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与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共同举办“插图艺术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包括艺委会的成员和几大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出版社人员和媒体记者。在研讨会上,对于中国当代插图面临的问题、所处的状况、当代插图当如何发展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国外插图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国外插图发展的经验。
参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北京七所院校的学生插图作品。对于此次展览,大家有一些共识。首先,参展的插图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插图的最新状况,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中国插图在新的时期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其次,各院校学生的插图作品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学院专业特色。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生的插图作品就具有强烈的动画意味,连续的系列作品类似于关键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的插图作品平面设计色彩要浓厚一些;而中央美术学院学生插图的艺术性要相对强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和东方文化艺术学院的一些作品较多运用中国传统的因素塑造插图作品。最后,在这些作品中都表现出相当扎实的造型能力,所涉及的题材具有时代特色,与当下中国信息化社会的现状比较契合。
时任艺委会主任张守义认为,这些作品适应了变化的时代,适宜现代读者的审美品位。相对于民族特征来说,这些作品的国际性特质更多一些,日韩、港台地区的风格具有相当的影响。但对处于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发展阶段、当下正亟须发展以一改颓落现状的中国当代插图来说,这些不必过分担忧。而且繁荣意味着多样,多样为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当下的中国插图界不是因外部影响太大而失去了自我,学习不会阻断创新的脚步,重要的是中国插图需要被投以关注、投入精力去发展。
艺委会副主任秦龙认为,目前插图对现实的关注还不够,不能够很好地去体现。当前文学插图状况低迷不是说作家不需要插图,而是说没有好插图,插图画家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家文学作品里所赋予的多重内涵。虽然目前文学创作也处于低谷,但它所表现出的对社会关注的敏锐度却依然具有首发意义,插图的创作依然需要向文学学习。(www.xing528.com)
艺委会委员北京艺委会主任王晖提出“通俗插图”的概念。他认为,当前文学作品萎缩,文学作品里的插图也随之萧条,但是插图并不少,插图被大量应用于社科、生活类的书籍里。这些书籍随时可以拿起,又随时可以丢下,解除了人们的阅读疲劳,所以相对于以往的插图可以命名为“通俗插图”。这种插图的艺术观念是不注重表现书稿内容,而是以意向性的表现造成视觉冲击,以此反映书稿的意味。这时插图与文字紧密结合形成整体,不在意插图本身的艺术完整性和统一性,而以图书编辑的意图为主导进行插图编辑。在表现手法上,一是表现手段高度自由,写实、写意、卡通、漫画、标志、文字,无所不包,综合运用各平面艺术,形成一种大杂烩;二是插图成为书籍整体的一部分,参与了版面设计,插图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将其从原书籍里拿出来,那么这幅插图可能就不再有什么意义或者就不称其为插图;三是它的趣味性,插图所传达出来的是某个机智的概念,让人看过后会心一笑。由于它往往是数个插图构成整个过程,所以单幅作品就不具有独立性。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基础部主任洪涛从就业方面对插图的需求现状作了描述。当前,社会对插图教育的要求除了传统的连环画、漫画、插图外,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插图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三种倾向:一是连环漫画,它吸收了影视艺术的镜头语言来指导插图创作;二是为动画片提供造型设计;三是电子游戏的发展需要对游戏角色原型进行设计。所以,插图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向也就大体分为三类:一是新闻出版类;二是动漫、游戏类;三是广告、商业插图类。对于中国插图的现状,他认为目前文学类插图正处于低谷;科技类插图在中国还很少,缺乏优质科技插图;图鉴类的插图虽然其他学科已经有了,但是插图界却还没有出现;新闻类插图目前是集中在手绘插图;目前状况最好的是商业、广告类插图,包括网页插图,此外以几米为代表的画家绘制的非儿童类图画书也广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