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闯关东的流民与花园口

回忆:闯关东的流民与花园口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后近百年中,大量的山东半岛人口流徙到庄河、花园口、青堆子一带。这9个大姓中,于姓家谱记载其先祖是清乾隆初年从山东来到庄河的,其余8个大姓都是早于清乾隆时期来到花园口的。整个庄河地区,绝大部分人是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花园口亦是如此。而花园口地区也因闯关东而来的流民,逐渐形成一些兴旺的家族。

回忆:闯关东的流民与花园口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收复辽东时就在花园口登陆。

明末清初,明、清两军对辽东的争夺使今日大连地区至九连城(今丹东九连城镇)的辽东半岛南部沦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荒凉之地。曾经的居民都为避战乱四下逃走。

到了清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开发辽南,清廷颁布了惠及移民的《辽东招民开垦则例》。则例中规定:凡能够招到100人丁来辽东的,不管其过去从事何业,也不管其身份是官是民,一律“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对招来的移民,全部编入旗籍,计民授田,发耕牛和种子。在此后近百年中,大量的山东半岛人口流徙到庄河、花园口、青堆子一带。清廷的招民垦荒政策是清立国后开发辽东最重要的举措,这些从山东半岛迁徙过来的人口使整个辽南地区逐渐兴旺。

闯关东(一)

闯关东(二)

据资料记载,那时辽南一带土壤肥沃,草甸子多,各种飞禽、野兽遍野,那真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些山东流民开始垦荒种地,养殖家禽牲畜,种植果树,有些到辽宁北部山区的流民还种植柞树,养蚕缫丝。

这些闯关东的人之中有会捕鱼的,因花园口地处海边,于是便有了花园口的兴旺。

闯关东(三)(www.xing528.com)

如今的花园口村有18个自然屯,除了老仁城、高台、坎上、杨屯这4个自然屯外,其余14个自然屯主要有宋、梁、刘、于、王、吴、尹、曲、颜9个大姓。这几个大姓人家的家谱记载了他们的先祖从山东半岛渡海闯关东来到花园口垦荒耕耘、繁衍生息的事迹,时间大约是在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4个朝代。如颜姓家谱记载其先祖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来到花园口的,颜姓在庄河还有分支。有的没有明确记载是哪朝哪年过来的。这9个大姓中,于姓家谱记载其先祖是清乾隆初年从山东来到庄河的,其余8个大姓都是早于清乾隆时期来到花园口的。

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开始实行严厉禁止汉人进入清祖肇始之地的政策,因此,从山东半岛闯关东到庄河花园口的移民潮结束,但也有一些流民断续迁徙而来。

从清顺治十年到乾隆五年这近90年间,移民政策使辽东地区以及寒冷的黑龙江、吉林之地逐渐人烟繁盛。

整个庄河地区,绝大部分人是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花园口亦是如此。

《闯关东》雕塑

1855年(清咸丰五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开封兰考县)北岸铜瓦厢决口,滔滔黄河水一路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一切外力的因素都没有这块土地的自行崩溃给当地农民造成的伤害大。这次黄河决堤改道,受灾最严重的还是山东省,重灾区难民逾700万人。这受灾的700万人几乎瞬间涌向了东北,一时间形成了山东闯关东的第一次人口迁徙高峰。这些人一部分来到庄河,到了花园口、青堆子等地。

这些渡海而来的移民到了东北各地,经过了一个多世纪,逐渐在寒冷荒凉之地繁衍生息。而花园口地区也因闯关东而来的流民,逐渐形成一些兴旺的家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