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夯实国际化教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国际人才

夯实国际化教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国际人才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学分互换制度,培养全球治理人才。针对学校国际化特色鲜明、中外师生交流多、融合度高的办学实际,越是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就越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在全球五大洲10个国家的10个孔子学院平台,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中推进中外融合,同时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贡献力量。每年举办各级别国际会议及学术研讨200余个,教师参加国外国际研讨会800多人次。

夯实国际化教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国际人才

1.创新国际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强化通识教育,全面提升我校通识教育水平。做好暑期国际学校,在确保授课质量的同时,加强对授课教师和课程内容的审查筛查。2019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30余个国家的85名外籍教师,他们当中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约克大学等国际高等学府的知名学者,也有来自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等国际组织机构的高精尖治理人才。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暑期国际课程,引入国际优质课程,帮助学生实现“不出国,可留学”的目标。严把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关,推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全面纳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实行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与考试考核制度。完善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学分互换制度,培养全球治理人才。在全国率先开设“国际组织基地班”和“三语”培养等各类“专业 + 英语 + 非通用语种”实验班。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多个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丰富而有实效的实习实训项目。

2.大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践行。针对学校国际化特色鲜明、中外师生交流多、融合度高的办学实际,越是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就越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一带一路’贸大青年说”、启动“‘一带一路’ 留学中国”等项目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情,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加强学生行前爱国教育、支部和海外师生定期联系、开展归国思想动态座谈等。以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为依托,完善社会实践运行和课程体系。面向留学生,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开展“老外偶像”等国际文化节,建立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丝路新贸”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学校选派40余名来华留学生参与国庆群众游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多年来,学校一直将中国概况与中文课程设定为留学生必修课程,建立中外学生共学互进的校园文化平台,以促进中外学生融合,构建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在全球五大洲10个国家的10个孔子学院平台,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中推进中外融合,同时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贡献力量。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努力打造“人文丝路智库联盟”等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www.xing528.com)

3.“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外交流。学校本科学生留学深造率接近40%。出台《学生海外交流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自2019年起,每年追加专项经费300万元,同时,开展好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各级别国际会议及学术研讨200余个,教师参加国外国际研讨会800多人次。办好留学生教育,目前,学校有来自168个国家的3 435名长期留学生,全年长短期来华留学超过9 000人次,长短期出国(境)学生年均1 000余人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