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隐患判定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和常识进行判定,宜从以下方面快速查找隐患,再通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准确认定。
(一)“破”:一个设备,一个部件,只要是破损了,基本可以认定为隐患。比如连接软管破损,设备锈蚀等。
(二)“缺”:应该有的而没有了,可以认定为隐患。比如消火栓旁没有水带和枪头,配电箱没盖等。
(三)“裸”:以普通人的常识判断,一样东西具有危险性,且裸露在人可以触及的范围内,可认定为隐患。比如电缆的铜丝裸露在外面,传动的齿轮、皮带裸露在外面等。
(四)“乱”:安全生产实质是一种秩序管理。如果无序、杂乱,必然是隐患。如物料码放混乱,仓库物品堆积混乱,配电间存放杂物等。
(五)“挤”:安全生产一般都有安全距离要求,除了防护设备或是安全设备,一般不同设备、不同物品等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出现零距离或是过小距离的拥挤,一般可认定为隐患。如两台加工设备无安全距离,氧气瓶、乙炔瓶间距不足等。
(六)“堵”:应该畅通而未畅通,应该拿到而拿不到,一件东西堵住了另一件东西,可以认定为隐患。如安全出口锁闭,通道堆放杂物,消防器材圈占等。
(七)“闪”:如果发现一个设备的运行指示灯或者是显示器不停地在闪动,一般可判定为隐患,不是设备故障,就是运行某种指令后未复位,但警报类的指示灯除外。如消防控制柜报警点持续闪动。
(八)“晃”: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机械设备、工作平台还是作业辅助工具,都需要较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一旦发现不稳定的情况,可认定为隐患。如梯子不稳固。
(九)“仿”:企业自己仿制的一些设备设施,一般可认定为隐患。有些是缺少技术保障,有些是不符合国家标准。如自制的疏散指示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
(十)“倒”:绝大多数设备、物品是需要直立码放或放置的,一旦倾倒,不仅是管理不规范,甚至还会产生危险。如乙炔、氧气瓶都需要直立放置,且要有防倾倒措施。灭火器也要求直立放置。
(十一)“反”:人员操作或是设备部件的位置与相关指示相反,必然是安全隐患。如厂内驾驶车辆时,不按指定线路行驶。(www.xing528.com)
(十二)“混”:一般来讲,物品的独立存放相对安全。混存物品越多,带来的危险越大越多,一些禁忌的危险品绝对不能混存。
(十三)“离”:动火等危险作业以及设备运行时,哪怕是自动化设备,也需要有人来监控检视,要么在现场,要么在监控机房,作业期间,人不能离岗。
(十四)“蛮”:蛮干,野蛮作业是安全生产大忌。如搬运气瓶时,在地面滚动;高处拆除作业,随意下抛物品等。
(十五)“超”:超,即是超过基本承载负荷,如超速、超重、超高、超大等,必然是隐患。
(十六)“遮”: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信息传导,准确的信息传递是安全的保障。所以,各种标志标识、颜色、光线等被遮挡,可以认定为隐患。如现场安全标志被遮挡。
(十七)“空”:主要是各种安全工作记录当中,不应该有空项和不填写项,如各级领导的签字、隐患整改的回复等。如出现空白处,可能意味着有些环节的工作措施未落实。
(十八)“脏”:不同于“乱”,脏虽然主要是卫生标准,但也会在某种情况下产生危险。如配电室、配电箱积尘未定期清理,会有触电危险。
(十九)“误”:指示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必定是隐患。如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上挂着“停用”的牌子。
(二十)“漏”:程序遗漏,如支架等临时设施验收程序、分项作业工前交底程序遗漏,项目安全生产资金预算审批程序遗漏等。
(二十一)“泛”:安全教育、岗位技能知识考核、工序交底、安全目标量化考核等内容指标宽泛、无针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