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思政教育精细化开展
1.专业化细分
思政教育的专业化细分是指对思政教育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载体、工作方法等的分门别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从而使思政教育对目标、内容、对象、载体和方法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更熟练、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宏观上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观上是培养具有高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而在微观上,就辅导员工作来说,则需要一项一项工作地推进,将宏观和中观目标进行分解。
(1)工作领域的细分。当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思政教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使高校思政教育者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思政教育内容,从横向上看,涵盖了学生党建、奖惩助贷、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团学建设、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个条块;从纵向上看,分为精神空间、网络空间和网下空间。在精神空间中,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对于有心理隐患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对于网络空间,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上网习惯引导,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网络文明;关注学生“网络生存”状态,了解网络舆情,做好网络监管等。而在网下空间,则指我们平时所说的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无论哪一个维度的思政教育工作,都应当按照条块进一步专业化细分。要引导和激励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鼓励辅导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结合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要求,在学生工作某一个板块里“术业有专攻”。
(2)工作对象的细分。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发展阶段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根据高校现阶段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可以把高校内部的学生群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分别是:本科生、研究生、进校新生和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以及低年级学生群体等。在这些群体中又可以根据学校内部的规定和要求分为学习困难群体、心理弱势群体、经济困难群体等。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从而使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包括志趣、爱好、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气质等。通过比较和分析,探讨服务对象在行为和观念方面的特征及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深入细致、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这也是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立足点。这里所讲的“特殊”学生,并非对学生的另眼相看,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而只是对工作对象基于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而采取的一种归类方法。所以,在实践工作中,要注意保密,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避免公开使用“特殊学生”这样的字眼,否则就可能引起其他人对这部分学生的歧视和偏见。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不同特质个体,在具体工作中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其知识面;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则是帮助其树立信心、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这个时候“追求全面发展”可能成为退而求其次的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也要有所区别:对大一的新生,要重点抓好适应性教育、热爱专业、校史教育等;对大二的学生,侧重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对大三的学生,要注意抓好个人选择定位、情感恋爱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大四的学生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找准问题关键、区分事情轻重缓急,不断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从而使目标定位更加合理,工作计划更加贴近实际。
在工作领域细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结合工作对象的细分,坚持“做精、做细、做实”。如学生职业发展与教育,不仅可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细分,开展阶段性职业教育,还可以对不同就业取向、不同就业能力、不同就业困难等进行细分队形,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2.问题导向
在专业化细分的基础上要坚持问题导向,鼓励针对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加大调研分析力度,加强理论研讨与实践,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将学生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探究原因,总是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思想理论指导日常实践。
(1)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的是一种“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实际上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就是学生由于某方面因素而导致的外在的表象,是学生的某些“需求” 没能很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的需求满足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工作做细;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样的工作思路和路径,正是促使思政教育符合教育本身规律、实现科学化提升的基础条件。
(2)整理共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是以学生问题为指引,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学生个体多元化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意味着这些问题必然具有共性特征,可以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工作对象细分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群体里的共性问题。如新生归属感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农村学生问题、贫困学生问题、少数民族学生问题等;在工作领域细分的基础上,挖掘细分领域里的共性问题。如社会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赴外交流学生的管理等;还根据问题发生的时间特点划分为常规性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实际出发,以社会生活焦点、思想观念疑点、大众舆论重点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事务性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探寻规律性,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思政教育的逻辑起点及落脚点。
(3)固化工作机制。高校思政教育者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用理论指导实践,还应该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理论。在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后,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涉及的对象特征等,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应该总结掌握同类问题的规律性,科学地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提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精细化意味着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固化工作机制,让辅导员从一次次“救火员”的零散工作中解脱,通过完备的规章制度的导航和规范,用规章制度确保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实现。
(4)进行深度辅导。“深度辅导”是心理学上的用词,在思政教育中也可以借鉴心理学深度辅导的做法,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精细化理念,建立思政教育深度开展的工作模式。当前,一些高校探索出“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工作模式,提倡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合作”的转变,旨在强化问题导向,以“兵团作战”的方式对工作对象提供全方位的辅导和支撑,把教育引导工作做细、做深,做到极致,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思政教育中面临的课题的症结,理清脉络、对症下药,追求优质化成果,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研讨,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规程和辅导理论,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培养相关领域的专家。
3.多学科协同育人
多学科协同育人是指各学科之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合作,通过协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精准画像的基础上利用多学科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精准施策和精准引领,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1]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个性化,学生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发展成为多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践行协同育人,要加强多学科支持、多领域知识运用、多资源整合,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将多学科知识、方法、平台、资源予以整合优化。
(1)多学科工作支持。
首先,学生思政教育应该遵循科学性,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规律,来分析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学生教育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所以,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辅导员必须获得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科学的专门知识,知识越多,专业性越强。同时,辅导员还必须具备“百科知识”,知识越广博权威性越高,越能获得学生的认同。高校辅导员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事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关学科相应的知识。
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不断增加。而对一个复杂问题,单纯依靠思政教育本身往往无法解决,要善于吸收和借鉴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方法,甚至需要社会上专业力量的介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2)跨学科组织应用。如果说“多学科支持”强调辅导员“一专多能”的话,那么“跨学科应用”就是强调“团队作战”。借鉴管理学上的“项目管理”理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也可以以任务、项目为导向,组织工作团队,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正在努力探索实施的“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小组” “辅导员梯队”等,就是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工作经历、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员组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工作团队。比如在学生危机事件中,既需要心理辅导员,也需要危机公关专业人士,可能还需要法律顾问、网络监管人员等,如果能将具备这些专业能力的辅导员聚集到一起,这样的团队必将极大提升工作执行力。
(3)多资源整合管理。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人才培养仅依靠单方力量无法实现,更需要高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及家庭、社会各方资源。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构筑起包括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朋辈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格局。每个主体在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第一课堂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主题隐含于专业教学中,由说教转变为渗透,实现润物无声。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充分利用各主体的优势,整合各部门的资源。除了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包括家庭、企业、毕业的校友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学者等都应该统筹到全员育人的框架里,让各方力量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搭建起和谐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朋辈环境等,发挥这些环境的积极作用,为教育工作所用。
(4)新技术手段支撑。思政教育的精细化,必须强调科学技术和教育手段的支撑。在技术上,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和信息手段,使思政教育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具体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思政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信息手段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顺应信息化趋势,依托信息科技和新技术、移动终端、电脑以及新媒体等,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发挥新技术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如一些高校逐步开发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平台,整合校园各活动组织方发布信息、管理活动,便于学生获取信息,管理生活和学习。慕课也是目前流行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结合慕课或者“微课”的形式,开展灵活新颖的授课或活动。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收集整理日常数据,利用专业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数据背后的信息。利用好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从大量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
(二)推动思政教育个性化开展
个性化,就是根据人们个体差异,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特质的需要,形成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的状态。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指在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基础上,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被教育对象的性格、兴趣、爱好、现状、预期等潜质特征和自我期望,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辅导方案,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为被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认同和转化为行动。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以网络语言为例,现在“原创”“转载”等张扬个性、表现风格的词一直比较流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尊重他们的多样性。由于受到家庭氛围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都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人生规划等也千差万别。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表达自身想法、张扬自身个性的权利。在思政教育中,个性化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按照一个模式、一种方法来开展工作。强调了解当前学生自身发展的新期待、新需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弘扬,开展分类指导,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1.尊重主体精神
教育,包括思政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参与的活动,参与其中的人就是主体。强调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发展,首先,要强调和凸显参与其中的主体性,也叫主体精神。在中国语境中,主体性、主体精神、主体地位、主体价值这些词往往是同义或者近似的,都强调对于主体的尊重,强调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人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支配自然和驾驭万物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的、精神的发展的需求,所以说人是主体。因为人能从事体力与脑力劳动等各种社会活动,所以人能支配客体。主体是实践活动中的范畴,是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实践活动中的人。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而其中发生相互作用最多的无疑是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在高校日常思政教育活动中,“老师”群体中最直接也最主要的是辅导员,所以,强调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就是强调要发挥大学生和辅导员的主体性。
高校思政教育中,强调主体精神,就是强调辅导员和大学生都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到自我的主体参与,积极创造条件完成思政教育这一实践活动。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强调“主体精神”往往单指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而不说教师即辅导员的主体精神,似乎辅导员天然就是主体,自然而然就会发挥主体作用,其实不然。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日趋繁重、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精细化的情况下,不仅要强调大学生的主体精神,也要强调辅导员的主体精神。
(1)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就是要调动起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活动主体或者说主人翁的意识,不仅作为受教育者,而且作为教育实施者,不是被动接受教育、完成任务,而是主动策划任务、实施任务、保障任务完成;不是单纯的、简单地参与教育过程,而是积极、能动、创造性地参与教育过程,促进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有效开展和有特色开展。为此,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人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主人翁性。人们主体意识的每一次觉醒和进化都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教育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以个体教育中的主体性特征为基础,在对个体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个体的持续性发展。思政教育要入脑入心,本身就不仅是一种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思想意识的交流,所以,在思政教育中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起主人翁精神,就是要将大学生调动起来,以平等的姿态,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将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置于同一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以此实现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思政教育中,强调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一是要进一步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朋辈教育”功能,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将大学生群体中那些“正能量”传播出去,更好地影响周边的大学生;二是要引导大学生以主动配合、合作、共享的姿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而不是消极接受甚至抵触。
教育学上的“朋辈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在同一环境或教育背景下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能够分享交流自己已有的信息、行为观念,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朋辈教育指由大学生自己来充当施教者,用自己的言语、故事、事迹、行动来传播“正能量”,发挥示范作用,来带动身边的其他学生一起进步。
教育活动是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如果受教育者消极抵抗,那么教育效果将大大受到影响,甚至教育活动本身也不能顺利进行。在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有被消解的风险。所以,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大学生以“主人”的心态来看待思政教育工作,以一种“我的事情我做主” “我也是老师”“我要分享我的成功”等类似的态度来参与教育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和“入脑入心”的效果。
2)积极性。基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代际差异,在实践中,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工作往往存在消极应付心理。因此,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目的就是要改变这些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活动的抵触情绪和厌倦心态。这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同时,还要通过其他手段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重要性引导,即要进一步凸显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不仅指基于教育工作本身的价值,更要强调其对于青年学生的实用性,即要凸显这些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本身是需要的、是有现实意义的,这就需要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更多地寻求教育素材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兴趣点等的契合度。
二是丰富和创新工作载体,即要通过适当的载体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来维护这种积极性。比如,学生社团这种组织形式,就是一种载体,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和“三自教育”的方式,可以比较长时间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再比如,适当的奖励和表彰也是一种增强积极性的手段,诸如此类,要灵活应用。
三是成就感维持。人们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就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能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体验到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在时间上维持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应当使大学生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能找到其价值,能获得成就感和存在感。所以,一些共享、分享、诉说、展览、展示型活动,就是体现成就感的有效形式,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开展一些。
3)创造性。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创造性,即大学生不仅参与教育的过程,而且还有创新,对于教育活动有所贡献。这不仅实现了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也促进实现了成就感,同时还使教育活动本身具有了创新性和特色性。比如,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今天,许多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开展。辅导员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化手段,而调动学生参与制作新媒体、网络育人平台等,就不仅使大学生本身受到了教育、体现了价值、获得了锻炼,而且使思想政治工作也实现了创新。此外,在教育活动选题、策划、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宣传、总结、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受到欢迎、起到实效。
(2)尊重和发挥辅导员的主体精神。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对象价值观多元、性格多样,工作成效评价方式很难量化和具象化,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是一个主观性、社会性、属人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工作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对于同一个工作,不同的辅导员,其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载体、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尊重和发挥辅导员的主体意识,强调其主体精神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尊重和发挥辅导员的主体精神,就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始终是强调辅导员个性化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而当前尊重和发挥辅导员的主体精神,要强调以下三点:
1)允许和鼓励辅导员积极创新工作。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要求辅导员应当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政策,积极地将思政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从这一点上讲,辅导员工作是不能随意“发挥”的,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活动主旨都应当紧扣思政教育的要求,辅导员可以创新、创造的空间主要在于教育的方法、形式、载体、手段、平台等方面。辅导员不仅可以创新,而且应当不断创新,要将思政教育工作常做常新。所以,在实践中,要允许和鼓励辅导员按照党和国家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围绕育人目标,在思政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平台、载体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设计,体现出新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从而增强育人效果。
2)积极鼓励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发挥辅导员的主体精神,要着重调动辅导员对于业务的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要促使辅导员按照专业化道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单个辅导员很难在所有工作板块中都成为特别专业的专家,因此,应当鼓励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和板块中成为专业人才,成为专家型辅导员。这个过程是一个前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因此,必须强调辅导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主人翁意识,将工作压力转化为自我学习提升的动力。
3)为辅导员个性化开展工作提供保障。鼓励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创新创造,要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除了资金和物资保障外,更应营造鼓励辅导员创新的氛围和制度设计。比如同济大学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评选“院系学生工作创新案例”,具体又分为“主题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等,通过评选表彰的形式,激励辅导员积极开展工作创新,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鼓励辅导员个性化开展工作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工作不断涌现一些新的亮点和特色,也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
2.尊重个体差异
尊重个性化,是“人本主义”的直接体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了解一个人必须从整体出发,因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每个人都有独立性,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需求。
所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实现思政教育个性化开展的重要前提。
(1)知人善育,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人必须以知晓、了解、接触人为基础,所以,尊重学生首先要正视学生,要面对学生这个“客观存在”。学生的个性化是建立在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基础上。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2000年后出生的,适逢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社会环境巨变的时期。大学生的思维活跃,交际广泛,能够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因此他们的观念更新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能够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很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服从意识减弱,单向的灌输阻力增大,这是当代大学生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每个个体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不同,因此会导致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发展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群体,群体间差异较大。此外,在群体共性的基础上,又因为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个人禀赋、兴趣爱好、自身素质等方面各不相同,群体内部的学生个体差异性也很大。他们的人生目标千差万别,接受能力有强有弱,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基于此,就需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单独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每个人的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并保持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www.xing528.com)
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包容之心,应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指出其不足、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其改正。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帮助学生积极弘扬其优点与长处,无论是良好的个性特征,如开朗、活泼、勇敢、有创造力等,还是一定的素质特长,如艺术天分、文体特长、科研能力等,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其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2)因材施教,体现层次差别。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上,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实践,尊重学生的个人禀赋、专业背景、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规律、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目标设计等方面体现层次差别。由于个性的差异,每位学生想要的人生目标各不相同,有的想在专业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有的想锻炼自己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的就想出国深造体会不一样的文化,也正是由于个性的差异,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对每名学生的目标设计也应该体现出层次差别。如喜爱钻研、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建树;学习成绩优异,热爱科研的同学,可以鼓励到国内外知名学府学习,在专业领域实现自己的理想;学习成绩一般,但人际关系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在领导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方面多加锻炼。
3.弘扬个性特征
现代社会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主观意志、独立意识的年轻人。在大学生中更是存在强调个性自由、强调自我独立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加复杂、价值观更加多元、个性更加张扬。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既要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合理的个人追求和个性发展,重视他们在学习与生活、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智等方面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及心理特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力。
鉴于目前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更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的精神,以“独创”为特色的创新思维必然是一种个性化思维,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和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其成长为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为学生实现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允许学生适当的个性张扬和“奇思妙想”,使他们获得良好的个人心理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契机和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人梦想实现。如部分高校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出“学生有梦想,我们来实现”的理念,通过提供资金、场地、物资等,创造平台帮助学生圆梦。
(三)增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
思政教育中提到的“人文关怀”是指有别于自然的人伦内涵,同时与神理有别的精神教化,并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文明、儒雅、文治教化等。马克思认为,人本的实现首先是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人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多维度解放与全面发展,达到人的自由个性。现如今我们也对“人文关怀”进行了新的界定,“人文”特指能够以人的人格和尊严为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把人文的内涵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重点突出实现人的价值,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人文关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人的主体性,关注个体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它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平等性、亲近性、贴近性和柔和性,强调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人文关怀、柔性管理和隐性教育三方面入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重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维度和价值坐标”[2],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人”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人文关怀,首先要承认并尊重大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完整的人、能动的人、创造性的人。把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关怀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在工作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更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关心学生内心的感受,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疾苦,关注细节、关注需求,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心理波动、学业困难、生活现状等,将思政教育做细、做活,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尊重学生独立人格。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情”和“理” 并用,以真挚的感情启迪人,情理交融,循循善诱,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出发点。充分认识大学生这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到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只有立足于人,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并最终回归于人,回归于人的发展上来,才能真正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尊重学生,要避免居高临下,以师长的姿态来教训学生,以刺激性词汇来管教学生。要避免对学生进行分级分层,避免标签化管理,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客观公正看待每名同学。保护学生尊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后进生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要注意隐私的保护,帮助他们克服欠缺的方面,不断完善自我。
(2)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提出要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工作应该从重管理转型到重服务,从规范学生转型到为了学生。
高校学生日常工作量多面广,学生基数大,导致辅导员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烦琐的日常工作,在实际组织管理中容易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以灌输式、教导式的形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工作必须尊重、正视和研究学生需求,并要把握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美国高校辅导员职责界定非常明确,即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细分为针对每类需求的具体部门,如招生与入学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学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生健康与医疗服务中心、学生政策及司法部门、国际教育部门以及校友基金发展事务等学生事务管理部门,每个部门在开展工作之前,都要调查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需求安排和调整自身的工作,学生则是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的角度出发,倾听学生的呼声,关注细节、关注需求。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心理波动、学业困难、生活现状等,主动挖掘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不主动表达的学生群体,但是在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了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敏感地捕捉到相关的内容,需要智慧与灵感。在学生特点的需求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通过发挥各个方面的力量,才能造就一个灵活、智能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才能不断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2)凸显学生主体性。“教育主体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共识。思政教育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很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高校的育人、管理、服务等方面都积极参与,主动加入学生思政教育各环节,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避免只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学校教育秩序的稳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朋辈的教育资源,依托学生群体内部资源实现自我感知和引领。同时,发挥学生社团、学生组织以及“学生自组织”是基于学生按照行政划分、志愿兴趣、共同任务等结成的组织形式,是凝聚学生、动员学生的重要方式,具有群众性、“草根性”、生动性等优势,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与学生组织,可以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的载体,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能力需求、素质需求、情感需求,提升影响力与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和吸引力;可以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发挥学生在学生社团与学生组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筑“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文化氛围。因此,必须进一步抓好学生社团与学生组织建设。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帮助搭建平台、提供资源与指导等,扬长避短,发挥其在促进学生“三自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重视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是自发的、民主的,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使人们做到自律、自悟和自省,使他们能真正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团队目标努力。
柔性管理方式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外在影响到自觉主动”这一变化,这一转变的过程受到一定的时间影响,是会反复发生改变的。根据柔性管理方式的转变过程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质的模糊性、量的非线性、方法上的感应性及职能塑造性。
首先是质的模糊性。高校大学生是接受思政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交际范围广等,但是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举止有时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现象就与柔性管理的“质的模糊性”这一特点相符。
其次是量的非线性。大学生虽然开始逐渐走向社会,但是他们的身心依然处于发展和成形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复杂多变,作为独立的个体,虽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能,但是自律性较缺乏,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有时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而这一点正好与柔性管理的“量的非线性”这一特点相一致。
再次是方法上的感应性。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主要人员是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在进行管理时,除了要遵从学校日常的规章制度外,更要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学术魅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根本影响学生,提高自身的威信力。而这一点正好与柔性管理的“方法上的感应性”这一特点相符。
最后是职能塑造性。思政教育的管理依赖于一定的制度要求,但是制度的制定不仅是管理人员单方面的输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柔性管理的第四大特征——“职能塑造性”。
“柔性管理”运用于思政教育,主要是要改变以往管理模式单一化和刚性的特点,讲求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展现人本性、情感性、间接性等特点,坚持个性重于共性、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等基本原则,采用教育、引导、支持、激励等工作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它是在思考现状——刚性管理弊端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的,旨在进一步体现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导一种更完美的教育境界。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科学性、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
(1)以需求满足引导学生价值取向。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是:供给创造需求。只要能提供服务,就会有学生参与,教育就会有成效,工作效果由辅导员的能力决定。在新时期,思政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服务,更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主动丰富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成才服务,为满足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可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放在教育学生的首位,这样可以从学生的价值观改变和成绩变化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判断。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要求做好学生价值取向和文化客体选择的引导,使学生对服务的需求从被动接受向自觉接受转变。所以,实行柔性管理的关键点在于创建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方法,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引导和鼓励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愿望。柔性管理中强调个性重于共性,需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将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对象,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工作方式和内容组合,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工作调整。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差异性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这种以学生个体需求和偏好为导向的工作方式,对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出了挑战。
(2)以激励肯定的方式促逬学生学习。新时代多样化的学生特点已经把思政教育的核心作用体现为:促进学习,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激励、综合、协调学生以个体或团队形式,按照思政教育的目标进行努力,从而以更高的视野认识自身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多激励,少打击;多肯定,少否定,通过正向的积极的鼓励,增加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不要用一种发展模式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目标确定,可以将学生激发成为思政教育的动力,而不仅仅是工作对象;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整合到学生工作的统一战略目标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思政教育的优化能形成有机统一、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良性循环。
(3)以潜移默化的身教引领学生成长。重视“朋辈教育”的作用,重视潜移默化的身教,避免刻板的言传。高校大学生是进行朋辈教育的主体人员,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把处于相似的教育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人把自身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学习理念等分享给彼此,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引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情感共鸣,可以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一是开展“朋辈教育”,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依托优秀学长、优秀学生、优秀校友,通过选拔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小班主任、副班主任;通过好人好事的宣传表彰等,鼓励广大学生自我感知、自我实践,引起内心理解和共鸣。
二是“典型示范”,以学生模范带动广大学生进步。比如有的高校通过开展“学生精英培养工程”,依托党校、团校等组织形式和载体,开展“学生精英培养计划”、实施“选苗育苗”等,培养具有典型示范潜质的优秀大学生。开展“学生典型示范工程”,通过“优秀学生”“励志之星”“感动人物”“年度人物”“研究生学术先锋”“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先进个人和集体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展示,塑造一批学生个人和学生集体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班风养成,促使广大学生“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不断发展提高。
3.重视隐性教育
所谓“隐性教育”,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实施的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使受教育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政教育的类型,强调教育过程通过合理设计和恰当载体增强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隐蔽性、增加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增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延长教育节奏的渐进性、发挥教育接受的自主性,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在无形中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之中,这样就可以把隐性和显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显性教育,强化显性课程,但隐性教育的作用和潜能还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挥。
从思政教育方法上看,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存在的,其特征表现在:①教育境界上追求的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②教育目的具有潜隐性;③教育功能具有浸润性;④教育内容具有隐形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的,尤其是隐性教育具有渗透性和间接性,并非思政教育第一课堂上以授课的形式给学生灌输道理,也并非通过思想政治老师直接向学生传授教育内容,而是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隐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隐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利用内隐的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在教育情境当中,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影响。
(1)隐性德育课程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隐藏着思政教育目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思政教育功能的课堂,可以涵盖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也就是今天大力提倡的“课程思想政治”,也就是“课程思政”。在不同的学科之中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如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自然科学中含有持之以恒的研究品质内涵,这些不同学科的教育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隐性教育,专业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其在专业学术上的造诣常受学生的崇拜,进而延伸到崇敬专业课老师个人。因此,专业课老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专业课程上不失时机地渗透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专业道德等,还可以通过个人人格的魅力感染同学,引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甚至生活态度的积极向上。
(2)校园文化环境熏陶。校园文化环境是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的主要空间和载体,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是由校园建筑、道路、植物、文化设施、内涵育人信息的人文景观等构成的空间场所,大学悠久的历史沉淀在校园物质环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学校建筑,本身承担着教育功能,结构设计、建筑外形、功能变化、名称等都可能有背后的故事,同时在悠长岁月里的人物和发生在其中的事件等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资源。构建充满真情实感、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其所内隐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等都在以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生生活学习在校园里,对校园环境总有着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从而内化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同。更进一步,校园物质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可以被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从而起到以境化人的隐性教育的作用。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指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指引着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等,这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教育因素。大学精神可能就包含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科研精神、批判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不仅可以引领校园文化的主流,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理性,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如搭建校史校情的课程体系,通过正规的第一课堂、“形势与政策”课堂、报告会、参观展览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和未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大学生的认知,给大学生深刻久远的启示。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可以克服自身思想方面的局限性,在学校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之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教育力量、教育内容和教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形成影响的作用,这样的影响可谓是“润物细无声”的内化和作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渗透式学生发展教育。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构建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了多样化的育人平台,层面多样、内容广泛、形式新颖,参加者选择性强、自主性高,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从而潜隐在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因素会发挥作用,以极其自然的方式积淀到学生身上。
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对活动的合理设计,运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享受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因素如人生哲学、伦理规范和理想道德等,会以一种渗透的方式浸润学生,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社会实践在新世纪大学生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大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不可替代。将大学生个体置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背景之下,置于历史与时代的维度之中,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在更大范畴上具有意义,在更广义的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角色。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并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个体与社会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与民族复兴道路上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将获得亲身经历甚至参与创造的机会,参与感与自豪感会让他们切身体验到国家在党的带领下所创造的辉煌成就,爱国的情感和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使命感随之而来,形象且深刻,这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回报社会等正能量行为的动力。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对理想和价值观的认识也不再抽象与片面,从而坚定当代大学生对其远大理想的信念和自信。在行知结合中,大学生原本相对稚嫩与单一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完整,优秀的品格和个性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形成良性的正反馈。
【注释】
[1]熊校良.大学生精准引领目标下的多学科协同育人平台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5):81-83.
[2]曾长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逻辑关系、现实挑战和提升路径[J].高教探索,2020(03):123-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