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职业教育十论中的探讨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职业教育十论中的探讨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则是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目前被忽略的教育板块,值得探讨。这说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择业心态转换中发挥正面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职业教育十论中的探讨

一、职业教育非智力因素开发

职业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继续,又是为就业作准备的教育,是优化劳动力素质的教育。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而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上海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更高。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从业人员,所以上海必然对各行业各级各类的人才和劳动者有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才能胜任现代化企事业各个岗位的工作。而上海的年轻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腾飞的高速度、国内外高科技信息的影响,择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独生子女的家庭多、家长的期望值高,往往盲目地认为进普通高中读书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还有择业自由度。翻阅毕业生志愿表,将职业学校填在前五位的寥寥无几,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普遍低于高中录取线,这是职业学校招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分数的落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数低的学生并不完全是因智力差而造成的,而大多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结果。

职业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做到低进高出,除了知识的再传授,技能训练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还必须认识到加强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因为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则是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目前被忽略的教育板块,值得探讨。

二、非智力因素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坚持性、自制性、独立性等十个方面,其大多数是后天形成的,对成长中的职校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1.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正面效应,也有阻碍智力发展的负面效应。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讲过:“人只要有中等以上智力,加上个人的勤奋努力就会有所作为的。”勤奋出天才,“抓斗大王”包起帆的发明创造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技校毕业生当上港口的装卸工,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是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成为闻名于世的发明家的。著名数学华罗庚初中一年级时数学成绩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后来由于自己认识到天资差而加倍努力,迸发出学习的自觉性、克服困难的坚持性、不畏艰险的自信心,从而攀登上数学高峰。反之,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智力因素产生负效应,古今中外许多所谓“神童”后来因没有适当的锻炼环境,加上缺乏主观的努力却成了庸才;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却越来越笨。殊不知这“越来越笨”即是非智力因素的负效应在起作用,因为孩子顽皮好动缺乏学习兴趣,而学习成绩差又生成自卑心理,继而缺乏自信心更谈不上责任感,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自然就越来越笨。常言“勤能补拙,懒则生莠”,如果对症下药,开发其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正面效应作用,就会从笨变得聪明。

2.非智力因素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四种基本心理构成的。知、情、意、行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形成品质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与道德情感一样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与内部动力;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是道德品质的实践。这知、情、意、行决非是智力所赋予的,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正负面效应决定的。职校学生处在青春成长期,是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既有同龄高中学生的一般心态,又有职校学生的独立心态。他们择业定向早,面向市场早,竞争上岗早,在为就业前作准备的教育中独立意识、价值观念逐渐增强。实践期间接触到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使他们的困惑较高中学生多,故而思维活跃成熟得早。、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可以排除他们心中的困惑,扫除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完善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他们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经得起失败的痛苦,在挫折面前不受异常心态的驱使,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既有基本行为规范,又有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做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行为的道德素质、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和精益求精的技能素质,使学生走上岗位以后能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游弋自由,昂首阔步,为发展社会经济奉献力量。(www.xing528.com)

3.非智力因素影响职校学生的择业心态

职校学生定向择业早,往往并非出自个人成熟的选择,大凡是因为成绩差无法进高中读书而由家长填报的专业,也有因经济和家庭的特殊原因想早一点自立而选择职业的。开始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学生从被动开始走向主动。如杨浦职校外贸纺织班有位女生填报志愿时看中的是“外贸”字样,当得知学习一年以后就要去绣品厂当熟练服装制作工时情绪低落,原有的自卑心理更甚。班主任老师发现后找她个别谈心并为她创造克服自卑心理的氛围,提高她的自信心,鼓励她当班长,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鼓励她在展示会上向师生和家长汇报学习实践的成果(学生自行设计的服装效果图、缝制的裙裤等)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从小到大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她,在前九年的学习生活中从未被重视的她,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勇气倍增,激励了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结果以优良的成绩毕业后,又以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工厂的好评。这说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择业心态转换中发挥正面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三、非智力因素开发的主要途径

1.校园文化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土壤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开展的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一种群体文化,对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教育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肥沃土壤。因为校园文化不仅能美化校园,而且能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开展,充分传授知识、学习技艺、活跃身心、提高文艺鉴赏能力,在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感受到渗透心灵的力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近年来不少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日益优美的校园环境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校园氛围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了技能技艺的长进。

2.心理疏导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思想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心理疏导能体现并促进这一原则的实施。尊重学生人格是心理疏导的前提,运用心理疏导,调动学生内在潜力,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教师要本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抓住闪光点,祛邪扶正;保护自尊心,提高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提高与外部诱惑作斗争的能力。

3.教师自身的人格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感召力量

“人格力量”,即健康成熟的人格在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就是教师用崇高的品格正义的行动,以及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感化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应有高品位的政治修养、美好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际关系、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内在美和言行举止的外在美合而为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必然会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望,成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感召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