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美丽之城:传承非遗文化的四甘熙故居

南京美丽之城:传承非遗文化的四甘熙故居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每天都会把作坊的事情交代给老伴儿,然后出门上班去。灯彩艺人曹真荣正在制作花灯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熙宅第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走出金陵十八坊,来到的就是甘熙宅第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了。

南京美丽之城:传承非遗文化的四甘熙故居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每天都会把作坊的事情交代给老伴儿,然后出门上班去。

花灯,在秦淮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每年正月十五,各式花灯都是小朋友的最爱,有兔子灯,还有小葫芦,口小肚大,象征财库饱满,纳财致福。

灯彩艺人曹真荣正在制作花灯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民俗博物馆非遗部副主任施慧说:“这间大院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友恭堂。可以看下,这边有个非常大的匾额—‘友恭’二字,出自《三字经》中‘兄友弟恭’的典故,意思就是指兄弟之间要相敬如宾,弟弟要恭敬哥哥,哥哥要爱护弟弟,这样才能够产生非常强大的家族凝聚力,家和万事兴。友恭堂这个匾额下面有一排对联,‘孝义家政,诗书裕后昆’,道出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所以我们说,友恭精神也洋溢着儒家思想非常好的精神。”

明朝末年,一支甘氏族人离开祖居地进入城内,以经营田产为生,后来甘国栋率子行商,经过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家境逐渐殷实。

施慧说:“甘熙宅第的第一道屏门上,曾经有一道门联,是‘武丁旧学,典午名家’,这八个字点出了甘氏的两位祖先,一位是甘盘,一位是金陵甘氏的祖先甘卓。墙体内侧有一个石碑,是‘友恭堂记’,上面就记载了友恭堂的建造过程以及它的历史。我们说甘熙宅第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就是根据友恭堂石碑上记载的时间来断定它的建宅历史的。有没有发现?这边有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一进一进的,这个就是江南民居多进穿堂式建筑的一个特点,不仅下面是中轴对称的,上面二楼也是中轴对称的。过去的正宅中轴线,都是地位比较高的人居住。还有生活走的道。过去的佣人、仆人,他们走哪边?偏院、背弄。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过去又称为火巷,就是消防通道的意思。”

甘国栋去世,其长子甘福开始主持家政。他率弟遐年、延年、鹤年同心协力,勤俭砥砺,在嘉庆十七年(1812)前后,开始在南捕厅旧宅的基础上扩建,一举奠定了甘熙宅第的规模。

施慧说:“其实这里远远不止九十九间半,这只是民间的一个俗称,实际上它的房屋共三百多间,总共的占地面积是近一万平方米的面积。宅子的主人虽然家底非常殷实,但是他对文化、对子孙的教育还是非常看重的,家里专门辟了一个地方,建立一个藏书楼。我们可以发现甘熙宅第它是处于南捕厅,也是我们城市最中心的闹市区,闹中取静。其实过去城南地区是一个南京民风民俗非常浓郁的地区,也是南京地域文化聚集的一个地方。”(www.xing528.com)

一进门的吆喝声,瞬间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老城南。过去秦淮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历在目:糖粥的香味,磨剪刀的吆喝,修鞋匠、修伞匠的敲打……这一切在金陵十八坊里都可以找到。

施慧说:“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就把全国五分之一的能工巧匠召集在南京,安置在门东和门西一带,主要从事手工制造。”

甘熙宅第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走出金陵十八坊,来到的就是甘熙宅第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了。

南京民风民俗塑像(一)

南京民风民俗塑像(二)

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马连喜正在剪纸

说到剪纸坊,自然提到剪纸。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或者是大喜之日,都会在窗户上贴一个窗花

马连喜就是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1岁开始学习剪纸,他的剪纸艺术广泛吸收中国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点,在构图上多采用“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见细、拙中见灵”的艺术处理手法。马连喜说:“我们家基本上都是剪纸的,我们家老太爷都是剪纸的。”

马头墙内,花格窗边,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精致,阅读千年家族的兴衰历史,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秦淮河边,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地改变,而不变的是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的秦淮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