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伍子胥是一个复仇者的化身。他怀着报国无门的怨恨和复仇者的泣血呐喊来到吴国,而最终却以一个满怀失望和满心不甘的落寞老人形象黯然离去。伍子胥的身影已经成为吴人不灭的记忆,而其复仇的举动也成了被历史诟病的铁证,但是,史书并非事实的真相。要追寻历史的真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包括史学家的良知。
其实,在司马迁之前并没有掘坟鞭尸一说,《吕氏春秋》记载,吴国军队攻下楚国都城之后,伍子胥亲自向楚国王宫射箭,在楚平王的坟头打了三百鞭子。《淮南子》也说伍子胥在楚平王的墓前打了三百鞭子,而《谷梁传》说他“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这些史料全部都说伍子胥只是在楚平王的坟墓上打了三百鞭子,以报父兄之仇。然而,到了司马迁的笔下,鞭坟、鞭墓、挞墓却变成了鞭尸。司马迁的《史记》在《吴太伯世家》中说伍子胥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又在《伍子胥列传》中说,吴国军队打进楚国都城后,伍子胥到处搜寻楚昭王,但没有找到,就把楚平王的墓给掘开,把尸体挖出来,在尸体上打了三百鞭子。而到了《吴越春秋》则更加夸张,说伍子胥不仅掘坟鞭尸,而且还用左脚踩踏楚平王尸体的腹部,用右脚把楚平王的眼睛给挤压了出来。这就不是史家的笔法,而完全是小说家的文笔了。
无论是《吕氏春秋》还是《淮南子》《谷梁传》,都要比《史记》早,我不知道司马迁为什么不用前人的资料,而要自己杜撰这一历史事件。顾炎武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子胥鞭平王之尸辩》,专门分析这一问题。而后世的学者也大多认为,战国、两汉是复仇之风炽盛的时代,被塑造成大侠的伍子胥正好投合了那个时代的这种时尚,司马迁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要迎合当时儒家学者的口味。只是,让司马迁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篡改,不仅让他作为“太史公”的令名受到影响,而且也使不讲人伦、灭绝人性这一负面形象伴随着伍子胥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令人叹息。
当然,令吾辈叹息的不仅仅是伍子胥的掘坟鞭尸之冤,还有他的悲惨结局。
如果说伍子胥掘坟鞭尸是被司马迁之类的史学家冤枉的话,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讲,他最终被夫差所杀则是性格使然和咎由自取。
由于阖闾的放心放手,整个阖闾时代,伍子胥可以说是志得意满、顺风顺水,不仅父兄大仇得报,而且在吴国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一时英杰,最终却落得个自杀身亡的结果,不能不让人扼腕长叹、痛惜不已。
纵观伍子胥的一生,可以用刚烈忠勇来概括他的性格。因这种性格,伍子胥在遇到阖闾这样雄才大略而又气度非凡的君主时,自然可以施展抱负而大展宏图,然而,当他的刚烈忠勇遇到刚愎自用的夫差时,则不可避免地注定了他的悲剧下场。
夫差之所以能够登上王位,完全是伍子胥争取的结果,这也为伍子胥的悲剧留下了伏笔。也许伍子胥心里会这样想:“既然你是我扶上王位的,而且我又是你的长辈,是亚父这样的身份,你应该像你父王一样,对我言听计从。”然而,夫差并非阖闾,无论是才华还是品德,不管是性格还是心胸,夫差都无法和其父相提并论。但是,笔者实在不能理解的是,夫差的为人,阖闾都看得一清二楚,作为智者的伍子胥难道就不了解吗?
当阖闾与伍子胥谋立太子的时候,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夫差,阖闾说:“夫差不仅愚笨而且不讲仁义,恐怕不能当此大任。”伍子胥却极力为夫差辩解,说他信以爱人,端于守节,敦于礼仪,是最合适的人选。阖闾这才把夫差立为太子。
也许是伍子胥太过自信,也许是夫差太会伪装,但不管怎么样,伍子胥把夫差送上王位的同时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www.xing528.com)
伍子胥和夫差的矛盾从夫差即位后第二年的夫椒之战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练兵,想要报阖闾被杀之仇,就想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在吴国还没动手之前先攻打吴国。越国大夫范蠡进谏劝阻,但是勾践不听,结果在夫椒也就是今天的苏州西山岛(前些年改为金庭了)上被吴国打败,吴国乘势攻打越国的都城,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历史给了夫差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灭掉越国易如反掌,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历史在这里跟吴国开了一个玩笑,夫差竟然给勾践留下了一条生路。
关于到底要不要杀掉勾践,伍子胥和夫差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伍子胥对夫差说,老天把越国赏赐给了吴国,千万不能听从越国的求和,劝夫差杀掉勾践。但是,此时的夫差似乎忘记了杀父之仇、家国之恨,无论伍子胥怎么劝说,夫差最后还是放了勾践一马,也最终为自己和吴国埋下了杀身之祸与灭国之灾。
后世的史学家都把这一责任归咎于吴国的太宰伯嚭身上,认为是伯嚭收受越国的贿赂而充当越国的说客才导致夫差放掉了勾践。笔者不否认伯嚭的游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夫差自身。夫差的眼光始终盯在中原,在他的心目中,那里才是施展抱负的终极目标,而一个小小的越国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在夫差看来,越国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所以,听了伍子胥灭越和伯嚭存越的意见后,夫差说:“我的志向在齐国,所以我将同意越国的讲和条件,你们不要违背我的意愿。如果越国能够臣服吴国,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他们不臣服,那我再回来兴兵讨伐他们就是了。”由此可见夫差自大到何种程度!
笔者不由地想起将近三百年之后的项羽,当时项羽也同样面临杀掉刘邦一统天下的机会,最终却和夫差一样丧失了这一千古良机,给敌人留下了喘息的机会,落个兵败自刎的下场。两个吴人同样的刚愎自用,面对同样的机会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最后都淹死在同样的漩涡里,连死法都一模一样,不能不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感叹唏嘘。
虽然伍子胥和夫差在放不放勾践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如果此时的伍子胥能够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泛舟湖上,或者闭起嘴巴、闲居养老,也许还可以明哲保身,至少不至于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伍子胥不是范蠡,伍子胥刚烈忠勇的性格决定了当他看到吴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时候不会闭嘴。此后多年,伍子胥又多次逆夫差的龙鳞而犯颜直谏,让夫差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失望和厌恶,而最让夫差感到震怒并最终决定杀掉伍子胥的事情是伍子胥托孤。
公元前483年,伍子胥受夫差的委派出使齐国。这次出使伍子胥把自己的儿子带到了齐国,并托付给齐国的贵族鲍氏。伍子胥对儿子说:“我已经看到了吴国的亡国之日了,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没有意义。”为了让儿子彻底免除后患,他让儿子改姓为王孙。这件事情彻底激怒了夫差,加之伯嚭自从与伍子胥有了矛盾后,就不断在夫差面前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夫差终于忍无可忍,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让他自尽。
伍子胥虽然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但是,他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姑苏大地和吴地人的心中,成为吴地的一种文化符号,就连要被他执意灭掉的越人也对他敬畏有加,甚至把汹涌澎湃的广陵潮、钱塘潮和伍子胥的冤魂联系在了一起,后世的浙江人把伍子胥供奉为钱塘潮的神和江海涛神,仿佛忘记了伍子胥“有越则无吴、有吴则无越”的咒语。然而,让笔者不解的是,虽然姑苏大地流传着许多伍子胥的故事,也拥有丰富的伍子胥纪念资源,却并没有兴起有关伍子胥主题的旅游热潮,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这也为我们今天的人们进一步挖掘和规划伍子胥专项旅游提供了新的空间。
姑苏水巷 高榴松耿溪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