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这个前瞻性的思考过程就是逐步探索与形成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过程。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相互作用的五个主要方面;大学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大学核心理念和子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成果

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决策。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其中,职业教育面向民众、服务社会,是助民、惠民、富民的重要基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我们要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创新与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思考。这个前瞻性的思考过程就是逐步探索与形成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过程。当然,这并非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进行必要的阐述。

(一)教育理念的作用

1.教育理念具有先导性

从概念、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的本源来说,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在先,概念、意识、观念、思想、理念在后。但是,概念、意识、观念、思想、理念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反作用于实践,而且可以成为孕育新概念、新意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念的重要源泉。实践不会自动地产生新概念、新意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念。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之后,实践对产生新概念、新意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念的作用也在弱化。然而,实践越来越需要新概念、新意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指导和引导,基于人的心智能力并结合各种各样的思维素材创造性地、预见性地提出各种新概念、新意识、新观念、新思想、新理念,其作用与意义却在不断地强化。

正是因为概念或理念等越来越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当今时代,会“玩”的人往往热衷于提出新概念或新理念。一旦时机成熟或获得社会认可,抢先提出的概念或理念就会转变成为巨大的收益。

2.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

教师的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当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他们会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自身的教育观念联系起来思考、解释信息的含义。萧功秦在《思想史的魅力》一文中专门讨论了“人们在多高程度上是受自己的利益支配,在多高程度上受其理念支配”。他指出,在此问题上,思想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利益是至关重要的驱动力。阶级的利益决定了阶级的思想与理想,人们的理想中包括了他们的私利。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的行动既受物质利益的驱使,也受政治与信仰的影响,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自身的物质利益,而任由理想、信念的驱动。第三种观点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他说:“直接支配人们行动的并不是理念,而是他们所认定的利益(即使是理念信仰,也是由于他们认为这种理念信仰体现了自己的或阶级的利益),但是,理想所形成的世界形象会使人们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利益,并会以追求自己的利益那样去采取实现这种理想的行动。”在论述思想、信念、观念作用的时候,韦伯提出了最著名的“铁路轨道上的扳道工”理论。他把思想、信念、观念等无形的力量比拟为“扳道工”,这位扳道工可以使一列被利益驱动的火车驶向理想、信念所确定的方向。由此说来,我们也认为理念的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无论从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来看,还是从理念与利益的相互影响与转化来说,理念在促成重要的判断和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教育理念具有激励性

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同属于认识范畴,与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客观知识体系相比,它们均与特定主体的态度与价值取向相关联。按照萧功秦的说法,“思想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所信奉,就会变成支配人们行为,甚至改变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而相对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严格说来,教育理念与主体的信念、偏好和追求更为密切。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去识别有助于达成自身教育理念的信息、资源与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唤醒人的良知与潜能,提升人们对符合自身教育理念之教育实践行为的积极性。我们相信,一个真正有教育理念的人,定会受到教育理念的激励,从而在教育事业上更有作为。

(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教育理念

理念属哲学范畴,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以及我国对“理”的认识,多属于本体论的范畴,所要解决的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而“理念”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再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应关注以下问题。(www.xing528.com)

1.理念从本源上是实践的,具有实践导向功能

教育实践提供了理念形成的素材,规定了理念的价值取向。但教育实践不会自发地形成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反思教育实践过程中,参照历史的教育素材,富有想象力地进行主观创造的结果,是一种“理性认识”。教育理念一经形成,可以规定和指导进一步的教育实践。

2.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去把握理念

第一,理念关注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种超前性认识;第二,理念渗透着主体的情感,是附着主体情感的理性认识;第三,理念反映了某种追求,需要通过意志的努力把认识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从这些内在规定性出发,“理念”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渗透着主体情感,反映着主体追求,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所处的客观条件出发,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的变化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3.教育理念是分层次、成体系的,认识主体不同,教育理念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可分为国家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不同类别的理念。其中,国家教育理念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和如何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是国家政治意志和立场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与制度中的反映。大学教育理念是以高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有关如何治学与治校的观念体系,反映了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任何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种理念在支配,而是由紧密关联的理念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相互作用的五个主要方面;大学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大学核心理念和子理念。

4.教育理念的研究过程中要突出人本性、思想性、实践性、原创

教育理念要突出“人本”性,这是研究的基点,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服务社会,最终都要落脚到“人”上;突出理念的思想性,不管哪国哪校的教育理念,一定要被人们广泛认同并采纳;突出理念的实践性、有效性,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贯彻,且行之有效的理念才有借鉴意义;突出理念的原创性,尽管教育理念有很多共性,但是在分析不同对象时,在个案研究中要清晰勾勒出每所大学如何结合自身特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理念的生命力,更在于它是一种信仰,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国家、具体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历程,揭示出教育理念是怎样成为一种信念的。

(三)从个体和组织的层面来讨论教育理念

我们一般是在个体的层面讨论教育观念或理念对个体教育实践行为的影响,而组织层面的教育理念对组织教育实践行为的影响更为深刻和显著。个体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常常是以隐性的和间接的方式影响个体的态度、判断及行为取向。而且,个体的教育实践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利益关联及特定的教育情怀等,这也有可能导致教育观念作用的进一步弱化。组织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深思熟虑的,是反复斟酌、比较、筛选、检验的结果。而且,组织的教育理念对组织的教育实践行为影响的途径也不一样。组织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影响组织中个体的教育理念,进而影响组织的教育实践行为。这一途径对组织教育实践行为影响的方式、可能性与效果同个体教育理念对个体教育实践行为的影响类似。前提是组织的教育理念能否有效转化为组织中个体的教育理念,能否使组织中的个体有机会去践行源自组织的教育理念。组织的教育理念还可以通过影响组织决策、组织建构、制度设计等,进而影响组织的教育实践行为。这一途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制度化的,也是举足轻重的。学校的教育理念、国家的教育理念均属于组织教育理念的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