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文脉传承,美丽之城

南京:文脉传承,美丽之城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8月底,项目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工,当时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大半,为保护国立中央博物院收藏的国宝文物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攫取和毁灭,首批文物从中山码头启航,踏上了长达十年的漫漫西迁路。这份宁静来自于对先祖的敬重和对优秀文化的敬畏。南京博物院一角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朝天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江南地区文庙建筑之典范。而更多的现代文化设施,则让南京人享受着多种文化的熏陶。

南京:文脉传承,美丽之城

很多南京人甚至是外地游客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那就是从中山门到中山东路的主干道上向来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是你只要从这条主干道上向右拐上几米,就会感觉世界好像突然安静下来了。

这里就是中山东路321号—南京博物院,草木葱茏,黄瓦红柱,纤细秀丽,而又巍峨壮观,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众多中外游客在此流连。这里总建筑面积84500平方米,新老建筑高度融合,古今交相辉映,让人产生诸多岁月感慨。

南京博物院

书画修复(组图)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于书大说:“就是围绕这个几平方米的桌子,我也转了37年,所以我对书画修复像对自己孩子一样。”

这辈子,于书大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这里修复南京博物院里的书画文物。我们在南京博物院看到的这些立轴、手卷、册页等,就是在这间工作室里修复的。

经过反复水洗、去掉字画表面的污渍后,这样的藏品才能与市民见面。与前辈们相比,于书大的徒弟陈琦受过更为完整的学校教育,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3月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师从于书大学习苏裱修复技艺。

于书大从事书画修复已经有37年,修复的作品有6000多幅。也正是这样的经验才能让他判断出,哪些书画作品可以经得起这样的水洗。他一直跟徒弟陈琦强调,水温应控制在45℃左右,时间也得控制,稍有马虎都可能让这些千年珍藏毁于一旦。

岁月的摧残让这些书画布满褶皱和裂痕,于书大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一幅书画“重生”。藏品只有不断修复,才能更完美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如今,南京博物院拥有藏品42万件,来源一为原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博物院旧藏,二为建院后的考古发掘、征集、捐赠等。这里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共同构建了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

物藏珍贵,底蕴丰厚,这样的南京博物院,你一定不曾想到,她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这座具有辽代古建筑风格的博物院,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博物院。1933年,由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积极倡议创建。1937年8月底,项目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工,当时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大半,为保护国立中央博物院收藏国宝文物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攫取和毁灭,首批文物从中山码头启航,踏上了长达十年的漫漫西迁路。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陆建芳:“当时的文物,大多数都放在我们朝天宫的库房。抗战开始,文物就分北线、中线、南线三条线路往西面迁移,这个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第一个南线迁移最早,是1937年8月13日战争打响以后。正好这批文物是最好的文物,当时我们故宫博物院跟南京博物院挑选了最精彩的文物送到英国展览,然后回到上海做了汇报展,结束后装箱通过船运往南京。没想到文物还没有到南京,战争就打响了,所以这80箱最重要的文物直接从上海经过南京没有停留运到了武汉,放在了长沙湖南大学图书馆。北线文物当时也非常紧张,数量非常大,有9000箱左右,中线运走了一部分,通过浦口上了火车,到了徐州以后往西,到达陇海线。”

四库全书》是清朝时期的百科全书,专供皇帝御览,精美的装帧体现了皇家气派。这套钦定书籍全国只有七套,当时和其他皇家御览书籍一起颠沛流离到了峨眉山下。直到2002年8月,装有这些书籍的一千多个木箱才被打开,古书完好无损。陆建芳说:“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所有文物又回到了南京,其中一部分回到了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还有一部分在解放战争快结束时,国民政府运到了现在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第一期建筑才算最后完成,主体建筑古朴庄重、气势雄伟,屋檐两边呈弧形渐渐向上翘去,庄重中又略有轻灵之感,成为人们一进中山门就能看到的醒目地标。2009年,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最大的亮点便是提升老大殿。

陆建芳说:“南京博物院在做第二期工程的时候,考虑到整个建筑的高度不是太协调,因为老大殿是1936年建的,整个高度偏低了,所以整体原地抬升了3米。现在整个南京博物院是两条中轴线,这个以老大殿为中心的代表中央博物院当时的中轴线,从特展馆到艺术馆、再到非遗馆,很长的建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们新的中轴线,两条中轴线相互映衬,形成我们南京博物院建筑的最大亮点。”

院内中央的长方形水面,黑色池底明净如鉴,新老建筑的倒影与天光云影徘徊流连。从一期的两馆分离到现在的“六馆合一”,细致的流线设计消除了传统博物馆审美疲劳的“魔障”。艺术馆,展示古代艺术的内涵和现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创新;数字馆,用抽象概念加历史事实诠释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民国馆里,旧时的邮局、杂货铺、茶馆将我们带回上个世纪初的民国首都南京;历史馆,呈现古代江苏发展轨迹,反映江苏地域文化;特展馆,展示宫廷文物精华;非遗馆,传承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逛完了这六馆,您还可以去老茶馆待上一会儿,听听昆曲、品品茶。

在南博不仅可以观展,还可以品茶、听昆曲。现在来到天台上,这里有天光、有绿化,远处还可以看到美丽的紫金山,内心的充盈加上眼前的美景,让我真的想时光就在此刻停留下来,那该多好。这份宁静来自于对先祖的敬重和对优秀文化的敬畏。

南京博物院一角(www.xing528.com)

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回顾80年的历史,虽然经历过战争烽烟的冲击,但这座仿辽式大殿,依托紫金山为天际线,依旧屹立着,传承着古今,连接着未来。

除了南京博物院,南京还有五六十家博物馆星罗棋布,共同展示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的丰厚蕴藏。

朝天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江南地区文庙建筑之典范。位于朝天宫内的南京市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馆藏众多国宝,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举世无双。

建筑大师贝聿铭操刀设计的六朝博物馆,全面展示六朝都城面貌。

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江宁织造博物馆,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沧桑历程和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早期成长历程。

形形色色的博物馆,全方位展示着南京的岁月变迁和历史积淀,让人们感叹于南京文化之悠久,艺术珍品之璀璨。而更多的现代文化设施,则让南京人享受着多种文化的熏陶。

江苏大剧院

这里,处于河西文化体育轴线,位于奥体中心西侧,东与金陵图书馆为邻,西临浩瀚江水;这里,建筑创意独特,承载丰富;这里,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里,就是江苏大剧院。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江苏大剧院,是南京文化地标的新创造,在潮起潮落的长江之畔,镇守在南京的西面。

走进江苏大剧院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四颗水滴造型的建筑,她们在日光照耀下,彰显着水韵江南的文化意蕴。这四颗水滴一样的建筑内,有音乐厅、戏剧厅、综艺厅和歌剧厅,其主要功能可满足歌剧、舞剧、话剧、戏曲、交响乐等多种演出需要。

江苏大剧院工程建设指挥部黄林说:“以前,我们一直不能引进一些欧美的歌舞剧,比如莎士比亚剧、俄罗斯的歌舞,包括美国百老汇的一些曲目,都不能在南京演出,有了这座大剧院,这些都将能实现。”

夜幕降临,银白色的“水滴”上的灯,如同点点星光。奥体中心远远的两道红色跟江苏大剧院的蓝白渐变遥相呼应。建成后的江苏大剧院和南京已有的诸多文化设施一起为南京市民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样在河西的由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保利大剧院,已经成为南京人看演出的新宠。江苏省美术馆老馆,是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的美术馆,也是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开端,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而同样在长江路上的江苏美术馆新馆,也是国家重点美术馆。毗邻南京奥体中心的金陵图书馆和位于市中心的南京图书馆,则是两个国家一级图书馆,让市民尽兴地遨游书海

作为文化大省的中心城市,南京不断加大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历史文化的丰厚和现代文化的辉煌,让南京成为全国的文化高地,也让更多文化人向往着南京。

这是太阳宫独立音乐日的现场,这场演出由知名音乐人许晓峰亲自策划。十年前,许晓峰是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签过老狼、汪峰、孙楠、那英等著名音乐人。十年后,他以南京市流行音乐产业领军人物的身份,从北京移师南京,将青春音乐公社项目落地南京。

晓峰音乐公社许晓峰说:“太阳宫地理位置非常好,这边是玄武湖,而这边是紫金山,山水之间突然间有这么个建筑,里面是个剧场,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氛围。”

天南地北的文化人聚集南京,成为共同打造南京文化的新南京人。南京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各种文化场馆之全面和先进,决定了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骄傲地说,南京,本身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