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与建设成果

中山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与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伤亡也主要由于这2类房屋的破坏或倒塌造成。重视灾前基础资料建库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其溶入智慧城市建设在抗震防灾工作中,应重视在平时建立应急基础数据库。应急基础信息中的大部分基础信息类资源适用于多类灾害的应急处置,建议将此类信息化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安全建设范畴,并在各行业应急处置领域实现信息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中山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与建设成果

(1)重视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国内历次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主要有2类房屋:一类是城镇未经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另一类就是农村自建房。地震伤亡也主要由于这2类房屋的破坏或倒塌造成。所以减轻未来地震伤亡的关键,就是提高这2类房屋的抗震能力。城镇老旧房屋通常可以按照抗震设计规范重建或加固,使其抗震性能达到设防要求。而农村民居由于建房时没有专门的抗震设计规范,他们有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地,房屋想盖什么样就盖什么样。另外,农村自建房普遍重外观、轻结构,所以农村民居在地震时一旦破坏就很难修复。

我国农村地区地震灾害严重,20世纪以来,我国的破坏性地震大多发生在农村,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中近60%为农村人口。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民房基本没有被纳入规范的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农民住房抗震能力非常差,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是我国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一次M5级左右的地震,就可能会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因此必须重视农村民房的地震安全,对农居抗震要未雨绸缪,努力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在技术上指导农民建房。建议在规划区范围内建立2~3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以增强农民的防震意识;对建房工匠进行技术指导及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建设。

(2)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自然灾害固然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人们对这些危险的漠视和心存侥幸。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危和家人的幸福,在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特定的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群众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中当然也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普及相关教育。不仅要对成年社会群体开展火灾知识宣传,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减灾和自我保护教育,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通过向小学生讲述关于灾害及防灾减灾的常识,让学生们在思想意识上对地震有全面的认识。

2)强化部门职能。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要完善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宣传防范灾害知识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地方安排一定的经费、人员定期向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扩大防灾减灾的受教育人群,提高社会公众对各种灾害的避险自救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认真履行责任。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普及活动是一项公民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对于这些都有明文规定。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需要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自觉接受各种防震减灾的训练和演习。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有效机制,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和突破口,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努力拓宽广度、推进深度、强化力度。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畅通宣传渠道,打造科普精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编印资料、画册,开设宣传橱窗、教育专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应急法律、应急预案以及防范、预警、避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实现防震减灾知识全面覆盖和家喻户晓。同时,要通过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城乡社区基层广大民众和志愿者,进行以地震为主的各种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演练,努力提高全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www.xing528.com)

(3)重视灾前基础资料建库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其溶入智慧城市建设

在抗震防灾工作中,应重视在平时建立应急基础数据库。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指当地震发生后,或地震预报发布后,为了开展对灾区的一系列救灾活动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各种社会、经济、人口、城市地图、自然地理地貌、重要目标位置、救灾队伍情况、救灾通信联络、地震应急预案等的一种综合性数据库。它在整个地震应急的总体流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平时,应急基础数据库同样可以在震害预测、震害预防、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急基础信息中的大部分基础信息类资源适用于多类灾害的应急处置,建议将此类信息化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安全建设范畴,并在各行业应急处置领域实现信息共享。

(4)重视抢险救灾力量建设,构建应急救援体系

成立抢险应急小分队,配备必要的抢险救灾设备,加强平时演练,确保“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使灾害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灾情发生后,应切实做到“三要”:领导小组要迅速查明灾害范围、活动情况、发展趋势,并圈定危险地段;要迅速进入现场,奋力抢险救灾,抢救遇难人员,实施应急工程措施;要全力保障抢险救灾的后勤和通信需求,提供救援物资,疏通抢险道路,保证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等。只有这样,才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5)应全面保障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

规划的实施必须得到保障,否则规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抗震防灾规划虽然是一个专业规划,但与许多行业相关联。一旦发生强烈地震,严重的灾害必将影响灾区各行各业的运作,因此需要有强有力的部门监督规划的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