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秦淮河自古就是金陵城的繁华地带,许多豪门世家、权贵将相聚居于淮水两岸,金粉楼台,鳞次栉比。夫子庙附近的河房更是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
来到秦淮河,就不能不乘坐画舫。泛舟河上,既能饱览沿岸的秀丽风光,更能了解十代繁华之地的历史文化。
说到秦淮风光带,就不能不提到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相传当年秦始皇东巡时,发现南京紫气升腾,以为王气。见此状,始皇帝下令凿方山、断长垅为渎,以泄王气,就有了现在的秦淮河。秦淮河全长110公里,分为内秦淮河和外秦淮河,外秦淮河是护城河,内秦淮河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十里秦淮。
在这“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的秦淮河两岸,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掌故。如果说儿时的记忆是星星点点,那么,当自己的工作与这片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水域再次相连,欧嘉敏对这里的情与景、人与事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秦淮河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说桃叶渡的爱情故事、白鹭洲公园里面徐辉祖的征战故事、文源桥那边的科举故事,还有很多方面,像李香君故居的秦淮八艳的故事。
东水关遗址
诉不尽的恩怨情仇,讲不完的悲欢离合,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明清时代的内秦淮河。作为十里秦淮的起点,东水关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作为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东水关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东水关为砖石结构,共有三层。第一层已于战乱中毁坏,现存中层和下层。在古代,上面二层是为了安置守城的将士和储藏物资的,最下面的一层是为了调节内秦淮河水位和防洪的,中间的铁栅栏是为了防止敌军从水路偷袭的,因此这里是通水而不通航的。
如今已被辟为遗址公园的东水关,城墙依旧坚固,墙体为粗犷的青条石,一侧还设有阶梯,往上攀登可直抵城头。城上,芳草萋萋、条石纵横。往西远眺,秦淮水色尽收眼底。画舫穿梭,带来的是前尘往事,带走的则是无尽思绪。
白鹭洲公园历史上曾被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民国时更名为“白鹭洲公园”,则是源于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因此,这个诗意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与十里秦淮主航道两岸的景致有所区别,白鹭洲公园更多的是山、水、城、林自成一体的自然风光,加之点缀其间的亭台楼阁、婉转灵动的水街七雅,乘坐画舫顺水前行,扑面而来的是独特的水乡韵味。(www.xing528.com)
这就是江南了。
江南,这应该是对十里秦淮的最高褒奖吧!怀揣对水乡的朴素理解,人们随船穿梭于一座又一座桥梁之间。桥因水而生,它既连接起淮水两岸百姓的生活,也勾勒出繁华之地曾经的过往。
平江桥,别看现在桥面上车水马龙,但在过去,它并不允许老百姓随意通过,而只对每三年来此赶考的考生们开放,以显示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当年,考生们就是在这座桥上被搜身,以防夹带,当时的搜查非常严格,只许带文房四宝和必要的干粮。
夫子庙
文源桥为纪念投河自尽的状元黄观而建,朱雀桥则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而得名,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是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现如今,不仅交通工具要比当年舒适,水中的景色也比朱先生所见的更加美轮美奂。来往的画舫在水上缓缓行进,宛如一座座游走着的玲珑宫殿,倒映在水里,风姿绰约,愈远愈艳。夜,赋予十里秦淮更迷人的色彩。
秦淮河夜景
待天色黑透,岸边的好戏也开始上演。演员们用艺术的方式再现过去的故事,在灯光的映衬下,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六朝古都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里还有一处爱情圣地,名为“桃叶渡”。
温柔夜色中,桃叶渡口王羲之与妻子的相依相守还在继续,江南贡院前赶考考生求取功名的故事仍在上演。“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无论兴盛还是衰败,无论喜悦还是落寞,这条承载千年悠悠古梦的历史文化名河,仍将继续流传它经久不衰的故事,散发它与众不同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