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参见中山市中心城区区位图)。
中山市中心城区区位图
中山市中心城区位于中山市境中部,并包括北部的港口镇。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东北部为横门水道及小榄、鸡鸦、石岐等水道,西部为西江,南部为五桂山系。地势上高度整体走势是南高北低,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台地和平原。按其地貌形态和海拔等大致可以分为五桂山低山丘陵小区、张家边—南朗低丘台地小区、大涌—沙溪低丘台地小区和白水林丘陵小区等。低山仅分布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m,是中山市最高的山峰,由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由于受北东、北西向地造影响明显,山体和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V”形谷则多沿西北—东南方向发育。五桂山南陡北缓,山体大都为南坡,南坡则由于被断裂斜切而在300m左右的高度以急坡(30°~40°)陡降到平原(海拔约10m),形成了一列长约5km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崖,因而显得高大险峻。五桂山周围多为丘陵,有大小不一的山丘10余座,由多种岩石组成,但以花岗岩的面积最大。台地分布于沙溪、大涌、南朗、翠亨村等镇以及环城、东区、张家边等区的丘陵边缘。平原分为海积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冲洪积平原和沙堤沙地3个亚类。其中,海积冲积平原分布在港口镇、火炬区;冲洪积平原发育于低山丘陵的山间谷地及沟谷出口,规模较小;沙堤主要分布于伶仃洋沿岸,以南朗的龙穴至翠亨村镇的崖口一带最为典型。另外,张家边以东的茂生围到珊洲一带也有沙堤发育,但规模较小。
中山市中心城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748.2mm。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和暴雨。台风是中山市中心城区内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它带来的狂风暴雨,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特别在东部沿海一带和地势低洼地区容易产生内涝。(www.xing528.com)
中山市中心城区水域资源丰富,主要水道包括磨刀门水道、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横门水道、岐江河前山水道及岐江河、大环河(小隐涌)等。其中,横门水道上接小榄水道、鸡鸦水道、岐江河,经张家边、中山港区,由横门流入珠江口,全长12km。受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的影响,各河溪表现出以五桂山为中心向四周流散的放射状网格分布的特点。主要水库有长江水库、长坑水库、逸仙水库、横径水库、石榴坑水库、莲花地水库、大潜水库、箭竹山水库等。其中,长江水库是中山市境内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
目前,中山市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水运为主。近年来城市铁路发展较快,广珠城际铁路途经中山市中心城区,设中山站、南朗站和翠亨站,中山站、南朗站已经开通运营。京珠高速、中江高速、国道G105、省道S111、省道S268是中山市中心城区联系珠三角、广东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对外公路。中山市中心城区水运主要利用火炬开发区境内的中山港客运口岸和货柜码头。中山市中心城区航空出行主要依靠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和珠海三灶机场三大国际机场。中山市中心城区目前的城市道路主干网由城桂公路、岐江公路、翠山公路、东部快线及东西、南北主要道路和环线道路构成,并形成了多条服务于工业区和乡村的次干道和支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