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第二课堂育人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第二课堂育人路径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育人的优势1.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并且,爱国主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并且,敬业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积极开辟校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第二课堂育人路径

(一)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育人的优势

1.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并且,爱国主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爱国主义可以引导青少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价值观、理想和人生观,能够引导青少年大学生在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基础上树立报国的志向、学习报国的才能和践行报国的意志。目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教育学生,并没有将爱国主义真实“落地”,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更多的是假大空、高不可攀的标语和口号。虽然,这种死板、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短时间内可以把相关的内容传达给学生,但是最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无法达到真实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第二课堂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产生强烈的刺激,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节日的欢庆盛况、山河的壮丽以及家乡的美好建设都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意。

2.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敬业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具有普遍性与行业性的统一,对于今天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启示。敬业精神的发生需要认知与认同共同作用,精神和物质共同驱动,舆论和示范相互结合,道德和法治相互制约,把握敬业发生的机制和过程,有助于敬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敬业精神又包括乐业爱业精神、奉献勤业精神和创新敬业精神。敬业需要公民敬重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将这种敬业转化成工作的不竭动力,热爱自己的生活、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并且,敬业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敬爱学业、敬爱正在做的事情、敬爱未来的事物。第二课堂教育的特点鲜明,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敬业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育人的途径

1.科学设计第二课堂内容体系(www.xing528.com)

第二课堂需要进行整体经营和设计,因为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成分。第二课堂教育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建设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和内容体系建设以学校为统筹、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为载体、以院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对于青少年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势是可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除此之外,第二课堂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信仰、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关于“中国梦”的党团组织活动、业余党校团校活动、报告形势政策以及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应该积极充分地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充分结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的志愿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长才干、做贡献和受教育,不断牢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是文艺活动。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活动,比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心理辅导等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文化教育活动中,将美育、德育、智育和体育有机整合,不断弘扬高雅的文学艺术,由此提高青少年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付诸实践。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可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学校的社团活动应该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明确第二课堂的属性和社团活动的定位,着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励大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通过指导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鼓励大学生积极挖掘和发挥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拓展延伸第二课堂教育空间

第一,积极争取社会的大力支持。在地方组织领导的支持下,可以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

第二,开拓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积极开辟校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第二课堂主要的开展形式多以活动为主,组织开展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场地的选择。在每个高校都有很多可以使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是与学校联动的,能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便利,这些资源具有距离近、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低、人际关系熟等独特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