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

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特点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因此,要正确把握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就必须从研究我国的地缘环境入手。从古至今,中国特殊的地缘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我国的安全形势、安全观念、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只有充分了解地缘环境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才能对周边安全情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和因素,包括战略格局、外交关系经济发展、政治形势、军事态势等。这些条件和因素都是多变的动态因素,其变化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特点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比较稳定少变的因素,是国家安全环境中具有持久影响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要正确把握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就必须从研究我国的地缘环境入手。从古至今,中国特殊的地缘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我国的安全形势、安全观念、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只有充分了解地缘环境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才能对周边安全情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1.我国疆域辽阔,边界线漫长,周边相邻国家众多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陆海兼备的濒海大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人口众多,幅员辽阔,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同时还拥有约4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海洋国土,有便利的海上通道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我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另外,我国沿海还有7 1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形成的海岸线有14 000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3个边缘海的总面积为468万平方千米。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使我国拥有几十万平方千米的领海主权,300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决定了我国漫长的边界线。其中,陆地边界线长22 800多千米,与14个国家有共同边界。具体情况如下:蒙古,4670千米;俄罗斯,4330千米;越南,约2000千米;缅甸,约2000千米:印度,约2000千米;哈萨克斯坦,1700千米;尼泊尔,约1400千米;朝鲜,1334千米;吉尔吉斯斯坦,1100千米;老挝,710千米;巴基斯坦,约600千米;不丹,约550千米;塔吉克斯坦,约400千米;阿富汗,92千米。此外,我国还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7个国家隔黄海、东海、南海相望。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国家与我国虽无共同边界或海疆,但与我国的关系素来比较密切,如柬埔寨、孟加拉国、泰国等。

正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边界线,决定了我国周边安全的复杂性。在这些国家中,有的过去曾经侵略过中国,并且目前仍然是经济大国或军事大国,有着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具有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影响的能力。有的是邻国之间宿怨很深,严重对立,剑拔弩张,一旦它们之间爆发战争或武装冲突,必将影响到我国边境的安全。还有一些国家与我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争议和海洋国土划界的争议,也存在着可能引发边界事件甚至武装冲突的隐患。有的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发生大的内乱,必将给我国边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有的国家的居民与我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同属一个民族,一方面有利于与邻国开展友好往来,改善国家关系;另一方面,一旦这些邻国国内狭隘民族主义泛起,则可能会引起中国国内的民族纠纷。有的国家的居民与我国某些地区的居民信奉同一宗教,一旦这些国家内的宗教派别斗争加剧或者某些极端教派掌权,就可能增加我国国内相关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2.战略地位重要,为众多大国利益的交汇点

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美国属于海洋地缘战略区,而且是世界超级海洋强国,具有全球性影响。世界上其他强国大多集中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俄罗斯位于该战略区的心脏地带,中国则处于欧亚大陆地缘区,背靠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处于两大战略区的交接处,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核心枢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我国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两大战略区强国的侵略和压迫,也使得今天的中国成为能够对两大战略区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

冷战时期,美国企图通过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构成遏制苏联的包围圈,以达到将苏联困死在欧亚大陆中心的目的;而苏联也企图控制大陆边缘地带,千方百计向海洋地缘战略区扩展自己的势力。所有处在边缘区的国家都无法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那时,如何处理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是我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问题。我国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安全的需要,多次调整安全政策,与美苏形成了著名的“大三角关系”。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处于大陆心脏区的俄罗斯虽然暂时力量衰弱,但它仍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与我国同处在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军费向政治大国迈进。我国处于这些大国利益交汇点,如何处理好与美、俄、日三国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国自身的安全,也关系到东亚、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3.区域内政治、经济差异巨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我国周边的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富国,也有穷国;既有老牌的经济强国,也有崛起的新兴国家。因此,周边国家和地区所奉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各不相同。这种复杂的周边环境对我国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周边国家民族分布和构成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异,存在着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和复杂矛盾。这些差异和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的安全带来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还由于我国周边地区各种极端的民族、宗教势力日益蔓延,向我国境内渗透而日益突出,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直接的影响。

此外,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相呼应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的破坏活动也是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构成严重威胁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推进周边睦邻友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日益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理念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标志性方针政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议题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外交战略体现并契合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从周边外交战略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就和平议题而言,中国与周边大国之间的关系是重点考察对象;就发展议题来说,中国所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打造周边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安全环境对于维护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加重要,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居于首要地位。当前,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我们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www.xing528.com)

政治上,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我国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经济上,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外资总额70%以上。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周边正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

安全上,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周边环境历来对我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维护周边安全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周边动荡,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干扰。

1.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双方努力下保持高水平运行。一是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方领导人保持频繁接触;二是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两国民间交往日益密切;三是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和协作更加密切,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共识越来越广泛。中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安宁、主持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2018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

2.中朝关系稳定运行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中朝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加强中朝友好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方针的指导下,中朝传统友谊获得巩固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中朝关系进一步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2018年3月、5月和6月,朝鲜最高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3次访问中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战略沟通和合作。中朝睦邻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3.中韩关系健康发展

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正式建交后,政治关系日趋密切,高层互访十分频繁,经贸关系快速发展。2015年6月1日,两国正式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地。中韩两国同意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中韩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段时间以来,中韩关系因“萨德”问题遭遇寒流。2017年10月底,中韩两国就阶段性处理“萨德”问题达成一致。中国愿同韩国一道增进相互了解信任,有效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务实互利合作,推动中韩关系健康发展,共同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4.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发展中日关系不但符合两国人民利益,而且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坚持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中日联合声明》及2008年《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推动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目前中日关系的改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国希望日本与中国相向而行,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使中日友好重新成为两国交往的主流。

5.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东盟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给双方经贸合作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三大支柱。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强调,携手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加强

中印同为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关系稳步发展。中印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以及平等的基础上,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符合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中印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发展之势,两国关系发展已进入全面合作新阶段,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在政治上,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领导人互访不断。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有了突破性进展,两国正努力进一步推进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互信。在经贸方面,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增长。中印关系要稳定、要发展,基础是互信。2017年6月至8月,因印方越界,导致中印在我洞朗地区发生严重对峙事件,对中印关系发展造成极大困扰。2018年4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强调从战略上把握中印关系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中印应该是好邻居、好朋友,要将彼此视为世界力量对比变化中的积极因素,当作自身实现发展梦想的合作伙伴;第二,中印两国的发展壮大是大势所趋,对彼此是重要机遇;第三,中印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要本着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分析和看待彼此意图。

中国十分珍视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真诚友谊,中巴两国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以及瓜达尔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有600千米共同边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维护新疆地区和平安宁,稳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同中亚、南亚、海湾国家的友好关系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加强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

7.中国与中亚各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方的安全和经济合作不断得到深化

1991年中亚五国独立后,与中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在政治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日益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安全领域,双方以反恐斗争为核心积极进行合作;在经贸领域,双方合作空间不断拓展。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维护地区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巴基斯坦和印度被接纳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我国积极参与阿富汗和平进程和战后重建,恢复发展了中阿传统友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