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对教学内容、场所及时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机地融入了以学生为导向的网络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更加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教学理论的混合
笔者在理论基础介绍中已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做了详尽的阐述,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指导。
高等院校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同样受到多种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导混合式教学的不同理论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教学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也不尽相同,要求高校教师应了解并熟悉各种教学理论的真正内涵,从对“教”与“学”两个层面的指导作用,认真进行归类划分,然后在教学实践中,依照不同的教学时间、目标、阶段和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指导,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自我认识意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各种教学理论之间的作用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相互促进的,对教学的作用也必然存在交集部分。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着眼于实际的教学,结合高等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特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师资队伍的实际混合教学能力和具体院校的教学环境等多种限制因素,这样才能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应用人才培养中的推进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二)教学资源的混合
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丰富且多样,在实际教学中其混合形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现。
1.教学内容资源的混合
时代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作为孕育时代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整合型、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必须得到重视。在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提供给学习者的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学科的传输,更应注重构建资源发散、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www.xing528.com)
2.教学资源表现形式的混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多样化混合型资源的表现形式应顺应学习者认知的一般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黑板等固定化、静止化的形态,而是随时随地皆可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结合了传统和新型的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前学习者的资源需求,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化发展。
3.教学资源整合的层级化
林志斌教授在“高等教育的混合式学习”中提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个级别。资源的轻度混合是指在不改变原有教学活动原则下,只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些许额外的混合元素;中度的资源混合是替换掉原有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活动方式;高度的资源混合是基于网络课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型设计和规划。高等院校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需注意集中教学资源的优化,避免重复、浪费及无系统性等整合问题。
(三)教学方法的混合
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或者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其他载体为中介,将各种优势教育元素相结合(高校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网络课堂平台等),形成以网络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衔接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习,减轻当前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重担,使混合式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