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山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规划区位于中山市境中部,并包括北部的港口镇。东部为珠江口,东北部为横门水道及小榄、鸡鸦、石岐等水道,西部为西江,南部为五桂山系。按其地貌形态和海拔等,大致可以分为五桂山低山丘陵小区、张家边—南朗低丘台地小区、大涌—沙溪低丘台地小区和白水林丘陵小区等,港口、沙溪、大涌等镇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部平原区。规划区内除水道用地、丘陵台地用地外,大部分用地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沙溪、大涌、南朗、翠亨村、三乡等镇,以及环城、东区、张家边等属于丘陵边缘的台地,以高度低、受切割程度小、顶部相对比较平齐而有别于丘陵,建设条件良好。大涌其他辖区属于西南部平原区,由于位于磨刀门水道东侧,主要由西江泥沙沉积而成,由于形成年代较晚(约明、清两代),地势偏低,地下水位颇高,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
根据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地震小区划资料、地质灾害危险分区图、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规划区内局部地区具有地基土液化、软土震陷、地表断层破裂及潜在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等不利地形影响(见图4-3所示)。
(1)地基土液化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给出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通过对控制性工程钻孔数据及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综合分析,中山市中心城区在磨刀门水道东侧,西江、横门水道、岐江河沿岸、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的饱和淤泥质细砂、淤泥质粉细砂层、中细砂,在地震烈度Ⅶ度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
(2)软土震陷
按照《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给出的判别软土震陷方法,从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分析,中山市中心城区在磨刀门水道东侧,西江、横门水道、岐江河沿岸、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马鞍岛大部分范围及未来填海区软土层发育。这些地区的软土层主要由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组成,包括有全新世和晚更新世的软土层。其中,全新世的软土层埋深较浅、厚度大,经控制钻孔揭露显示,一般厚度超过3m,最厚深度达40m以上,呈流塑、软塑状,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且以条带状分布;晚更新世以淤泥质土为主,软塑、流塑状态,一般厚度在10m左右。结合现场波速原位测试值,全新世的软土层剪切波速值一般小于140m/s。这些地区的软土层在烈度为Ⅷ度的地震作用下会发生软土震陷。在马鞍岛填海区有地质工程钻孔显示,在烈度为Ⅶ度的地震作用下会发生软土震陷,震陷估算值30~80mm。图4-3所示为中山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利地形分布图。
图4-3 建设用地不利地形分布图
(3)地表断层
五桂山北麓断裂、五桂山南麓断裂从规划区通过,根据《五桂山断裂的活动性、危险性以及对中山市工程影响的调查研究》报告,五桂山北麓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五桂山南麓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这2条断裂多数地段表现为挤压破碎带,断裂附近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性破碎,地层岩石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和侵蚀,差异风化显著。
五桂山北麓断裂靠近城区的地段隐伏在地四系地层之下,分布有较厚的淤泥层和饱和砂质土层,在Ⅶ度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个别被人工开挖失稳的陡坡可能出现滑坡或崩塌。张家边断裂自海关大楼以南,紫马岭公园以北,经中山市公安局大楼、沙岗立交,沿白石涌至悦秀路一带破碎带和风化深槽发育,基岩埋藏深、起伏大,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陷。
五桂山南麓断裂位于花岗岩山地与第四纪冲、洪积台地分界线附近,断层三角面、断层谷、垭口等断层地貌甚为发育,沿线地形陡峭,而且花岗岩山地球状风化、差异风化强烈,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滚石等地质灾害影响。
根据五桂山断裂展布特征和活动性评价,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估计破坏烈度为Ⅶ度。
在土地利用及建筑工程选址时,应考虑五桂山断裂破碎带及潜在地震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的不利影响。(www.xing528.com)
(4)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
据《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给出的中心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图4-4)及说明表(表4-1)显示,中山市中心城区内在五桂山山体近山角地带及辖区内的孤峰低丘地带有一些崩塌、滑坡和地基沉降危险区或潜在危险区,危害性及危险性大和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的,对建设用地会产生不利影响。规划区内还存在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或潜在隐患点,这些隐患点少数属于中型外,多数属于小型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或泥石流,出现大规模破坏性地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
(5)地震海啸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珠江入海口从未有过地震海啸的记录。
中山市中心城区地处南海之滨,内接珠江水系,外连伶仃洋水道。虽然南海海域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且多数为活动断裂,平均深度超1200m,但南海北、西、南3面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又是平坦的深海平原,同时分布着大小数千个岛屿礁滩,构成了一个环绕大陆的弧形圈,对海啸形成了一道海上屏障。靠近广东的北部海域,陆架开阔平坦,在珠江口外大陆架宽度达278km,平均水深只有100~200m。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m2以上的大小岛屿759个,不具备发生地震海啸的条件。
从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分析,南海区域只有台南—菲律宾地震带东西两侧的贝尼奥夫带发生的倾滑型或具倾滑分量的走滑型6级以上地震,才有可能引发海啸,并可能对南海及我国东南沿海诸省产生影响(魏柏林等,2006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专家认为,如果距离我国较近的马尼拉海沟区域发生8.5级地震,我国的珠江口地区就可能会有8~9m的海啸(香港天文台评估有10m海啸波),海啸3h抵达珠江口岸(于福江,2010年)。
虽然中山市中心城区东南面沿珠江口有长达26km的海岸线,但所处的珠江口盆地大部分处于浅水陆架区,平均水深为20~130m,中山港水深仅7m。珠江口外的万山群岛等大小岛屿礁滩及与中山市中心城区相邻的淇澳岛等,将阻碍海啸对中山市中心城区海岸线的直接冲击,规划区海岸线遭遇破坏性地震海啸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规划期内基本上不考虑地震海啸对中山市中心城区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图4-4 中山市“十二五”规划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征求意见稿)
表4-1 中心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
续表
资料来源:《中山市“十二五”规划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