐鹿中原。孙坚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最终孙氏父子成为一方霸主。在两晋之际,苏州一带先后发生了石冰之乱和陈敏之乱,但是很快被平定,没有对苏州古城造成什么破坏。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

苏州砖城建成与王郢之乱

西汉时期,社会环境整体上比较稳定。只是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苏州人瓜田仪在苏州一带起义,人数达到万余人,但是东汉不久就建立了,并且通过十年征战消灭了各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会稽郡也被纳入东汉的统治之下。到了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阳羡令周喜和山阴令殷重觉得会稽郡的首府太远,每次到郡治办个事情都非常困难,所以就上书朝廷,请求对会稽郡进行分置。东汉政府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以浙江也就是现在的钱塘江为界,把会稽郡一分为二,钱塘江以东为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吴郡管辖十三个县,大致相当于现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钱塘江以西的地区,郡治仍然放在苏州。

吴郡设立后没几年,到了132年,“会稽海贼”曾旌等千余人发动起义,章何等人纵横扬州六部,吴郡及所属县城也都遭到攻略。到了138年,吴郡太守行丞事羊珍与越兵弟叶、吏民吴铜等二百多人起兵反汉,杀吏民,烧官亭民舍,攻太守府,后被吴郡太守王衡镇压。到了东汉末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大规模、长时间的黄巾起义江南地区也一样被波及,好在这几次农民起义对苏州古城都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当此乱世之际,各路豪杰纷纷竖起义帜,参与逐鹿中原孙坚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最终孙氏父子成为一方霸主。

172年,孙坚以吴郡司马的身份,在当地招募了一千多名精勇,和州郡兵一起攻灭了“会稽妖贼”许昌(一作许昭),由此开启了其发迹之路。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继承了他的衣钵,并于194年投靠袁术,得到袁术的信任,继承了孙坚遗留下来的军队。但是,孙策看出袁术志大才疏,在他手下没有什么前途,就找了个机会脱离袁术,重新回到江东,得到江东士民的一致拥戴,“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在江东士民的支持下,孙策的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就占领了江东大片土地。到199年,孙策已经完成了对吴郡、会稽、丹阳等江东诸郡的占领,并以吴郡为根据地开始经略四方。可惜的是,第二年(200),孙策外出打猎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个门客射伤而死,年仅26岁,可谓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其兄统事。孙权继任后,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但孙权并没有到会稽郡就任,而是任命吴郡士族顾雍为会稽郡丞,代行太守职责,而他自己却一直待在苏州,一直到209年把治所搬到京口即今镇江,后又迁到南京。虽然治所迁到了南京,但是,苏州仍然是孙氏政权的后方基地,一直到280年被西晋所灭,苏州又被纳入西晋的版图。

从194年孙策把苏州作为治所到209年迁治镇江,苏州实际上是作为东吴的都城而存在,其后虽然政治中心的地位不再,但是作为后方基地的角色始终没变,而且苏州始终是孙氏宗室和贵族的聚集地。孙权的第二任妻子徐夫人终生居住在苏州,周瑜死后也归葬苏州。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继位后,勒令前任皇帝孙休的四个儿子回到苏州居住。由此可见苏州对于孙氏的重要性。这么重要的地方,孙氏集团必然会对其进行多次修建,增高增厚城墙,提高城市的防御能力。在此基础上,修建各种宫室房舍,完善城内各种设施。虽然史料没有什么记载,但是孙氏政权对苏州古城进行修缮是必然的事情。当时,孙权的母亲舍宅为寺兴建北寺塔,由此可以想象当时苏州城内房舍之多、宫室之盛。正是因为孙氏近百年的经营和大力修缮,苏州才能在此后几百年的战火中得以保存。

西晋仅仅存在了五十几年,到317年就迅速灭亡。同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新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在两晋之际,苏州一带先后发生了石冰之乱和陈敏之乱,但是很快被平定,没有对苏州古城造成什么破坏。发生在东晋末年的孙恩起义(399—402),虽然对三吴地区带来了很大破坏,“大饥,人相食。浙江东饿死流亡十六七,吴郡、吴兴户口减半”,但是,孙恩始终没有占领苏州,所以,苏州古城并没有遭到破坏。

到了南朝时期,在朝代快速更迭的过程中,苏州一带又先后遭刘诞之乱(459)、义嘉之乱(466)、侯景之乱(548)的波及,尤其是侯景之乱,其主要战场就在苏州一带,对苏州一带造成了极大破坏。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侯景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的名义在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并于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并掌控梁朝军政大权。此后,侯景先后拥立和废除了萧正德、萧纲、萧栋三位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很快得到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才被平息。

侯景在攻占南京的同时,于548年4月派其将领于子悦、张大黑率兵入吴,新城戍主戴僧易劝当时的吴郡太守袁君正领兵拒守,但吴郡人陆映公等惧怕侯景的军力强盛,担心失败后家产被掠夺,劝说袁君正放弃抵抗,而袁君正也有此意,所以就放侯景的军队进入吴郡。于子悦等并没有念及他们投诚之举,而是在吴郡胡作非为,“破掠吴中,多自调发,逼掠子女,毒虐百姓”,但是因为袁君正的投诚,苏州古城并没有遭到多少破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出身江南的陈霸先趁势崛起,在乱后五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北朝西魏利用侯景之乱,吞并了大片南朝的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平定江南后,做了两件对苏州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改名。改吴州为苏州,因姑苏山而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苏州”之名。此后于仁寿二年(602)苏州又被改为吴州,大业三年(607)被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改吴郡为苏州,天宝元年(742)又改苏州为吴郡,至德二年(757)再改吴郡为苏州,终唐一代再无改动,存在了600多年单独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名的吴郡到此结束。

二是迁址。隋朝平定江南后,杨素认为苏州“非设险之地”,便将旧城空置起来,把州治迁到苏州古城西南横山黄山之间。到了唐武德五年(622),吴王杜伏威被征召回长安,被任命为太子太保、行尚书事,留在了朝廷。杜伏威的部将辅公拓因不满唐王朝的一些做法而于623年率兵叛唐,辅公拓叛乱被平定后(624),朝廷任命李世嘉为苏州刺史。因苏州新城遭到破坏,而老城水道依旧,基础设施完备,朝廷决定将州、县官署迁回老城,自此,苏州的城址再无变动,但是,城市被毁的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www.xing528.com)

之后,虽然苏州也经历了李璘之乱、刘展之乱、方清起义等,经济受损,民不聊生,但是,苏州古城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直到王郢之乱,才导致苏州古城再次被毁,也是第三次被毁。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四月,镇海节度使赵隐的属下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将领在唐山打了胜仗,希望得到赏赐,但赵隐没有满足他们希望得到粮食和衣服的愿望,只是给他们赏赐了虚名,王郢等人心生不满,从武库中夺取兵器,起事作乱。赵隐抵御失当,使得王郢等率众渡过长江,部众很快发展到万余人,王郢率部攻占了常州、苏州,并建立自己的舰队横行于长江之中,在镇海、浙东、福建一带肆意劫掠。乾符三年(876)七月,唐僖宗任命前岩州刺史高杰为左骁卫将军,充缘海水军都知兵马使,率舰队讨伐王郢。当月,王郢被新任镇海节度使裴璩打败。被逼无奈,王郢找到了温州刺史鲁寔,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朝廷。鲁寔多次上奏,朝廷也乐意王郢投诚,但是要求王郢放弃军队入朝。王郢知道一旦放弃了军队就成了砧板上的肉,所以就拖着不去。半年后又要求朝廷任命他为望海镇遏使,但是,朝廷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而是改任他为右率府率,令左神策军补以重职。王郢彻底失望了,于乾符四年(877)正月,引诱鲁寔上船后将其擒住。朝廷知道王郢无法收服,于是就任命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征发江南诸道和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及宣、泗二州兵共计一万五千人讨伐王郢,同时恩威并施,下诏招安王郢部众。二月,王郢攻占望海镇,劫掠明州,攻占台州。唐僖宗下诏要求镇海、浙东、福建三镇各出战船讨伐王郢。裴璩秘密招降了王郢的党羽朱实,一下子让王郢的部众散去了六七千人,并得到了王郢的器械二十多万及船、粮、帛等物资,唐僖宗下诏以朱实为金吾将军。有了朱实这个榜样,王郢的部众加速叛逃。王郢聚集剩下的部众,向东退到明州,却遭到甬桥镇遏使刘巨容迎头痛击,王郢当场被杀,王郢之乱彻底被平息。

王郢之乱被平息后,朝廷论功行赏,任命在抗击王郢之乱中的临安人董昌为石镜将军,董昌推荐一个叫钱镠的壮士为偏将,从此钱镠走上了历史舞台。

王郢之乱虽然被平息了,但是对江南尤其是对苏州的破坏无法挽回,史载王郢“浮江泛海,掠镇攻城,摽掠三州,伤残万户”,安定多年的苏州惨遭荼毒,被抢劫焚烧,“市邑废毁”,苏州古城再次被毁。

王郢之乱被平定后,唐末才子张抟由湖州刺史转任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张抟组织力量对苏州古城进行了重修,不过,此时张抟重修的苏州城墙仍然是土墙。

清朝王初桐的《猫乘》载,张抟好猫,其一曰“东守”,二曰“白凤”,三曰“紫英”,四曰“祛愤”,五曰“锦带”,六曰“云图”,七曰“万贯”,皆价值数金,次者不可胜数。除了爱猫,张抟还爱花和咏诗。陆龟蒙在张抟出任湖州刺史、苏州刺史的时候,曾经是张抟的属官,据《吴郡志》记载,张抟自湖州转任苏州刺史后,在堂前大植木兰花,当木兰花盛开的时候就大宴郡中诗客,即席赋诗。有一次陆龟蒙来晚了,张抟就罚陆龟蒙的酒,结果陆龟蒙大醉,但是还是勉强执笔写了两句诗“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然后颓然醉倒。张抟要其他客人续写,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陆龟蒙的意思。过了一会儿,陆龟蒙稍微清醒了一点,就拿起笔续了两句“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为一时绝唱。当然,有关张抟的这些传说和记载与苏州古城无关,只是行文至此顺便介绍一下,以飨读者。

唐末从乾符二年(875)王仙芝起义开始,揭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唐末农民起义大幕,随后又出现藩镇之间互相厮杀。作为经济富庶而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苏州,自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重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争夺,钱镠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于891年占领苏州,从此之后,苏州长期处在钱氏的控制之下,一直到宋朝再次一统。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一直把苏州作为北边的重镇、国家的屏障,不仅提升了苏州的政治地位,升苏州为中吴军,领常州、润州(今镇江),派遣钱元璙为节度使,而且非常重视苏州的城防建设,于龙德二年(922)对苏州的城墙做了修葺,砌成了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的砖墙,城内外均开城壕,使得苏州的城防能力大大提升。这是苏州砖制城墙第一次建成。

吴越国不仅对苏州古城进行了修葺,而且对中小城镇也加强了建设。乾化二年(912),钱元璙对虎轇镇进行了修葺。因轇与钱镠的镠字音同,为避讳因而改虎轇为浒墅,而且沿用至今。

石路东河道 高榴松

山塘河 俞瑞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