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学家约翰·舒曼(John Schumann)在1978年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为从情感与环境的视角研究第二外语的习得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理论认为,第二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社会与心理距离。在英语教学的研究视角下,社会距离并不是真正的物理空间距离,而是借指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接触程度,包括社团封闭、文化相近、融合策略、社会优势、彼此态度、团结紧密度等。下面将对这些方面的社会距离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社团封闭(Enclosure)是指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在工作、生活和社会设施的共用程度,双方互融会缩短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双方封闭会增大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
文化相近(Similarity of Culture)是指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相近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融合,社会距离就会变小。
融合策略(Integration strategies)是指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所采取的诸如保留(preservation)、适应(accultur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等融合策略。其中,采取同化策略时,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最小;采取保留策略时,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最大。
社会优势(Social Dominance)是指与目标语相比,英语学习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地位强弱。双方高低强弱的地位优势,将对英语学习者同目标语之间学习与接触的愿望产生影响。双方优势微弱、地位平等,则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英语学习者同目标语之间学习与接触的愿望就越强烈。
彼此态度(Mutual Attitude)是指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相互持有的态度,彼此对待对方的态度越正面,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就越小。
团结紧密度(Cohesiveness)是指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团结程度。相对于拥有较大群体规模的英语学习者,其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互接触也不多,致使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社会距离增大。(www.xing528.com)
除了受到上述社会距离因素的影响以外,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提出的心理距离因素,也会对第二外语的习得产生影响,尤其是社会因素在对第二外语的习得产生影响缺位时,个体与群体所携带的心理因素将会发生作用。由英语学习者同目标语之间,基于情感因素产生的心理距离,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外语习得过程产生影响。总体来说,心理距离所内含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是指英语学习者接触目标语以后,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英语学习者在用目标语进行交流时,难免会产生抗拒与焦虑情绪。抗拒越激烈,焦虑感越强,英语学习者与目标语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大。
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是指学习并使用目标语的英语学习者,所遭受的恐惧感和挫败感,在学习和使用目标语的时候,英语学习者越是害怕被嘲笑、被批评,则其所面临的心理障碍越难以克服,与目标语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大。
自我渗透(Ego Permeability)是指英语学习者通过与目标语群体的接触,实现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相互渗透,使英语学习者缩短同目标语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社会距离等同于群体距离,心理距离可以被看作个体距离。
学习动机(Motivation)是指英语学习者是以融合型动机或以工具型动机展开目标语的学习过程。持有融合型动机的英语学习者,愿意融入目标语的语言社团,其心理距离相对较小;而持有工具型动机的英语学习者,其语言学习基于某种目的,因而对融入目标语的语言社团缺乏兴趣,心理距离相对较大。
英语学习效果因人而异,诸如年龄、心态、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等非语言因素也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并不明显,即使明显也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